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之竹帛
  • 【拼音】:  

    zhù zhī zhú bó

  • 【注音】:  

    ㄓㄨˋ ㄓ ㄓㄨˊ ㄅㄛˊ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ZZZB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著:写作;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指著书

  • 出处:

    章炳麟《与龚未生书》:“所欲著之竹帛者,盖尚有三四种。”

  • 语法:

    著之竹帛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近义词:

    著乎竹帛著于竹帛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ù,zhuó,zhe
    • 注音ㄓㄨˋ,ㄓㄨㄛˊ,˙ㄓㄜ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FTJ

    zhù

    1. 显明,显出:著名。著称。显著。昭著。卓著。

    2. 写文章,写书:著述。编著。著书立说。

    3. 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名著。巨著。遗著。译著。著作。

    4. 古同“贮”,居积。

    zhuó

    1. 附着,穿着。同“着(zhuó)”。

    zhe

    1. 旧同“着”(·zhe)。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TGH
    • 五行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 拼音
    • 注音ㄅㄛ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MHJ
    • 五行

    (名)〈书〉古时对丝织品的总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