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丸帛书
拼音: | là wán bó shū |
注音: | ㄌㄚˋ ㄨㄢˊ ㄅㄛˊ ㄕㄨ |
蜡丸帛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
引证解释:
⒈ 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
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成式再从叔少从军,知左营事,惧及祸,与监军定计,以蜡丸帛书通谋於袁。”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六:“乾德三年, 昶遣谍者孙遇齎蜡丸帛书,閒道往太原结刘钧为援,为朝廷所获。”
亦省称“蜡帛书”。 唐杜牧《窦列女传》:“希烈暴死,其子不发丧,欲尽诛老将校,以卑少者代之。计未决,有献含桃者……﹝竇桂娘﹞因为蜡帛书,曰:‘前日已死,殯在后堂,欲诛大臣,须自为计。’以朱染帛丸,如含桃。 先奇发丸见之。”
网络解释:
蜡丸帛书
字义分解
- 拼音là,zhà
- 注音ㄌㄚˋ
- 笔划14
- 繁体臘
- 五笔JAJG
- 五行火
là
1.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或石油、煤、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常温下多为固体,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如蜂蜡、白蜡、石蜡等。用作防水剂,也可做蜡烛。
2.蜡烛:点上一支~。
zhà古代一种年终祭祀。
- 拼音wán
- 注音ㄨㄢˊ
- 笔划3
- 繁体丸
- 五笔VYI
- 五行土
(1)(名)(~儿)球形的小东西。
(2)(名)丸药;制成丸儿的药。
(3)(量)用于丸药: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