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知止
zhī zú zhī zhǐ
ㄓ ㄗㄨˊ ㄓ ㄓˇ
一般成语
ZZZZ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出处:
《周书·萧大阛传》:“况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岂如知足知止,萧然无尽。”
语法:
知足知止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 1、给欲望安上闸门、给行为划上边界,方能知足知止、适可而止。
- 2、只要我们以“半半哲学”的大智慧处世,知足知止,一心向善,时时想着别人,处处关心别人,则快乐无穷,生命不息。
- 3、奇怪的是,进入之后即使已经腰缠万贯,却不可能知足知止,更多的是在迷离光晕中无所适从,不知巨额钱财要将自己导向何方。
- 4、自觉控制欲望,知足常乐、知足知止,始终保持得之淡然、失之坦然、顺其自然的良心态。
- 5、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审视自己,懂得知足知止,尤为必要和可贵。
- 6、他建议每个人都设置一个合理的目标,不妨换一个角度,多看看自己在过年一年取得的成就,不苛求自己,知足知止、减压放松。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知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1. 古同“智”,智慧。
- 拼音zú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足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与知足知止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