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开头的词语
更多- 1、斧正: 斧正fǔzhèng (1) 敬辞,请人修改文章,也作“斧政” 例 万析斧正,方可就梓。——陈衎《与邓彰甫书》 英 (please)make corrections and improvements
- 2、斧凿: 斧凿fǔzáo (1) 在石面凿棱用的凿子 英 pitching chisel,pitching tool
- 3、斧头:[ fǔ tóu ] :一种金属砍削工具,主要用于伐木;另为一种兵器,与戈矛同时,亦为古仗之一。
- 4、斧质: 斧质fǔzhì (1) 即“斧锧”,古代一种腰斩刑具。将人放在质(砧板)上,用斧砍断 英 executioner's block and cleaver
- 5、斧钺:〈书〉斧和钺,古代兵器,用于斩刑。借指重刑:甘冒~以陈。
- 6、斧柯:斧柄。 喻指权柄。 借称媒人。语本《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山名。在广东省高要县﹐以产端砚石著名﹐因借指砚。
- 7、斧扆: 1.亦作"斧依"。 2.古代帝王朝堂所用的状如屏风的器具﹐以绛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其上有斧形图案﹐故名。
- 8、斧削:〈书〉斧正。
- 9、斧藻: 指梁楹上刻画的文饰图案。 修饰。
- 10、斧釿: 1.见"斧斤"。
- 11、斧车:载斧之车。皇帝的重要使者出行时用作导引。
- 12、斧政:1.以斧砍削使之合乎标准。 2. 亦作“斧政 ”。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 13、斧资: 1.即资斧。旅费。
- 14、斧锧:古代斩人的刑具,像铡刀。
- 15、斧遂: 1.上古部落名。
- 16、斧子:砍竹、木等用的工具。
- 17、斧戉:〈书〉斧和钺,古代兵器,用于斩刑。借指重刑:甘冒~以陈。
- 18、斧琢: 1.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 19、斧螗:螳螂斧状的前肢。
- 20、斧断: 1.汉武帝曾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持斧至各地巡察执法﹐后因称京外高级官员执法断案为斧断。
- 21、斧碪: 1.亦作"斧砧"。 2.即斧锧。
- 22、斧镬: 1.斫人﹑煮人的刑具。亦谓用斧斫﹑用镬煮﹐泛指极严酷之刑。
- 23、斧依: 1.见"斧扆"。
- 24、斧砧: 1.见"斧碪"。
- 25、斧斨:泛指各种斧子。
- 26、斧屋: 1.指坟墓。语出《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
- 27、斧节: 1.皇帝特遣的执法大臣所持之物。斧象征执法之权﹐节表示使者身份。
- 28、斧画: 1.宋初王全斌平定后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宋太祖鉴于唐代中衰与用兵南诏有关﹐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后因以"斧画"指统辖之外的疆域。
- 29、斧库: 1.藏兵器的仓库。
- 30、斧脑:斧之背。
- 31、斧木: 1.指经斧削而未修整的木料。
- 32、斧绣: 1.持斧衣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语本《汉书.武帝纪》:"遣直指使暴胜之等﹐衣绣衣﹐持斧﹐分部逐捕。"
- 33、斧斤: 斧斤fǔjīn (1) 各种斧子 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宋·苏轼《石钟山记》 英 axe
- 34、斧劈皴:中国画皴法的一种。谓用笔如斧削木。
- 35、斧凿痕:用斧凿削刻留下的痕迹。 比喻诗文刻意造作的痕迹。
- 36、斧钺汤镬:指各种酷刑。
- 37、斧钺之诛: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 38、斧破斨缺:指武器破损残缺。
- 39、斧凿痕迹:痕迹 hénjì 某物经过的可觉察的形迹如船的航迹、足迹线或轮辙 雪橇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他的写作有着草率的痕迹
- 40、斧钺刀墨: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41、斧钺之人:斧钺:古代杀人的斧子,泛指刑戮。指因犯罪而应受到刑罚的人
斧中间的词语
更多>>- 1、持斧翁:御史的别称。
- 2、赐斧钺: 1.亦作"赐斧钺"。 2.古时天子以鈇钺赐于诸侯或大臣,授以征伐之权。
- 3、刀斧手:①旧时官员的仪仗队中执兵器的人:刀斧手两旁站立。②刽子手。
- 4、剁斧石:一种人造石料。
- 5、大斧劈:国画皴法的一种。点染山石﹐侧笔如斧劈形﹐用笔较疏阔者称大斧劈。宋李唐﹑马远﹑夏珪等山水画多用此法。参阅明汪砢玉《珊瑚网画法.皴石法》。
- 6、鬼斧工: 鬼斧工guǐ fǔ gōng (1)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能的精巧,非人工所能为。也说“神工鬼斧” 例 黄山的怪峰奇石,形状千变万化,无怪乎人们要叹为鬼斧工了。 英 uncanny workmanship;superlative craftsmanship;be extraordinary as if done by the spirits
- 7、烂斧柯: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后以“烂斧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谓荒诞不可信。 作听琴的典故。 指烂斧柯山。 借指下棋。
- 8、小斧劈: 国画皴法的一种。钩勒山石,笔法像斧劈形,但落笔较细碎。
- 9、打斧头:将公用的资源占为己有,利用职务便利占有公用资源
- 10、弄斧班门: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班﹐指鲁班﹐古巧匠。
- 11、运斧般门:犹言班门弄斧。
- 12、不避斧钺:意思是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13、操斧伐柯:执斧砍伐斧柄。喻可就近取法。语出《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中庸》引此文,朱熹集注:'柯,斧柄。则,法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
- 14、刀锯斧钺: 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严刑。
- 15、不辟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16、鬼斧神工: 鬼斧神工guǐfǔ-shéngōng (1)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能的精巧,非人工所能为。也说“神工鬼斧” 例 黄山的怪峰奇石,形状千变万化,无怪乎人们要叹为鬼斧神工了。 英 uncanny workmanship;superlative craftsmanship;be extraordinary as if done by the spirits
- 17、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 18、玉斧修月: 传说唐·太和中郑仁本表弟游嵩山,见一人枕幞而眠,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件。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呎》。后因有“玉斧修月”之说。 比喻恢复疆土。
- 19、凿性斧身:谓戕害身体性命。
- 20、杖斧之臣: 1.指掌握兵权的武臣。
- 21、烛影斧声: 宋太祖去世之前,太宗入宫的一段传说。
- 22、绣斧之诛: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 23、失斧疑邻: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24、无斧凿痕:斧凿 fǔzáo ∶斧子和凿子∶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斧凿痕斧凿 fǔzáo[pitching chisel,pitching tool] 在石面凿棱用的凿子
- 25、天斧神工:像是天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 26、资斧困竭:指盘缠很少或已经用完
- 27、毫毛斧柯:毫毛斧柯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áo máo fǔ kē。
- 28、萧斧之诛:萧斧:行刑的斧钺;诛:杀戮。受到斧钺的诛杀。形容人罪大恶极。
- 29、双斧伐孤树: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 30、双斧砍孤树: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 31、豪牦不伐,将用斧柯: 词语解释豪牦不伐,将用斧柯[ háo máo bù fá,jiāng yòng fǔ kē ]⒈ 亦作“豪末不缀,将成斧柯”。引证解释⒈ 见“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 32、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词语解释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háo mò bù duō,jiāng chéng fǔ kē ]⒈ 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豪,通“毫”。引证解释⒈ 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豪,通“毫”。引《逸周书·观周》:“緜緜不絶,蔓蔓若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孔晁 注:“此言防患在微也。”亦作“豪氂不伐,将用斧柯”。 《史记·苏秦列传》:“《周书》曰:‘緜緜不絶,蔓蔓奈何?豪氂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将有大患,将奈之何?’”
- 33、豪厘不伐,将用斧柯: 词语解释⒈ 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34、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词语解释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háo mò bù zhā,jiāng xún fǔ kē ]⒈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引证解释⒈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引《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絶,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 注:“札,拔也;寻,用者也。”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古圣人所见远矣。”
- 35、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古人所见远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成语: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发音:háomòbùzhā,jiāngxúnfǔkē释义: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示例:《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古人所见远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 36、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古人所见远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成语: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发音:háomòbùzhā,jiāngxúnfǔkē释义: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示例:《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古人所见远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 37、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古人所见远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成语: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发音:háomòbùzhā,jiāngxúnfǔkē释义: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示例:《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古人所见远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 38、豪氂不伐,将用斧柯: 见“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斧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板斧: 板斧bǎnfǔ (1) 一种古兵器,斧刃较通常所用者平宽。因通俗故事中说“程咬金只有三板斧的本事”而转喻开创事业或压服别人的手段 英 broad axe
- 2、冰斧:媒人。
- 3、镵斧:古代的一种斧子。
- 4、持斧:《汉书.王欣传》:"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群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后以"持斧"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
- 5、赤斧:传说中的仙人。
- 6、刀斧:刀和斧子。刀ā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斧ǔ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
- 7、登斧:开斧砍伐。
- 8、剁斧: 剁斧duòfǔ (1) 用来将木料剁削到大致尺寸的单手操作的小工具 英 chip-axe
- 9、暴斧:《汉书.隽不疑传》:"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后以"暴斧"指执法大权。
- 10、长斧:古兵器。长柄斧。
- 11、椎斧: 1.椎和斧。亦借指古代仪仗队中持椎斧的人。
- 12、石斧:石制之斧。
- 13、鬼斧:鬼神使用的斧斤。喻指超人的力量。
- 14、衮斧:谓褒贬。古代赐衮衣以示嘉奖,给斧钺以示惩罚,故云。
- 15、挥斧:喻挥笔为文。
- 16、齐斧:利斧。齐,通'资'。借指象征帝王权力的黄钺。
- 17、节斧:即节钺。
- 18、斤斧: 1.斧头。 2.指兵器。 3.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 19、金斧:1.斤和斧。 2.指以黄金为饰的斧,古时用作天子之仪仗。
- 20、拒斧:即螳螂。
- 21、科斧: 1.蚕桑工具之一种。用于砍除桑树繁枝。
- 22、柯斧: 装柄之斧。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后因以“柯斧”喻媒妁。 《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 23、宽斧: 宽斧kuānfǔ (1) 一种宽刃的大斧(如任一种战斧或砍木用的斧) 英 broadax;broadaxe
- 24、落斧:喻对文章的删改。
- 25、雷斧: 1.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故称。 2.形容器物制作精巧﹐非人工所能为。 3.谓雷劈。
- 26、眉斧: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后因以"眉斧"喻女色。
- 27、木斧:谓斫木用的斧头。
- 28、破斧: 《诗•豳风》篇名。赞美周公平定管、蔡、商、奄四国的叛乱,伐罪救民。 夏后氏·孔甲所作歌名。
- 29、樵斧: 柴斧。
- 30、窃斧: 1.亦作"窃斧"。 2.《列子.说符》:"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后以为目随心乱的典故。 3.谓王者大权被人所窃。
- 31、丧斧:《易.巽》:"丧其资斧。"高亨注:"资,货也;斧,铜币之作斧形者。资斧犹言钱币也。"后以"丧斧"谓失去行旅之费。
- 32、桑斧:用桑木做柄的斧头。
- 33、椹斧: 1.砧和斧。古代杀人之具。
- 34、手斧: 手斧shǒufǔ (1) 史前时期的石斧状工具,通常用石制成,一面扁平,另一面弯曲,其切削缘似石斧 英 hand-adz (2) 见“锛子” 英 adz
- 35、堂斧: 指坟墓。堂,指四方形而高者;斧,指下宽上狭长形者。语出《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郑玄注:“堂,形四方而高……斧,形旁杀,刃上而长……孔子以为刃上难登,狭又易为功。”
- 36、螳斧: 1.亦作"螗斧"。 2.螳螂的前足如镰刀状﹐因谓之螳斧。亦比喻脆弱的武装。
- 37、投斧:《北堂书钞》卷九七引《庐江七贤传》:"文党,字翁仲,未学之时,与人俱入山取木,谓侣人曰:'吾欲远学,先试投我斧高木上,斧当挂。'仰而投之,斧果上挂,因之长安受经。"后以"投斧"为立志求学之典。
- 38、鈯斧:不锋利的斧头。
- 39、萧斧:古代兵器斧钺。萧,通"肃"。《说文.艹部》"萧,艾蒿也。从艹,肃声"清段玉裁注:"与肃同音通用。萧墙﹑萧斧皆训肃。"按,因斧钺用于刑罚,故取严肃之义。汉刘向《说苑.善说》:"夫以秦楚之强而报雠于弱薛,譬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唐孔颖达《序》:"一字所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文》词:"千里风飞雷厉,四校星流彗扫,萧斧銼春葱。"清吴伟业《退谷歌》:"武陵洞口闻野哭,萧斧斫尽桃花林。"一说萧斧即越斧,见《文选.左思》李周翰注。一说萧斧即芟艾之斧,见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艹部.萧》。
- 40、绣斧:汉武帝天汉二年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持节,至各地巡捕群盗。见《汉书.武帝纪》。后遂以"绣斧"指皇帝特派的执法大员。
- 41、寻斧:用斧。
- 42、偃斧: 仰斧。指堆土为坟,坟顶窄狭如仰斧形状。
- 43、郢斧:郢正,斧正。
- 44、玉斧: 以玉饰柄的斧子。亦作为斧的美称。 仙斧,神斧。 喻媒人。 人名。传说为仙人许翙的小字。
- 45、月斧: 1.修月之斧。神话传说﹐月由七宝合成﹐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故有此称。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 2.比喻尽文章能事。 3.斧名。刃口呈偃月形﹐故名。
- 46、钺斧:圆刃大斧。
- 47、战斧: 战斧zhànfǔ (1) 从前作为兵器用的一种钺 英 battle-ax;battle-axe
- 48、杖斧:谓持斧以为威权。
- 49、仗斧:手持斧钺。表示权威。
- 50、砧斧: 1.亦作"碪斧"。 2.砧板与斧钺。古代杀人刑具。
- 51、锧斧: 1.亦作"锧斧"。 2.古代斩人的刑具。锧为砧板﹐鈇即斧。 3.借指斩杀。
- 52、柱斧:用水晶制的小斧。朝官所用。
- 53、资斧: 资斧zīfǔ (1) 利斧。今借作旅费、盘缠 例 资斧断绝。——《聊斋志异·竹青》 英 money for the journey
- 54、开山斧:古时武器名。质坚形大,可用以开挖山岩,故称。
- 55、霹雳斧:传说中雷神打雷所用石斧。
- 56、劈正斧:元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兵器。取"正人不正"之意。
- 57、太平斧: 消防用的斧头。
- 58、宣花斧:古兵器名。
- 59、仪锽斧:指用为仪仗的斧钺。
- 60、三板斧: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多,但却非常管用,亦指先声夺人,但没有后手。
- 61、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bānmén-nòngfǔ (1) 在鲁班门前挥舞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英 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
- 62、弄斤操斧:拿斧头砍东西。引申指对作品的雕琢。
- 63、大刀阔斧: 大刀阔斧dàdāo-kuòfǔ (1) 原指两种兵器,大刀阔斧,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 英 decisive and bold (2) 后比喻办事很有决断,有魄力
- 64、提刀弄斧:泛指武功之事。
- 65、横刀揭斧:持刀执斧。
- 66、伐性之斧: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 67、猬锋螗斧:比喻微弱的力量。
- 68、鬼工雷斧: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 69、神工鬼斧: 神工鬼斧shéngōng-guǐfǔ (1) 形容技术精巧,不像人工做成的。亦作“鬼斧神工”。 英 uncanny workmanship
- 70、郢人斤斧:《庄子.徐无鬼》载,匠石挥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伤其人。后因以'郢人斤斧'比喻纯熟﹑高超的技艺。
- 71、郢人运斧:《庄子.徐无鬼》载,匠石挥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伤其人。后因以'郢人运斧'比喻纯熟﹑高超的技艺。
- 72、疑人偷斧: 《吕氏春秋》 成语,比喻没有依据地去怀疑他人。启示我们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 73、开山大斧:水浒中有名的兵器,它是水浒好汉索超和河北田虎军中上将卞祥所用,威力无穷。
- 74、不露斤斧:锋芒:刀剑的尖端,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或心机;露:显露。有才干或心机却不外露。形容满腹才干或心机,表面上看不出来。
- 75、疑邻盗斧: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76、班门调斧: 同“班门弄斧 ”。调,用同“掉 ”,摆弄。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斧组词,斧的组词,斧字怎么组词,斧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斧字组词的组词,其中斧字在开头的组词有41个,斧字在中间的组词有38个,斧字在结尾的组词有76个。
- 拼音fǔ
- 注音ㄈㄨˇ
- 笔划8
- 繁体斧
- 五笔WQRJ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2) 同本义斧,斫也。——《说文》丧其资斧。——《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既破我斧。——《诗·豳风·破斧》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3) 又如:斧柯(斧柄;斧头与斧柄;做媒);斧脑(斧之背);斧砧(古代刑具);斧绣(持斧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4) 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斧谓之黼。——《尔雅·释器》加斧于椁上。——《礼记·檀弓上》天子负斧依。——《礼记·明堂位》。注:“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间。”负斧扆。——《文选·张衡·东京赋》(5) 又如:斧藻动词(1) 用斧子劈、砍或破开公怒,斧其门。——《聊斋志异》(2) 又如:斧木(3) 删改;修饰 。如:斧琢(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