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帽
拼音:yīng mào
注音:一ㄥ ㄇㄠˋ

缨帽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缨帽yīngmào

(1) 清朝官吏所戴帽顶上有红缨子的帽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官职大小的一种象征,有尊卑之分

cap with a red tassel

引证解释:

⒈ 清朝官吏所戴的帽子,帽顶有红缨子。

清梁恭辰《广东火劫记》:“又见有似差役,头带缨帽,手持铁练者三十餘人,拥入戏棚捉人。”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一个个倒是缨帽缎靴,长袍短褂。”

国语词典:

装饰有丝带或穗子的帽子。

网络解释:

缨帽

  • 缨帽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īng mào,指清朝官吏所戴帽顶上有红缨子的帽子。
    • 1、骑士听了也没多说,把马缰绳丢给门房,正了正缨帽,随着带路的小厮快步朝府里走去。
    • 2、宦官的话音刚落,一年轻儒将信步走来,大家定睛一看,此人身长八尺,姿颜俊美,身着银色铠甲,头戴红缨帽盔,威风凛凛,略显书生气的脸庞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 3、随之罩起了将军紫金袍,头戴红缨帽,拖着那把百十斤的马刀,一步跨上马鞍,指着前方北面道“杀。
    • 4、来人发型极为怪异,仿佛刚刚剪断了辫子,头顶的缨帽是清廷官员模式,但尖角之上却光秃秃的没有顶子。
    • 5、要知道大明军队向来尚红色,小到军士的胖袄缨帽上到将官的甲衣披风无一不是大红,时人称之为赤军。
    • 6、我转身一看,见一名官差模样的人,我上下打量,头戴红缨帽,胸前有个圈,上面写着“狱”。

    字义分解

    • 拼音yīng
    • 注音ㄧ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XMMV
    • 五行

    (1)(名)古代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也泛指带子:~帽|长~。

    (2)(名)(~儿)缨子

    (3)(名):红~枪。

    (4)(名)(~儿)缨子。

    (5)(名)缨子:芥菜~儿。

    • 拼音mào
    • 注音ㄇ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MHJH
    • 五行

    (1)(名)帽子:呢~|箬~|草~。

    (2)(名)(~儿)罩或套在器物上头;作用或形状像帽子的东西:笔~儿|螺丝~儿|笼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