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帽带: 帽带màodài (1) 系于颏的下方或前方的带子 英 chin strap
  • 2、帽钉:即铆钉。因其头形如帽,故名。
  • 3、帽顶: 1.帽的顶端。 2.帽子顶上所缀的结子或珠宝。
  • 4、帽兜:即风帽。
  • 5、帽徽: 帽徽,帽花màohuī,màohuā (1) 安在制服帽子前面正中的徽章 英 badge on a cap
  • 6、帽镜:置于几案上,可照出人头面的镜子。
  • 7、帽盔:没有帽檐帽舌的硬壳帽子,帽顶上一般缀有硬疙瘩。
  • 8、帽笼:盛放帽子用的箱形器物。可防止帽子变形。体积较大。
  • 9、帽筒:放帽的器具。多为瓷制,中空,圆柱形。
  • 10、帽檐: 帽檐màoyán (1) 帽盖;帽子前端或四周的突出部分 英 bill;brim of a hat
  • 11、帽花:安在制服帽前正中的徽章。 缀在帽上的珠宝类饰物。
  • 12、帽帬: 1.亦作"帽帬"。亦作"帽裠"。 2.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
  • 13、帽衫:宋代士大夫的一种服装。
  • 14、帽凭:盈满貌。《淮南子.修务训》:"且夫身正性善,发愤而成仁,帽凭而为义。"高诱注:"帽凭,盈满积思之貌。"一说慷慨貌。
  • 15、帽舌: 帽舌màoshé (1) 帽子上用于遮光的前伸如舌状头的檐 英 visor;peak of a cap
  • 16、帽裠: 1.亦作"帽帬"。亦作"帽裠"。 2.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
  • 17、帽准:缀在帽前装饰用的翡翠珠玉等物。
  • 18、帽套:加于帽外的衣饰。
  • 19、帽裙: 1.亦作"帽帬"。亦作"帽裠"。 2.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
  • 20、帽子: 帽子màozi (1) 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装饰的用品 英 hat (2) 坏名义 例 扣帽子 英 brand;label (3) 比喻罪名或带某种标志的名称 例 <“机会主义者”这顶帽子一直戴在他的头上> 英 tag
  • 21、帽缨:指系帽子的带子或在帽子上的穗状装饰物。
  • 22、帽耳:  帽子两旁护耳朵的部分。                
  • 23、帽盔儿: 帽盔儿màokuīr (1) 顶上缀有硬疙瘩、没有帽檐帽舌的帽子 英 skullcap
  • 24、帽儿头:方言。指大碗中盛得堆尖的白米饭。
  • 25、帽儿光: 1.亦作"帽儿光"。亦作"帽光光"。 2.本为宋元明时代民间赞贺新郎衣帽整洁的谐谑语。亦用作做新郎的隐语。
  • 26、帽子头: 帽子头mào zi tóu (1) 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装饰的用品 英 hat (2) 坏名义 例 扣帽子头 英 brand;label (3) 比喻罪名或带某种标志的名称 例 <“机会主义者”这顶帽子头一直戴在他的头上> 英 tag
  • 27、帽光光: 1.亦作"帽儿光"。亦作"帽光光"。 2.本为宋元明时代民间赞贺新郎衣帽整洁的谐谑语。亦用作做新郎的隐语。
  • 28、帽子云: 自然界的一个奇异现象。
  • 29、帽兜娃娃:帽兜娃娃是腾讯游戏《洛克王国》中的宠物。掀起了白白的面罩,露出甜甜的微笑,世界可曾为她倾倒。
  • 30、帽儿光光: 1.亦作"帽儿光"。亦作"帽光光"。 2.本为宋元明时代民间赞贺新郎衣帽整洁的谐谑语。亦用作做新郎的隐语。
  • 31、帽子戏法:原指板球运动中投手连续使三名打击手退场。后延伸使用在足球比赛方面,凡一场球赛选手能连续踢进三球以上,则称为「帽子戏法」。

帽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草帽辫: 同“草帽缏”。
  • 2、策帽儿:科举考试时﹐以策问试士﹐应试者作文的开头部分﹐俗谓"策帽儿"。
  • 3、戴帽子: 戴帽子dài màozi (1) 强加给人罪名 英 stigmatize;call sb. bad names
  • 4、戴帽饧:谓虽戴帽像个人,但柔软如饴糖。比喻软弱无能。
  • 5、耳帽儿: 1.即耳衣。
  • 6、花帽军: 1.金完颜仲元的军队名。
  • 7、扣帽子: 扣帽子kòu màozi (1) 把不好的名目硬加在人头上 例 他瞪着眼给我扣帽子,说我闹温情。——郭光《仅仅是开始》 英 label;brand sb.with unwarranted labels;put a label on sb.
  • 8、盖帽儿:①篮球运动防守技术之一,指防守队员跳起,打掉进攻队员在头的上部出手投篮时的球。②〈方〉形容极好:拔尖~。
  • 9、高帽子: 高帽子gāomàozi (1) 用纸做的高顶帽子 例 他们用绳子绑了劣绅,给他戴上高帽子,牵着游乡。——《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英 tall paper hat (2) 比喻恭维的话 例 他爱戴高帽子 英 flattery
  • 10、紅帽子: 白色恐怖时期,进步人士被指为共产党员或与共产党有联系,叫做被戴上红帽子。 旧时称火车站上搬运行李、装卸货物的工人。因其头带红帽,故称。
  • 11、胡帽犀:犀牛的一种。
  • 12、緑帽儿: 绿帽子lǜ mào ér (1) 对妻子与人有奸情者的蔑称。亦称“绿头巾” 英 cuckold
  • 13、緑帽子: 绿帽子lǜmàozi (1) 对妻子与人有奸情者的蔑称。亦称“绿头巾” 英 cuckold
  • 14、绿帽子: 绿帽子lǜmàozi (1) 对妻子与人有奸情者的蔑称。亦称“绿头巾” 英 cuckold
  • 15、纱帽生: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文官。如京剧《玉堂春》中的王金龙等。
  • 16、山帽云: 山帽云shānmàoyún (1) 覆盖山顶的小块云 英 cap cloud
  • 17、红帽子: 白色恐怖时期,进步人士被指为共产党员或与共产党有联系,叫做被戴上红帽子。 旧时称火车站上搬运行李、装卸货物的工人。因其头带红帽,故称。
  • 18、衣帽间: 衣帽间yīmàojiān (1) 专设有存物柜的房间;尤指设有供运动员个人单独存放衣服和专用设备的柜橱并供更换运动服的房间 英 locker room (2) 供客人临时存放衣帽的房间 英 cloakroom
  • 19、草帽缏: 用麦秆一类东西编成的扁平的带子,是做草帽、提篮、扇子等的材料。也作草帽辫。
  • 20、抢帽子: 所谓“抢帽子”交易是指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买卖或者持有相关证券,并对该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作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以便通过期待的市场波动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
  • 21、傻帽儿: 形容人傻,没见过世面。 指因没见过世面而呆头呆脑的人(含讥讽意)。
  • 22、老帽儿:老帽儿,拼音为lǎo màor,汉语词语,北京话,意思是说实话办实事,性情憨厚,但缺乏见识的的人。
  • 23、脱帽礼: 脱帽礼来源于冷兵器时代,当时,作战都要戴头盔,头盔多用铁制,十分笨重。
  • 24、大帽子: 大帽子dàmàozi (1) 与事实不相符的罪名 例 别拿大帽子压人 英 political label;unwarranted charges
  • 25、鞭丝帽影: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 26、戴高帽子: 《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后因以妄自尊大,冀人誉己为好戴高帽子;而以吹捧、恭维别人为给人戴高帽子。 亦作:戴高帽儿
  • 27、戴绿帽子: 戴绿帽子dài lǜmàozi (1) 比喻妻子有外遇的丈夫 英 the husband whose wife has another love outside marriage
  • 28、戴大帽子: 戴大帽子dài dàmàozi (1) 比喻给人加上夸大了的罪名 例 有些医务人员怕戴“走白专道路”的大帽子 英 stigmatize
  • 29、戴高帽儿: 见“戴高帽子 ”。
  • 30、丢帽落鞋:形容紧急匆忙的样子。
  • 31、大耳帽兜: 洛克王国的冰系宠物,分组为精灵组,可遗传。
  • 32、乱扣帽子:意思指随意给别人定性。
  • 33、高粱帽子:高粱子实外面的壳。
  • 34、纱帽圆领:泛指官服。纱帽 : 古代官员戴的帽子。圆领: 明朝官吏的一种常用礼服。领呈圆形,故称。
  • 35、铁帽子王:清朝俗称世袭原封爵位的王爷。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
  • 36、乌帽红裙:泛指男女。出自:《桃花扇·闹榭》。
  • 37、席帽离身:宋李巽年轻时累举不第,其乡人讽嘲曰:"李秀才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后李巽仕至度支郎中,遗乡人诗曰:"当年踪迹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闾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事见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后即因以"席帽离身"指读书人应科举考试及第做官。
  • 38、土老帽儿: 指衣着和言谈举止土气十足的人(含讥讽意)。
  • 39、王帽老生: 戏曲行当名。
  • 40、侧帽风流:形容人比较帅,风流倜伥。
  • 41、脱帽露顶:古代指不受礼仪的约束。
  • 42、笔帽[儿]: (笔帽儿)套着笔头保护笔的套儿。
  • 43、龙山落帽风: 指大风。
  • 44、八寸三分帽子: 原指人人可戴的帽子。比喻到处适用。
  • 45、可着头做帽子: 比喻精打细算。

帽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笔帽:1.套在笔头上,用以保护笔尖的套子。2.为了保护铅笔尖或水性笔、油性笔中的墨汁蒸发保护装置 。
  • 2、鞭帽:唐开元﹑天宝年间妇女骑马时戴的胡帽。
  • 3、钹帽:清代的钹形官帽。
  • 4、裁帽: 1.宋代公卿大吏至六曹郎中等官员所戴之帽。为席帽前檐加全幅黑纱并仅围为其半而成。
  • 5、吹帽:《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 桓温 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后以'吹帽'为重九登高雅集的典故。
  • 6、翠帽: 1.以翠羽为饰的车盖。
  • 7、戴帽:1.亦作“戴帽子”。把帽子戴在头上。引申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宋 戴鼎臣《东原录》:“海州 朐山,俗言 朐山 戴帽即雨,盖谓云出覆冒其上为雨候。”2.引申为在政治上或行为上给人定性。刘亚舟《男婚女嫁》第六章:“程玉柱 的爹爹叫 程济仁,是个戴帽富农。”《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个日常生活用语,和‘衣服’‘袜子’一样的‘帽子’竟变成一个使人胆战心寒的声音,这是多么古怪的历史现象!”
  • 8、道帽: 1.犹道巾。亦借指家居时所戴的便帽。
  • 9、貂帽:用貂皮制的帽子。
  • 10、钉帽: 钉帽dīngmào (1) 钉子的项端 英 head of a nail
  • 11、顶帽: 顶帽dǐngmào (1) 清代官帽 英 official cap in Qing Dynasty
  • 12、短帽: 1.轻便小帽。
  • 13、鹅帽: 1.亦作"鹅帽"。 2.鹅羽为饰的帽子。
  • 14、風帽: ①御寒挡风的帽子,后面较长,披在背上。②连在皮大衣、棉大衣等上面的挡风的帽子。
  • 15、冠帽:即帽子。
  • 16、胡帽:唐代妇女骑马外出时所著不障面之帽。
  • 17、巾帽:指头巾或帽子。
  • 18、礼帽: 礼帽lǐmào (1) 举行典礼时所用之帽,与礼服同用 英 top hat that goes with formal dress
  • 19、凉帽: 凉帽liángmào (1) 夏天戴的遮挡阳光的帽 英 summer hat
  • 20、白帽: 1.即白纱帽。 2.白色帽子。 3.白布帽。旧时丧服。俗称白包头。 4.指回民。回族戴白包帽﹐故称。 5.现代医务﹑饮食等行业的工作帽。
  • 21、便帽:日常戴的帽子(区别于‘礼帽’等)。
  • 22、侧帽:斜戴帽子。《周书.独孤信传》:"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后以谓洒脱不羁的装束。
  • 23、朝帽:上朝所用的礼帽。
  • 24、高帽:即高屋帽。
  • 25、官帽:官吏的制帽。与"便帽"相对。
  • 26、黄帽: 黄颜色的帽子。 船夫。 借指船。
  • 27、火帽: 火帽huǒmào (1) 盛放爆炸品用来引爆其它炸药的纸或金属容器 英 percussion cap
  • 28、角帽: 1.太平天国官员朝见或宴集时所戴的盔式礼帽。
  • 29、军帽: 军帽jūnmào (1) 军人戴的帽子 英 army cap
  • 30、落帽:《晋书.孟嘉传》:"﹝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寮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着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以"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 31、篾帽:斗笠。竹篾编制的帽子。
  • 32、暖帽:冬天所戴的帽子。 清制,官吏冠服分暖帽﹑凉帽,按例于立冬前数日换戴暖帽。
  • 33、破帽:破旧之帽。
  • 34、帢帽:古代一种便帽。
  • 35、裘帽:裘和帽。指御寒服装。
  • 36、帬帽:南朝士大夫所戴的一种高顶垂裙的帽子。
  • 37、裙帽:六朝时的一种帽子。因帽缘周围有下垂的薄纱细网,故名。
  • 38、软帽: 软帽ruǎnmào (1) 一种没有帽舌或硬胎的毛帽或棉帽 英 overseas cap (2) ——见“贝蕾帽” 英 beret
  • 39、箬帽: 箬帽ruòmào (1) 〈方〉 用箬竹的篾和叶子制成的帽子,用来遮日避雨 英 broad-rimmed hat made of bamboo splints
  • 40、篛帽: 篛笠。
  • 41、沙帽:即纱帽。古代君主或贵族﹑官员所戴的一种帽子。亦借指官员。
  • 42、纱帽: 纱帽shāmào (1) 古代君主、官员戴的一种帽子,用纱制成。后用作官职的代称。也叫“乌纱帽” 英 black gauze cap;cone-shape hat of an official or a scholar (2) 古时一种透气的凉帽 英 sun helmet
  • 43、衫帽: 1.凉衫便帽。宋代士大夫闲居时的装束。
  • 44、书帽: 快书、大鼓等曲种演员在演唱长篇说部或正曲前加唱的小段。作用类似弹词的开篇。
  • 45、唐帽: 1.即唐巾。
  • 46、桐帽:以桐木为骨子做成的幞头。幞头,相传始于北周,用软帛垂脚,至隋始以桐木为骨子,使顶高起成形,唐以后沿用之。
  • 47、铜帽: 1.指枪弹。因弹壳系铜制﹐故名。 2.潜水员下水操作时戴的帽子﹐密封不透水﹐借助玻璃孔进行观察﹐通过气环口进行呼吸。
  • 48、脱帽:表示认罪。表示恭敬。 形容豪放﹐无所检束。 谓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等经过改造而改变成分。因为原来定成分称为'戴帽子'﹐故云。
  • 49、帏帽:即帷帽。
  • 50、帷帽:亦作'帷冒'。周围垂网的帽子。唐时妇女通用,至宋代,男子远行亦用之。
  • 51、纬帽: 1.清代的一种凉帽。无帽檐,以竹丝或藤作胎,面料用纱。清代作为礼帽的红缨帽,在夏秋季即以纬帽为之。
  • 52、温帽:暖帽。
  • 53、乌帽: 乌帽wūmào (1) 黑帽。唐时贵族戴乌纱帽,后来上下通用。乌纱帽后来成为闲居的常服。简称乌纱 英 black headgear of an old-time official
  • 54、席帽: 古帽名。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
  • 55、雪帽: 1.一种挡风雪的帽子。 2.比喻积雪的山顶。
  • 56、缨帽: 缨帽yīngmào (1) 清朝官吏所戴帽顶上有红缨子的帽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官职大小的一种象征,有尊卑之分 英 cap with a red tassel
  • 57、油帽:古高昌国妇女所戴的帽子。
  • 58、羽帽:两旁有翅的官帽。
  • 59、皂帽: 1.亦作"皁帽"。 2.黑色帽子。
  • 60、摘帽: 1.脱下帽子。 2.比喻除去对斗争对象所给予的定性处理。
  • 61、毡帽:用毡制作的帽子。
  • 62、制帽: 1.军人﹑干部﹑学生等戴的有规定式样的帽子。
  • 63、鬃帽:毡帽。
  • 64、骔帽:一种用马鬃或棕﹑藤编成的帽子,样子如钟状,元明之际很流行。
  • 65、醉帽:醉汉的帽子。
  • 66、风帽:①御寒挡风的帽子,后面较长,披在背上。②连在皮大衣、棉大衣等上面的挡风的帽子。
  • 67、小帽: 小帽,小帽儿xiǎomào,xiǎomàor (1) 瓜皮帽 英 skullcap;cap
  • 68、浴帽:浴帽是用花洒冲凉(北方叫洗澡)时,为了不淋湿头发或是使耳朵不容易进水,用来包裹头发和耳朵的防水帽。
  • 69、睡帽: 睡帽shuìmào (1) 穿睡衣同时戴的布帽 英 night-cap (2) 室内戴的软帽 英 cowl
  • 70、騌帽:一种用马鬃或棕﹑藤编成的帽子,样子如钟状,元明之际很流行。
  • 71、草帽: 草帽cǎomào (1) 草织或草编的帽子 英 straw hat
  • 72、安全帽: 安全帽ānquánmào (1) 矿工和地下工程人员等 用来保护头顶而戴的钢制或类似原料制的浅圆顶帽子 英 safety hat;safety helmet
  • 73、八角帽:人民革命军队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常戴的一种帽子。帽瓦前高后低﹐呈八角形﹐有帽檐﹐正前缀红星。
  • 74、贝雷帽: 一种没有帽檐的扁圆形帽子,多用呢绒等制成。[贝雷,法béret]
  • 75、高翅帽:帽名。帽翅高,故称。
  • 76、搭耳帽:古时的一种帽子。
  • 77、戴高帽: 戴高帽dài gāomào (1) 比喻对人说恭维话 英 make compliment;flatter;eulogize
  • 78、高顶帽:帽名。
  • 79、烟墩帽:明代宦官戴的一种礼帽。
  • 80、烟墪帽:明 代宦官戴的一种礼帽。
  • 81、汾阳帽:戏曲盔帽。俗称"文阳"。外形金地龙纹,缀有绒球和珠子,两旁为金色如意翅。剧中权势显赫的宰辅所戴,如京剧《逍遥津》中的曹操等。
  • 82、白高帽: 1.即白纱帽。
  • 83、瓜皮帽: 瓜皮帽guāpímào (1) 形状与半个西瓜皮很相似的便帽,一般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连缀制成 英 Chinese skullcap
  • 84、瓜拉帽:即瓜皮帽。
  • 85、掼纱帽: 掼纱帽guàn shāmào (1) 旧时官员都戴乌纱帽,因此用纱帽比喻官职。掼纱帽,现在常用来比喻因气愤而辞职或丢下工作甩手不干 英 throw away one's official's hat in a huff;resign in resentment;quit office
  • 86、红黑帽: 1.旧时地方官府的衙役戴红帽和黑帽,因用作衙役代称。
  • 87、合欢帽:魏晋时流行的一种丝织帽子。
  • 88、砑绢帽:用砑光绢制成的舞帽。
  • 89、瓦楞帽:形似瓦楞的帽子。古庶民所戴,以别于士大夫之方巾。
  • 90、辽东帽:三国魏管宁学行皆高,避乱辽东,'常着皂帽,布襦褲',拒绝征聘,甘守清贫。事见《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后以'辽东帽'指清高的节操。
  • 91、柳条帽: 柳条帽liǔtiáomào (1) 用柳枝编的工地轻便安全帽 英 wicker helmet
  • 92、毗卢帽:亦称'毗卢帽'。亦称'毗罗帽'。 放焰口时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种绣有毗卢佛像的帽子。亦泛称僧帽。
  • 93、鹿皮帽: 即鹿皮冠。
  • 94、螺丝帽:螺母的俗称。参见'螺母'。
  • 95、螺栓帽:即螺丝帽。也称螺母。
  • 96、旅游帽: 旅游时戴用的帽子。款式多样。夏季旅游帽,前帽檐多为有色塑料硬片,帽顶透空或用稀薄材料制成,具有通风、透凉、降温的功能。春、秋季旅游帽,多为斜纹组织的布料制成,帽顶呈流线般圆弧型,饰有对比色的装饰线条,帽檐很长。
  • 97、白纱帽: 1.白纱制的高顶帽。自晋至南朝梁皇帝平时所戴。
  • 98、白宣帽:白色高帽。旧时迷信谓地府官吏所戴之帽。
  • 99、白通帽: 1.西式白色阔边的遮阳帽。
  • 100、高屋帽:顶部高起的帽子。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帽组词,帽的组词,帽字怎么组词,帽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帽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帽字在开头的组词有31个,帽字在中间的组词有45个,帽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40个。
  • 拼音mào
  • 注音ㄇ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MHJ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巾,冒声。巾是丝织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本义:帽子)(2) 同本义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乐府诗集·陌上桑》(3) 又如:帽凭(盈满的样子);帽正(帽子前缘正中的装饰,一般为珠或玉);帽襻儿(帽子上布制的扣纽带);礼帽(跟礼服相配的帽子);帽套(加于帽外的衣饰);帽钉(即铆钉。因其头形如帽,故名)(4) 形状或作用像帽子或各种保护头部的物件投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聊斋志异·口技》:注。此指笔套。(5) 又如:笔帽(套在笔头上保护笔的套儿);安全帽;螺钉帽动词戴帽见人头未帽。——陆龟蒙《南泾渔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