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晕池: 晕池yùnchí (1) 到池汤中洗澡的人因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体质较弱等关系而昏厥。也说“晕堂” 英 faint in the bathhouse
  • 2、晕淡:谓施粉黛渐次浓淡。
  • 3、晕珥:晕和珥。泛指日﹑月旁的光晕。
  • 4、晕厥: 晕厥yūnjué (1) 昏厥。大脑广泛供血不足所致的暂时性意识丧失 例 已经晕厥过三次 英 syncope;faint
  • 5、晕裙:裙名。
  • 6、晕染: 晕渲。
  • 7、晕蚀:日月之晕与食。
  • 8、晕渲:用水墨或颜色渐次浓淡烘染物象,使分出阴阳向背的绘画技法。
  • 9、晕眩:(形)昏眩:他感到有些~。
  • 10、晕圈:发光体周围的模糊光圏。
  • 11、晕倒: 晕倒yūndǎo (1) 昏迷倒下 例 气得晕倒 英 fall in a faint;pass out
  • 12、晕场: 晕场yùnchǎng (1) 演员上场或学生在考场上因精神过度紧张而头晕甚至昏厥 英 dizzy in the examination or on the stage
  • 13、晕船: 晕船yùnchuán (1) 因乘船引起的头晕、恶心甚至呕吐 英 be seasick
  • 14、晕黄:在烟雾或尘土中泛现的黄色。晕,谓色彩四周模糊。
  • 15、晕红:中心浓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
  • 16、晕月: 有晕的月亮。
  • 17、晕昏:昏迷。
  • 18、晕光: 指彩虹的光彩。
  • 19、晕高:  
  • 20、晕目: 耀眼。
  • 21、晕状: 形容四围光影﹑色泽的模糊情状。
  • 22、晕迷:犹昏眩。
  • 23、晕头:头脑昏乱。
  • 24、晕绝: 昏厥。
  • 25、晕花: 犹昏花。
  • 26、晕适:谓出现日晕或月晕的变异天象。
  • 27、晕晕:眩晕。
  • 28、晕针: 晕针yùnzhēn (1) 在接受针刺治疗时头晕、呕吐甚至昏厥 英 fainting during acupuncture
  • 29、晕车: 晕车yùnchē (1) 乘车(尤其是汽车)时发生的头晕、恶心,甚至呕吐 英 be carsick
  • 30、晕金:阴阳脉理并具有金漆效果装饰技法
  • 31、晕妆: 晕妆是指化妆之后没有做好定妆,妆面不持久的一种妆容。
  • 32、晕思:昏迷倒下
  • 33、晕翻:形容彻底对某个人无语了。
  • 34、晕絶: 词语解释⒈  昏厥。
  • 35、晕春潮: 两颊泛起红色。
  • 36、晕乎乎: 谓头脑发昏。
  • 37、晕忽忽: 见"晕晕忽忽"。
  • 38、晕庞儿:俊俏的脸儿。
  • 39、晕渲图: 晕渲图-通过模拟实际地面本影与落影的方法反映实际地形起伏特征的一种重要的地形图。
  • 40、晕东东: 形容眩晕。
  • 41、晕高儿: 晕高儿yùngāor (1) 〈方〉登高时头晕心跳 英 feel giddily when on a height
  • 42、晕眉约鬓:谓妇女晕淡眉目,绾约鬓发。
  • 43、晕晕沉沉: 形容眩晕而神志不清。
  • 44、晕晕乎乎: 指头脑不清醒。
  • 45、晕晕忽忽: 亦作“晕忽忽”。
  • 46、晕晕糊糊: 形容眩晕,神智迷糊不清。
  • 47、晕头打脑: 头脑昏乱,糊里糊涂。
  • 48、晕头转向: 晕头转向yūntóu-zhuànxiàng (1) 指头脑昏乱,不辨方向 例 突如其来的事,把他弄得晕头转向 英 be confussed and disoriented

晕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撞晕鷄:比喻神志失常,胡乱奔走。黄谷柳 《虾球传·跨过狮子山》:“白天像撞晕鸡一样,毫无目的地到处乱跑。”
  • 2、画晕的:画有彩圈的箭靶。
  • 3、酒晕妆: 唐代妇女的一种面妆。
  • 4、酒晕糚: 1.见"酒晕妆"。
  • 5、血晕妆: 唐时妇人的一种面妆。
  • 6、撞晕鸡:比喻神志失常﹐胡乱奔走。
  • 7、三晕色: 色晕技法名称。
  • 8、等晕角: “等晕角”是天文学专有名词。
  • 9、月晕础润: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 10、昏头晕脑: 见“昏头昏脑 ”。
  • 11、迷晕诈骗: 采取类似迷幻药物致使受害人眩晕,继而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的手段。
  • 12、头晕目炫: 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有时也形容被繁琐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晕:(头脑)发昏。眩:(眼睛)昏花。
  • 13、头晕目眩:晕:昏迷。目眩:眼睛昏花看不清楚。头脑发晕,眼睛昏花。
  • 14、头晕眼花:头脑昏沉,视觉模糊。
  • 15、月晕而风: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 16、月晕主风: 《田家五行·杂占论月》:“月晕主风,何方有阙,即此方风来。”
  • 17、红晕冲口:马的嘴唇色泽鲜艳。形容马匹优良,十分好看。
  • 18、银晕星族:内大量天体的某种集合,这些天体在年龄、化学组成、空间分布和运动特性等方面十分接近,银河系中包围着银盘、物质密度比银盘低的扁球形区域。
  • 19、月晕知风: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 20、头晕眼昏:头脑晕乱,眼睛昏花。
  • 21、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词语解释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yuè yūn ér fēng,chǔ rùn ér yǔ ]⒈  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亦作:月晕知风,础润知雨。引证解释⒈  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引宋 苏洵 《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燥湿为天地自然之气,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以此测於几先者,固古今一致也。”亦作“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长舆 《论莱阳民变事》:“月晕知风,础润知雨,窃恐踵 莱阳 而起者,祸变相寻而来未有已也。”
  • 22、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词语解释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yuè yūn zhī fēng,chǔ rùn zhī yǔ ]⒈  见“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引证解释⒈  见“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晕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碧晕: 绿色的光圈。
  • 2、彩晕:彩色的云气。
  • 3、春晕: 1.春色晕染。 2.脸上的红晕。
  • 4、倒晕: 1.唐宋妇女眉妆式样之一。 2.花瓣一般近萼处色深,至瓣尖渐浅。若近萼处色浅,至其末反深者,称为倒晕。
  • 5、灯晕:灯焰外围的光圈。
  • 6、电晕:又称“电晕放电”。导体表面及其附近出现辉光并伴有咝咝声的放电现象。由于高压使气体或液体介质电离而产生。能引起电能损耗,并对通信和广播有干扰。但可用于静电除尘、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
  • 7、光晕: 光晕guāngyùn (1) 从显影后影像边缘漫延出来的虚影 英 halation
  • 8、黑晕:黑色的光圈。
  • 9、烘晕: 1.即烘托。
  • 10、环晕:天文现象。日月周围的光圈。
  • 11、黄晕: 黄晕huángyùn (1) 昏黄不明亮。晕,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光圈,也指光亮周围的影子 英 faint;dim
  • 12、昏晕: 昏晕hūnyūn (1) 昏沉眩晕 例 一口气爬上 30 层楼,他一阵昏晕 英 giddy
  • 13、泪晕:亦作'泪晕'。 犹眼晕。由流泪引起的视觉昏花。
  • 14、墨晕: 1.牡丹的一种。花色深紫近黑。 2.指作画时用墨笔在纸上晕染。
  • 15、晴晕: 阳光照在水面上反射出的一片淡晕。
  • 16、苔晕:苔藓的模糊痕迹。
  • 17、檀晕: 形容浅赭色。与妇女眉旁的晕色相似,故称。
  • 18、贴晕: 1.红色靶心。贴﹑晕均指靶心。 2.指泛现黄色。晕,谓色彩四周模糊。
  • 19、吐晕: 1.散发光彩。
  • 20、霞晕:彩霞。 脸上的红晕。
  • 21、宵晕:指月晕。
  • 22、晓晕: 1.指月光。 2.仙女名。
  • 23、缬晕:红晕。
  • 24、羞晕: 1.因害羞而薄红上脸。
  • 25、旋晕: 1.晕眩。
  • 26、眩晕: 眩晕xuànyūn(xuàn yùn) (1) 头晕目眩 英 dizziness
  • 27、油晕:磨墨时,墨汁在墨锭周围形成的光亮的墨晕,谓之"油晕"。
  • 28、圆晕:1.环状波纹。 2.指波纹呈环状。
  • 29、白晕: 1.日月周围的云气。 2.白内障。
  • 30、重晕:日﹑月周围光线经云层中冰晶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古人以为瑞征。也称"重轮"。
  • 31、发晕: 发晕fāyūn (1) 感到头昏,一般指晕车、晕船等 英 feel dizzy
  • 32、风晕:谓太阳﹑月亮周围的光环。是刮风的预兆。
  • 33、红晕: 红晕hóngyùn (1) 因血液突涌至两颊所产生的脸红状态,呈现中心浓面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 例 脸上泛出红晕 英 flush
  • 34、金晕:金色的光晕。
  • 35、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 36、面晕:脸上泛起红色。
  • 37、破晕: 1.使人昏眩。 2.残破的月晕。
  • 38、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 39、青晕: 1.中心较浓周围渐淡的青黑色圆形斑痕。
  • 40、日晕:太阳光芒穿过云层中的冰晶后折射而形成的光现象。
  • 41、水晕: 1.指水面泛出的昏重的色泽。 2.指水面上细微的圆圏形的水纹。
  • 42、笑晕:犹笑影。
  • 43、血晕:[ xiě yùn ] :受伤后皮肤未破,呈红紫色。 [ xuè yùn ] :受伤的地方没有破损,而呈现红晕状态。
  • 44、虚晕:环绕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的光气。
  • 45、眼晕: 眼晕yǎnyùn (1) 因视觉关系而发晕 英 feel dizzy (owing to faulty vision)
  • 46、月晕: 月晕yuèyùn (1) 又称“风圈”,月光被云层折射,在月亮周围形成光圈,可以做为天气变化预兆 例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英 lunar halo
  • 47、赭晕:赤色的圆形斑痕。
  • 48、醉晕:喻红色。
  • 49、头晕: 头晕tóuyūn (1) 指头脑 眩晕的感觉 例 自从那次事故后他总觉得有点头晕 英 dizzy;giddy
  • 50、色晕: 色晕sèyùn (1) 指一种颜色对另一种通常构成背景的颜色的渗透、重叠、沾染,使之呈现斑纹或某种奇特影响的现象 英 tinge
  • 51、热晕:病证名。由火热炎上所致的眩晕。
  • 52、目晕:犹言头昏眼花。亦作:[[头昏目眩]]
  • 53、乳糜晕: 日光透过大气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乳白色糊状的光圈。
  • 54、乌头晕:晕厥。
  • 55、头昏目晕: 犹言头昏眼花。 亦作:头昏目眩
  • 56、头昏眼晕:头脑晕乱,眼睛昏花。
  • 57、目眩头晕:犹头昏眼花。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晕组词,晕的组词,晕字怎么组词,晕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晕字组词的组词,其中晕字在开头的组词有48个,晕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2个,晕字在结尾的组词有57个。
  • 拼音yùn,yūn
  • 注音ㄩㄣˋ,ㄩㄣ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JPLJ
  • 五行

基本释义

yùn动词(1) 昏倒魏老儿上了一夹棍, 贾魏氏上了一拶子,两个人都晕绝过去。——《老残游记》(2) 又如:晕绝(昏厥);头晕(头脑昏乱);晕昏(昏迷);晕迷(昏眩)(3) 另见yùn(晕车)yūn名词(1) (形声。从日,军声。本义:日月周围形成光圈)(2) 同本义(3) 日月周围的光圈晕,日月气也。——《说文新附》晕,卷也。气在外卷结之也,日月俱然。——《释名》晕适背穴。——《汉书·天文志》日月晕适,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史记》(4) 又如:月晕(月亮有光环);晕珥(晕和珥。泛指日、月旁的光晕);晕蚀(日月之晕与食)(5) 环形花纹或波纹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宋· 苏轼《答李端叔书》(6) 又如:晕光(彩虹的光彩)(7) 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部分。如:晕状(形容四周光影、色泽模糊的情状);晕圈(发光体周围的模糊光圈)(8) 光环 。围绕于乳头周围的有色环(乳晕),或围绕于水疱或脓疱周围的有色的环(9) 另见yū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