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缨濯足
  • 【拼音】:  

    zhuó yīng zhuó zú

  • 【注音】:  

    ㄓㄨㄛˊ 一ㄥ ㄓㄨㄛˊ ㄗㄨˊ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濯纓濯足

  • 【简拼】:  

    ZYZZ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

  • 语法:

    濯缨濯足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己决定。

    • 1、濯缨濯足,乐山乐水;白云怡意,清泉洗心。 
    • 2、濯缨濯足心自取,日月将暗我将王。
    • 3、濯缨濯足,为人自取,把坏归之于命运,显然是不对的。
    • 4、更何况多少河流污浊浑沌,濯缨濯足,均已不堪。
    • 5、濯缨濯足人自取,即此依稀到沦浪。
    • 6、斑草班荆,坐磻石之上;濯缨濯足,就沧浪之水。

    字义分解

    • 拼音zhuó,zhào
    • 注音ㄓㄨㄛˊ,ㄓㄠ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INWY
    • 五行

    zhuó

    1. 洗:濯足。

    2. 〔濯濯〕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如“濯濯童山”。

    3. 祓除罪恶。

    zhào

    1. 古通“棹”。

    • 拼音yīng
    • 注音ㄧ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XMMV
    • 五行

    (1)(名)古代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也泛指带子:~帽|长~。

    (2)(名)(~儿)缨子

    (3)(名):红~枪。

    (4)(名)(~儿)缨子。

    (5)(名)缨子:芥菜~儿。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