农时
拼音:nóng shí
注音:ㄋㄨㄥˊ ㄕˊ
词性: 名词

农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农时nóngshí

(1) 在农业生产中,每种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农耕季节和一定的耕作时间

farming season

引证解释:

⒈ 适宜于从事耕种、收获的时节。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穀不可胜食也。”
《汉书·东方朔传》:“故务苑囿之大,不恤农时,非所以彊国富人也。”
宋梅尧臣《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诗:“殷勤胜菖叶,重叠为农时。”
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海隅苍生咸奉正朔,将见农时以正,四序调匀,天行不息,悠久无疆。”

国语词典:

适合从事农作物耕种、收获等农务的时节。

网络解释:

农时

  • 农时,指中国民间在农业生产中,每种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农耕季节和一定的耕作时间,这个时节是二期水稻插秧的好时机,所以田区所需要的水量会增加,如果在这时候发生干旱缺水的情形,就会迫使农夫们休耕。相反的,如果台风来袭带来过多的雨水,就会毁掉农夫们辛苦栽种的作物。所以才会有‘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谚语,表示大暑时节的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1、为了不违农时,部队官兵利用假日帮助我们抢种玉米。
    • 2、在农村作,各级领导安排各项活动时,都要注意不违农时,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 3、不违农时,减少误,也十分重要。
    • 4、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 5、孟子说,不违农时,粮食就吃不完。
    • 6、农家因地制宜,不违农时

    字义分解

    • 拼音nóng
    • 注音ㄋ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EI
    • 五行

    (1)(名)农业:~村|~场|~具|~林|~忙|~田|~闲|~械|~学|~药|~产品。

    (2)(名)农民:~会|~协|~夫|~妇。

    (3)(名)(Nónɡ)姓。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Y
    • 五行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