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ǒu zú wú cuò
ㄕㄡˇ ㄗㄨˊ ㄨˊ ㄘㄨㄛˋ
常用成语
手足無措
SZWC
主谓式成语
足;不能读作“zhú”。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手足无措与“不知所措”有别:手足无措侧重于形容举动慌乱;“不知所措”侧重于形容神情紧张;没有主意。
成语意思
解释: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语法:
手足无措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示例:
许地山《女儿心》:“听说一两日间民军便要进城,住在城里的旗人更吓得手足无措。”
英语:
at a loss what to do
俄语:
прийти в смятение
日语:
手も足もでない,周章狼狽(しゅうしょうろうばい)である
其他:
<德>weder aus noch ein wissen
近义词:
反义词:
- 1、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他被吓得愣在当场,手足无措。
- 2、老师突然宣布下一节课要考试,学生们面面相覷,手足无措。
- 3、突如其来的喜事让他手足无措。
- 4、几个人都被眼前突然发生的事情搞得手足无措。
- 5、他很紧张,显得有点手足无措。
- 6、这些孩子发现自己惹了祸,面面相覷,手足无措。
字义分解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手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 拼音zú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足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無
- 五笔FQV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ó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与手足无措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