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帛画: 帛画bóhuà (1) 中国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 英 painting on silk
  • 2、帛书: 帛书bóshū (1) 写在缣帛上的文字;用缣帛写的文字或书籍 例 得雁,足有系帛书。——《汉书·李广苏建传》 英 book copied on silk
  • 3、帛缕: 帛缕bólǚ (1) 丝线 例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杜牧《阿房宫赋》 英 silk thread for sewing;silk yarn
  • 4、帛图:绘在缣帛上的图像或地图。
  • 5、帛迭: 1.用棉纱织成的布。
  • 6、帛拜:古代新妇持素绢拜见公婆之礼。
  • 7、帛子:手绢。
  • 8、帛丸: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
  • 9、帛叠:用棉纱织成的布。
  • 10、帛诏:写在帛上的诏书。后泛谓诏书。
  • 11、帛纯:东晋时龟兹王
  • 12、帛兰船: 1.亦作"帛阑船"。 2.用帛装饰栏杆的船。
  • 13、帛阑船: 1.亦作"帛阑船"。 2.用帛装饰栏杆的船。

帛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隔帛儿: 1.方言。用几层破布糊成的预备做鞋帮或鞋底用的东西。又叫硬衬。
  • 2、系帛书: 1.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
  • 3、蜡帛书: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
  • 4、缣帛书: 简策装书以后的一种用丝织品书写成的书。
  • 5、束帛加璧: 束帛之上又加玉璧。古代表示贵重的礼物。
  • 6、布帛菽粟: 布帛菽粟bùbó-shūsù (1) 菽:豆类总称。粟:谷子。比喻虽然平常但是日常不可缺少的事物 例 子弟的教育犹如布帛菽粟,知德者尤尊崇之。——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英 daily necessities as food and clothing
  • 7、蜡丸帛书: 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
  • 8、束帛加琮:束帛之上又加瑞玉。古代表示贵重的礼物。
  • 9、纁帛招徕:犹纁招。
  • 10、鱼帛狐篝: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 11、鱼帛狐声: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 12、衣帛食肉:衣:穿。穿锦衣,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 13、尺帛之谏:魏牟到赵国见建信君受到宠幸,便就近以尺帛为喻,谏劝赵王。指出:做一顶帽子尚且要选择胜任的工匠,为什么治国反而不去选用贤臣呢?赵国的先王任用像赵奢,廉颇,蔺相如这样的忠良,曾使赵国强盛,敢与强秦抗衡;如今宠幸建信君这样谄谀平庸之人,怎能不亡国败家呢!
  • 14、竹帛之功: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15、断帛裂锦:断开的帛布,裂开的锦缎。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
  • 16、金帛珠玉:帛:丝织品。黄金、绢帛、珍珠、美玉。形容珍贵的东西。
  • 17、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词语解释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 mǎ wáng duī yī hào hàn mù bó huà ]⒈  西汉帛画。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画幅呈“丁”形。上部绘有日中金乌、月中蟾蜍、蛇身人首像等。中部为体盖翼鸟下两人跪迎一老妇,三女后侍。下部表现力士擎物、双龙相环、人首鸟身像等。色彩丰富华丽。

帛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宝帛:珍宝丝帛。
  • 2、弊帛: 1.破旧的布帛。 2.币帛。弊﹐通"币"。
  • 3、币帛:缯帛。古代用于祭祀﹑进贡﹑馈赠的礼物。泛指财物。
  • 4、璧帛:璧玉与丝绢。谓珍贵的礼物。
  • 5、拜帛: 1.新媳妇请见公婆时所献的素绢。 2.跪拜接受赐与之帛。
  • 6、贲帛:指帝王尊贤礼士所赐与的束帛。语本《易.贲》"贲于丘园,束帛戋戋。"王肃注:"失位无应,隐处丘园,盖蒙暗之人,道德弥明,必有束帛之聘也。"
  • 7、财帛: 财帛cáibó (1) 财宝与布帛 例 空有几分财帛 英 money;wealth
  • 8、彩帛:彩色丝绸。
  • 9、尺帛: 1.长一尺的帛,言其少。 2.指书信。
  • 10、琛帛:玉帛。
  • 11、重帛: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绸衣。
  • 12、楮帛:旧俗祭祀时焚化的纸钱。
  • 13、赐帛: 1.赏给布帛。 2.谓皇帝敕令臣下自缢。
  • 14、麤帛: 1.亦作"麄帛"。 2.即粗布。
  • 15、飞帛:1.飞帛书的简称。 2.将语言中的方言、俗语、吃涩、错别,故意加以记录或援用的修辞方法。
  • 16、焚帛: 1.焚烧纸帛。祭礼的一种仪式。
  • 17、谷帛: 1.谷物与布帛。亦泛指衣食一类生活资料。
  • 18、毫帛: 犹毫素。
  • 19、縠帛: 1.泛指丝织物。
  • 20、浣帛: 1.亦作"澣帛"。 2.经过煮练染色的丝织品。多用作祭服。
  • 21、货帛:货物布帛。
  • 22、戋帛:指敦聘贤者的礼物。
  • 23、缣帛: 绢类的丝织物。古代多用作赏赐酬谢之物,亦用作货币。 作书写用。
  • 24、简帛:简牍与帛。古代书写用品。
  • 25、金帛:金钱和布匹。
  • 26、旌帛: 1.古时礼聘贤士所送的束帛。
  • 27、绢帛:古代丝织物的总称。
  • 28、爵帛:酒尊和币帛。
  • 29、空帛: 1.朴素无华的丝织物。
  • 30、勒帛:丝织腰带。
  • 31、练帛:熟帛。谓煮练过的帛。大帛。谓粗疏之缯帛。
  • 32、裂帛: 撕裂缯帛。 指撕裂缯帛发出的清厉声。 裁帛作书。 指古代的书籍。
  • 33、曼帛: 细腻精美的丝帛。
  • 34、缦帛: 1.无花纹的丝织品。
  • 35、绵帛:亦作'绵帛'。丝绵绢帛的总称。
  • 36、面帛:死者覆面的方帛。
  • 37、内帛:宫廷作坊制的缣帛。
  • 38、衲帛:绣织上花纹的绸缎。
  • 39、帑帛:库藏的丝织品。
  • 40、披帛: 妇女服饰名。始于唐。一说始于秦。 披红。
  • 41、皮帛: 1.兽皮和丝帛。古代举行结盟﹑朝会等大事时所持的礼物。
  • 42、疋帛: 1.泛指纺织品。
  • 43、篇帛:谓编织成幅的丝织品。
  • 44、蒲帛: 1.蒲车与束帛。古代作为征召贤者之礼。 2.借指征聘;征召。
  • 45、钱帛: 钱帛qiánbó (1) 指聘礼 例 受母钱帛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 betrothal presents from the bridgroom's to the bride's family
  • 46、秋帛:供作秋衣的帛。
  • 47、少帛:旗名﹐以杂帛为之。
  • 48、折帛: 南宋初将上供、和买、夏税绸绢改为折价输钱,称为折帛。
  • 49、神帛: 1.即魂帛。古时招魂所用的布帛。以为死者之魂将随帛而还。汉许慎《五经异义》有"大夫束帛依神"之说与此相类。
  • 50、生帛: 1.未经漂煮的丝织物。
  • 51、束帛: 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礼物。
  • 52、丝帛:丝与丝织物的总称。
  • 53、通帛:用纯色丝帛制作的旗帜。
  • 54、物帛: 1.物品财帛。
  • 55、香帛:指香烛纸表等祭祀用品。
  • 56、孝帛:供丧事用的布帛。
  • 57、缬帛:染印彩帛。
  • 58、髹帛:涂上油漆的脱胎丝织像。
  • 59、絮帛: 1.棉絮与布帛。泛指轻暖之御寒物品。
  • 60、纁帛:犹纁招。
  • 61、雁帛: 1.亦作"鴈帛"。 2.指书信。
  • 62、拽帛:考试交白卷。 称黄河水清处。
  • 63、玉帛: 玉帛yùbó (1) 玉器和丝织品,古时用于祭祀,国与国间交际时用做礼物 英 jade objects and silk fabrics used as state gifts (2) 泛指财物 英 property;belongings
  • 64、杂帛: 1.用色丝织就的丝织品。 2.古代旗帜上杂色的装饰物。
  • 65、皂帛: 1.犹皂白。
  • 66、缯帛:丝绸之统称。
  • 67、旃帛: 1.亦作"旜帛"。 2.红旗。
  • 68、织帛:织作丝织品。亦指已织成的丝织品。
  • 69、执帛:楚官名。亦为孤卿(少师﹑少傅﹑少保三孤)的别称。
  • 70、纸帛: 1.亦作"纸帛"。 2.纸做的缯帛。丧祭所用。缯帛,古人馈赠用的礼物。
  • 71、竹帛: 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 引申指书籍、史乘。
  • 72、赀帛:犹货帛。赀,通"资"。
  • 73、布帛: 布帛bùbó (1) 棉纺品和丝、麻织品的总称 英 cloth and silk textiles
  • 74、大帛: 1.古白布冠。 2.粗丝织成的厚帛。 3.指古代行聘问之礼时使者所用的旃。即纯赤色曲柄旗。
  • 75、书帛:帛:白色丝织物; 书帛:在丝织物上书写。
  • 76、衣帛:指精美的丝绸服装。
  • 77、三帛:指纁帛﹑玄帛﹑黄帛。
  • 78、澄水帛:唐同昌公主用以消暑热之帛。
  • 79、红勒帛: 1.用红帛制的腰带。 2.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怪崄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欧阳公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公曰'此必刘几也',戏续之曰:'秀才剌,试官刷。'乃以大朱笔横抹之,自首至尾,谓之红勒帛,判'大纰缪'字榜之,既而果几也。"后因谓以朱笔涂抹文字为红勒帛。
  • 80、赫佳帛: 赫佳帛,拼音hè jiā bó,阿拉伯语,意为面纱、帷幔或遮盖物。
  • 81、垂名竹帛: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 82、名垂竹帛: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83、束发封帛: 《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余。”后以“束发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
  • 84、衣不重帛:不重叠穿着丝织的衣服。形容衣着朴素。
  • 85、永垂竹帛: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 86、鱼书雁帛:泛指书信。
  • 87、鱼书鴈帛: 见“鱼书雁帖 ”。
  • 88、著于竹帛: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89、子女玉帛: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 90、名书竹帛: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 91、锦衣玉帛: 给你锦衣玉食,让你享受荣华富贵。
  • 92、功垂竹帛: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
  • 93、书功竹帛: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94、著乎竹帛:著: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95、劈竹裂帛:帛,丝织物的总称。形容声音尖锐高亢,入耳难受。
  • 96、著之竹帛: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97、化干戈为玉帛: 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语本《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
  • 98、善言暖于布帛:布帛菽粟 bùbó-shūsù菽:豆类总称。粟:谷子。比喻虽然平常但是日常不可缺少的事物子弟的教育犹如布帛菽粟,知德者尤尊崇之。——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帛组词,帛的组词,帛字怎么组词,帛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帛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帛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3个,帛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7个,帛字在结尾的组词有98个。
  • 拼音
  • 注音ㄅㄛ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MH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2) 同本义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汉· 刘向《列女传》大帛之冠。——《左传·闵公二年》执玉帛者万国。 ——《淮南子·原道》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3) 又如:布帛(棉织品和丝织品的总称);玉帛;财帛;帛召(写在帛上的诏书);帛画(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4) 指帛书简蠹帛裂,三写易字。——《文心雕龙》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