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开头的词语
更多- 1、均徧:均匀周遍。
- 2、均辨:公平。
- 3、均产:平均分配财产。
- 4、均扯:方言。谓平圴计算。
- 5、均等: 均等jūnděng (1) 相等 例 机会均等 英 equal, impartial, fair
- 6、均敌:犹对等。
- 7、均籴:宋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分等摊派征购粮食的制度。购价往往低于市价。徽宗政和三年公元 年 始行于陕西,后推广至诸路。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二》。
- 8、均赋:谓均平田赋。
- 9、均衡: 均衡jūnhéng (1) 平衡 例 均衡发展 英 balanced;proportionate
- 10、均浃:均匀周遍。
- 11、均逸: 1.谓闲散安逸。常用以指朝官外放或退隐。
- 12、均输:1.汉武帝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 2.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于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 3.明末的苛税之一。 4.古代仓名。 5.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
- 13、均湿: 均湿jūnshī (1) 在拉软以前进行润湿(皮革);使粗鞣的皮革整个均匀地潮湿 英 sammy
- 14、均平:平衡;均匀。平正;公允。
- 15、均差: 均差jūnchā (1) 土地表面的高度或均差;山顶或顶峰和某地区低地之间的不同高度 英 relief
- 16、均权: 1.谓力量相当。 2.犹分权;平权。
- 17、均势: 均势jūnshì (1) 力量相当;力量平衡的态势 例 保持均势 英 equilibrium
- 18、均税:北宋税制,先丈量田地,然后按肥瘠分等定税,谓之"均税"。
- 19、均调:均衡协调;均匀和谐。
- 20、均分: 均分jūnfēn (1) 平均分划;平均分配 英 divide equally
- 21、均方: 均方jūnfāng (1) 一组数的平方的平均值 英 mean square
- 22、均派:平均摊派。
- 23、均热: 均热jūnrè (1) 冶∶进行长时间的热处理,尤用于金属韧炼热处理 英 soaking
- 24、均台:夏代监狱的别名。
- 25、均摊: 均摊jūntān (1) 平均分摊 例 纠正过去对科技成果奖大家均摊或层层剥皮的做法 英 share equally
- 26、均一: 均一jūnyī (1) 均匀一致 英 even;uniform;homogeneous
- 27、均土: 亦称“均土 ”。
- 28、均种: 1.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
- 29、均齐:均衡;齐整。
- 30、均礼:行对等之礼。
- 31、均科:谓判以同等之罪。
- 32、均和:调和;协调。
- 33、均布:普遍分布。
- 34、均人:古代的官名。 泛指掌管土地赋役的地方官员。
- 35、均心:犹同心。谓心理相同。
- 36、均壹: 1.亦作"均一"。 2.公允如一;均匀无别。
- 37、均徭:明代三大徭役 里甲﹑杂泛﹑均徭之一。按民户丁粮之多寡派充的各种经常性杂役。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清代徭役制度。初为征力役,后改为征银助役,继复摊征于地粮,称为'均徭银'。参阅《清会典.户部六.尚书侍郎执掌》。
- 38、均沾: 均沾jūnzhān (1) 大家平均享受(利益) 英 participate equally
- 39、均适:谓调节适应。
- 40、均节:犹调节。
- 41、均工:按日计酬,临时雇用的工人。
- 42、均田: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 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 43、均停: 1.均匀妥贴。 2.谓平板而少变化。
- 44、均守:谓诸侯按照等级各守其封土。
- 45、均拉:方言。平均计算。
- 46、均匀: 均匀jūnyún (1) 事物各部分数量分布相同 例 雨水均匀 英 even;well-distributed;uniform (2) 时间的间隔相等 例 呼吸均匀 英 regular
- 47、均值:平均值 píngjūnzhí ∶一个或一个以上变量的连续函数在给定区间内的积分除以该区间的测度 ∶主要是一个算术术语,指几个不相等的数之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而得出的数
- 48、均线:在坐标图上显示的一段时间内指数、价位等的平均值所连成的线,如五日均线、十日均线等。
- 49、均茵伏:《史记.酷吏列传》:"﹝周阳由﹞与汲黯俱为忮,司马安之文恶,俱在二千石列,同车未尝敢均茵伏。"司马贞索隐:"均,等也。茵,车蓐也。伏,车轼也。言二人与由同载一车,尚不敢与之均茵轼也,谓下之也。"后因以"均茵伏"喻指同列为伍。
- 50、均工夫: 亦称“均土 ”。
- 51、均衡器:均衡器(Equalizer),是一种可以分别调节各种频率成分电信号放大量的电子设备,通过对各种不同频率的电信号的调节来补偿扬声器和声场的缺陷,补偿和修饰各种声源及其它特殊作用,一般调音台上的均衡器仅能对高频、中频、低频三段频率电信号分别进行调节。
- 52、均田制: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
- 53、均州窑:北宋阳翟(今河南禹县)所造瓷器。因其地有钧台,故名钧窑,俗作均窑。金改阳翟为钧州(即均州),历代制造瓷器。
- 54、均圣论: 南朝佛教文献。
- 55、均州窰:北宋阳翟(今河南禹县)所造瓷器。因其地有钧台,故名钧窑,俗作均窑。金改阳翟为钧州(即均州),历代制造瓷器。
- 56、均衡利率:权:称砣。衡:称杆。权衡:比较,衡量。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 57、均值定理:均值定理,又称基本不等式。主要内容为在正实数范围内,若干数的几何平均数不超过他们的算术平均数,且当这些数全部相等时,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相等。
- 58、均布荷载:荷载 hèzǎi 承受的重量或压力
- 59、均匀分布: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均匀分布也叫矩形分布,它是对称概率分布,在相同长度间隔的分布概率是等可能的。
- 60、均线企稳:均线前期保持下跌趋势,有止跌或横向整理的迹象。很可能在此稳住,后市上扬。
均中间的词语
更多>>- 1、成均监: 唐代曾改国子监为成均监。
- 2、候均温: 连续5日的平均气温。
- 3、平均奖: 暂无解释。
- 4、翍均凥: 是林则徐题给自己的大女婿刘齐衔的。
- 5、平均差: 平均差píngjūnchā (1) 在一个有 n 个元素的统计分布中,存在于各对元素之间的 n(n-1)/2 个绝对差值的平均值 英 mean difference
- 6、平均值: 平均值píngjūnzhí (1) 一个或一个以上变量的连续函数在给定区间内的积分除以该区间的测度 英 mean value (2) 主要是一个算术术语,指几个不相等的数之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而得出的数 英 average
- 7、平均数: 平均数píng jūn shù 1. 用几个数的和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得到的商。例如(5+6+7)÷3=6,6是5、6和7的平均数。 英 average; 2. 对一笔款项或一个量取均等数。 例 年降雨量平均数1000毫米。
- 8、吴均体: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文章清秀拔俗,时人或仿效之,称'吴均体'。
- 9、不均匀: 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造成损耗。
- 10、平均法: 确定含有小参数的非线性向量微分方程类的周期与殆周期的存在与稳定性的充分条件的一般方法。
- 11、平均律:指尽管你无法知道一系列事件中哪一件会成功,但是根据平均律,可知如果某一件事情你做了数次,你就会实现你的目标。
- 12、日均线: 在日K线图中一般白线、黄线、紫线、绿线、蓝线依次分别表示:5、10、20、30、60日移动平均线,1但这并不是固定的,会根据设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你在系统里把它们设为5、15、30、60均线。看K线图的上方有黄色PMA5=几的字样,就是五日均线等于几的意思。
- 13、力均势敌: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 14、权均力敌: 见“权均力齐 ”。
- 15、势均力敌: 势均力敌shìjūn-lìdí (1) 双方势力相当,不分高下 英 balance of forces;their strength and advantage of situation match each other
- 16、智均力敌:指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
- 17、供求均衡:需求量与供给量、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同时相等时的价格。
- 18、静态均衡:没有变动发生的状态
- 19、平均运距:是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 20、利益均沾:有好处,大家都有一份。
- 21、平均地权: 孙中山所主张的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针。民生主义的纲领之一。主张用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办法,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性。所拟办法是:私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国家按价征税,以后涨高的地价归公,同时保留由国家照呈报地价收买的权利,以防地主少报地价。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进一步提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希望实现“耕者有其田”。
- 22、平均利润: 投入不同生产部门的同量资本,所取得的等量利润。是竞争中资本不断向利润高的部门转移所形成的结果。
- 23、平均工资: 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指标。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每人平均所得的工资额。其计算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的工资总额除以同期的职工平均人数。
- 24、平均寿命: 平均寿命píngjūn shòumìng (1) 指放射性物质全部原子蜕变所需时间的平均值,它为半衰期的1.443倍 英 average life-span
- 25、平均主义: 主张人们在工资、劳动、勤务等各方面享受一律待遇的思想,认为只有绝对平均才算是平等。是个体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
- 26、七子均养: 谓人君对臣民当一视同仁。语本《诗•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
- 27、权均力齐: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亦作:权均力敌
- 28、平均曲率: 是微分几何中一个“外在的”弯曲测量标准,局部地描述了一个曲面嵌入周围空间(比如二维曲面嵌入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曲率。
- 29、雨露均沾: 不过分宠爱少数人,也不过分冷落少数人,平等地对待事物或人。
- 30、大均漂流: 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大均村的一棵大古樟下的小溪边。
- 31、一体均沾: “一体均沾”本意是“一概都沾”,也即其他国现时或将来所取得和拓展的一切新的最惠国待遇条款,英国都将享有。
- 32、人均效能:人均效能是指每个人平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
- 33、功均天地:形容功业之大,可等同于天地。
- 34、鸿均之世:鸿:大;均:平。指天下太平,人心安定。
- 35、千均重负: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 36、离均差率:该期刊的某项指标与其所在学科的平均值之间的差与平均值的比例。
- 37、平均速度: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是一个描述物体运动平均快慢程度和运动方向的矢量,它粗略地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 38、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是对各变量值的连乘积开项数次方根。
- 39、算术平均数:又称均值,是统计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指标。
- 40、平均海平面: 通过长期观测而确定的海平面的平均位置,用作测量高度的起点。我国现以1987年计算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测量起点。
- 41、平均海水面:某一海域一定期间(如1天、1月、1年或多年)海水面的平均位置。分别由相应期间的逐时潮位观测资料按一定方法计算求得。多年的平均海水面可作为陆地高程的起算面。中国规定按1956年青岛验潮站的观测数据计算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起算面。
- 42、调和平均数:调和平均数(harmonic mean)又称倒数平均数,是总体各统计变量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 43、加权平均数: 词语解释⒈ 简称“加权平均”。每个数量在平均值中具有的重要程度的大小称为“权数”;而按不同权数计算得到的各个数量的平均数,就称“加权平均数”。一般指加权算术平均数。设p1,p2…,pn依次为n个数量a1,a2,…,an的权数,则a1,a2,…,an的加权平均数为p1a1+p2a2+…+pnan[]p1+p2+…+pn。
- 44、平均期望寿命:人口学中反映人寿命长短的统计指标之一。指人活到某一年龄后还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出生时的平均期望寿命常简称为平均寿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死亡率降低,平均期望寿命增高。
- 45、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是反映某种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期递增的平均速度;平均发展速度是反映现象逐期发展的平均速度。
- 46、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发展变化的一般程度,这个指标在国民经济管理和统计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是编制和检查计划的重要依据。
- 47、平均共产主义:平均共产主义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西欧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潮。
均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常均:指庸常之人。 犹常法。
- 2、成均: 古之大学。 泛称官设的最高学府。
- 3、淳均: 1.亦称"淳均"。亦称"淳钧"。 2.古剑名。
- 4、殚均: 谓使极其均平。
- 5、国均: 1.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钧",制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为权柄。 2.国家重臣。
- 6、鸿均: 太平。
- 7、户均: 户均hùjūn (1) 每户平均 例 去年全队户均收入五百元 例 这个村子全年户均售猪八头多 英 average for each household
- 8、击均:攻击与己势均力敌的敌人。
- 9、不均: 不公平;不均匀。
- 10、大均:谓平均。 古军礼之一。
- 11、调均: 1.随和﹔和谐。 2.均匀﹔匀称。
- 12、分均:名分相等。
- 13、和均: 谓文雅而有风度。 指句中音调和谐,句末韵脚相协。 谓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诗。
- 14、齐均:平均;整齐均一。
- 15、廉均: 乐声清亮平和。
- 16、灵均: 1.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字。 2.泛指词章之士。
- 17、明均: 严明公允。
- 18、年均: 年均niánjūn (1) 一年平均 例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2% 英 the average…per year
- 19、平均: 平均píngjūn (1) 按份儿均匀计算 例 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三 英 average (2) 均匀,没有轻重或多少之别 例 平均分摊 英 equally
- 20、七均: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称为"七均"。
- 21、覃均:广被均匀。
- 22、清均: 犹清韵。
- 23、曲均: 犹曲直。
- 24、人均: 人均rén jūn 1. 每人平均。 例 去年全村分配人均二百三十九元。 英 per person; 2. 按每人平均计算的。 例 人均分配。人均收入。
- 25、商均:舜之子。相传舜以商均不肖,乃使伯禹继位。事见《孟子.万章上》﹑《史记.五帝本纪》。常与尧子丹朱并用为不肖子之典实。
- 26、声均: 声均shēng jūn (1) 音韵(汉字音节中声、韵、调的总称);声音 英 sound (2) 声母和韵母的合称 英 initial consonant and simple or compound vowel
- 27、适均:犹均等。
- 28、淑均:善良公正。
- 29、叔均:传说为后稷弟弟的儿子,他继承父辈的事业,播种百谷,并开始用牛耕地。《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又传说为后稷的儿子或弟子;或谓舜的儿子,即商均。参阅袁珂《山海经校注》。
- 30、陶均: 陶均táo jūn (1) 制造陶器时用的转轮,分快轮和慢轮 英 potter's wheel (2) 比喻培育人材 英 educate and train talents
- 31、天均:亦作'天均'。谓天然均平之理。 指极北之地。 比喻心。 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
- 32、土均: 古代官名。 按土地质量以确定其等差。
- 33、五均: 古代管理市场物价的官。 西汉末王莽·新朝依托《周礼》古五均说,置五均官。 五声的韵调。
- 34、庠均:古代学校。均,成均。
- 35、刑均:受到同样的刑罚。
- 36、音均: 音均yīn jūn (1) 和谐的声调、韵律;诗文的音节起伏转折 例 这首诗音均十分和谐 英 lingering charm (2) 汉字发音的声、韵、调 英 phonology
- 37、用均:谓所施公平一律。
- 38、匀均:均匀。
- 39、运均:亦作'运均'。 陶瓷工人制作陶瓷器时所用的转轮。
- 40、米均:指米兰球迷的各种平均水准,简称“米均”。
- 41、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均,"韵"的古字。
- 42、吴均: 词语解释⒈ 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至奉朝请。通史学,长于诗和骈文。其诗在当时颇有影响,人称“吴均体”。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另著有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
- 43、楚灵均:即屈原。因其为楚人,字灵均,故称。
- 44、幂平均: 设a1,a2,…,an为n个正数,则mr(a1,a2,…,an)=ar1+ar2+…+arnn1r称为这n个正数的r次幂平均。当r=1时,即为算术平均;当r→0时,mr(a)的极限存在,即为几何平均;当r=-1时,即为调和平均。
- 45、被平均: 统计数据多是平均出来的,这本身没有问题。
- 46、年平均: 是某一要素在一年内的平均状况
- 47、屈大均: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青年时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一度为僧。后北游各地,图谋复明。著作有《翁山诗外》等五种,合称“屈沱五书”。
- 48、力敌势均: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 49、苦乐不均: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形容待遇不相同。
- 50、贫富不均:均:平均。贫穷和富裕很不平均
- 51、劳逸不均:指有的人过于辛劳,有的人过于安乐。
- 52、加权平均: 加权平均,统计学术语,是利用过去若干个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同一变量的观测值并以时间顺序变量出现的次数为权数,计算出观测值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每个数量在平均值中具有的重要程度的大小称为“权数”;而按不同权数计算得到的各个数量的平均数,就称“加权平均数”。一般指加权算术平均数。设p_1,p_2…,p_n依次为n个数量a_1,a_2,…,a_n的权数,则a_1,a_2,…,a_n的加权平均数为p_1a_1+p_2a_2+…+p_na_n[]p_1+p_2+…+p_n。
- 5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均是指孔子提出的税收思想之一。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7
- 繁体均
- 五笔FQUG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2) 同本义均,平也。——《说文》乃均土地。——《周礼·小司徒》土均。——《周礼·序官·均人》大夫不均。——《诗·小雅·北山》而患不均。——《论语·季氏》盖均无贫。性行淑均。——诸葛亮《出师表》霜露所均。——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有无不均。——清· 方苞《狱中杂记》(3) 又如:均壹(公平专一);均浃(平均而普遍);均人(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平均土地征役);均徧(公平周徧);均辨(公平);均平(均匀公平);均遍(均匀周遍);均种(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4) 等同,相同德虽如舜,不免形均。——《荀子·君子》(5) 又如:均权(权势相等);均科(同等之罪);均敌(犹对等);均礼(行对等之礼)动词(1) 使…同样;平分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续资治通鉴》(2) 又如:均摊;均贫富(3) 调和,调节 。如:均两浙杂税;均和(调和,协调);均节(调节);均适(调节适应)(4) 衡量,比较均之二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5) 又如:均工(按日计酬)副词(1) 皆,都,全部均欲奋勇出城。——《广东军务记》均被火烧。(2) 又如:诸事均已办妥名词(1) 一种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又称“陶旋轮”,后喻国政秉国之均。——《诗·小雅·节南山》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管子·七法》(2) 单位,用以度量其他同类量的标准量,特指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古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夫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均,重不过石。——《风俗通义·钟》辍舂哀国均。——《文选·任昉·出郡傅舍哭范仆射》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汉书》(3) 中国水名 。汉水支流之一,上、中游为河南淅河,至河南淅川县与丹水合为均水,也称“丹江”(4) 中国州名 。今为湖北省均县(5) 中国宋代瓷窑名,在今河南省禹县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