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梁埃:犹梁尘。
  • 2、梁闇:谓天子居庐守丧。梁,通"谅"。
  • 3、梁倡:亦作'梁倡'。 谓处境狼狈,进退失据。
  • 4、梁昌:亦作'梁倡'。 谓处境狼狈,进退失据。
  • 5、梁尘: 比喻嘹亮动听的歌声。
  • 6、梁摧:梁栋摧折。比喻有为之人死去。
  • 7、梁党:鬼神名。
  • 8、梁邸:汉梁孝王喜构筑,其府第见称于世,后因以"梁邸"代指王侯的豪华宫室。
  • 9、梁鼎:谓南朝梁江山。鼎,三代以九鼎为传国之宝,因以象征国家。
  • 10、梁栋: 1.屋宇的大梁。 2.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 11、梁窦:指东汉梁冀与窦宪。皆为骄奢横暴的权臣。
  • 12、梁端:山顶。
  • 13、梁傅:指汉贾谊。谊曾为文帝子梁怀王太傅,故称。
  • 14、梁父: 山名。 《梁父吟》或《梁甫吟》的省称。
  • 15、梁甫: 见“梁父 ”。
  • 16、梁笱:泛指捕鱼具。梁,水中所筑捕鱼之坝。笱,捕鱼之具。
  • 17、梁冠:有横脊的礼冠。
  • 18、梁架: 1.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骨架。一般在柱间上部用梁和矮柱重叠装成,用以支承屋面檩条。 2.借指动物巢窝的支架。
  • 19、梁津: 1.谓为桥以渡。 2.指桥梁与渡口。
  • 20、梁桷:泛指房屋的梁与椽。桷,椽子。
  • 21、梁垒:梁上的燕巢。因燕子衔泥为垒,故称。
  • 22、梁丽: 1.亦作"梁欐"。 2.房屋的栋梁。
  • 23、梁欐: 1.亦作"梁欐"。 2.房屋的栋梁。
  • 24、梁粝:犹狼戾,狼藉。纵横委地,言物之多。
  • 25、梁园:即梁苑。西汉梁孝王的东苑。 借指皇室的宅第园林。 指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指剧场,戏园。
  • 26、梁子: 指山脊。 跟别人产生矛盾、过节。
  • 27、梁苑: 1.西汉梁孝王所建的东苑。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园林规模宏大,方三百余里,宫室相连属,供游赏驰猎。梁孝王在其中广纳宾客,当时名士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均为座上客。也称兔园。事见《史记·梁孝王世家》。 2.代指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 28、梁雁:指梁州雁塞山池中之雁。 泛指鸿雁。
  • 29、梁肉:粱肉。泛指美食佳肴。梁,通'粱'。
  • 30、梁孟:东汉梁鸿﹑孟光夫妇,守贫高义,相敬如宾。后因以'梁孟'为对人夫妇的美称。
  • 31、梁山: 1.山名。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境。 2.山名。在今陕西省干县境。 3.山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其上有宋江寨,其下有梁山泊。 4.山名。在今安徽省和县﹑当涂县两县之间。和县境者曰西梁山;当涂县境者为东梁山,原名博望山。二山隔江对峙如门阙,故亦名天门山。 5.山名。在今陕西省南郑县境。 6.山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境。又名剑门山。
  • 32、梁州: 古九州之一。 唐教坊曲名。后改编为小令。
  • 33、梁岳:比喻重要人物。梁,栋梁。丘,指泰山。语出《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天不慭遗,梁岳颓峻。"一说"梁岳"即梁山,指泰山。参阅《文选》李周翰注。
  • 34、梁陈:汉代所置梁国与陈国的并称。地在今豫东平原。指南朝梁与陈。
  • 35、梁楹:梁柱。比喻身负重任的人。
  • 36、梁益:指蜀地。蜀汉有梁益等州,因以并称。
  • 37、梁星:流星名。
  • 38、梁珠:《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寳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寶乎?'"后因以"梁珠"指宝珠。
  • 39、梁虹:犹虹梁,曲梁。
  • 40、梁鸿: 东汉·梁鸿与妻孟光相敬如宾,后以“梁鸿”喻指丈夫,亦喻贤夫。
  • 41、梁武:指南朝梁武帝。
  • 42、梁木:栋梁。亦以喻能负重任的人才。
  • 43、梁燕:梁上的燕。比喻小才。
  • 44、梁颍:指梁郡与颍川郡。
  • 45、梁王: 指汉·梁孝王·刘武。
  • 46、梁楷:南宋画家。祖籍东平 今属山东 。 - 年为画院待诏。性疏放,人呼为“梁风 疯 子”。擅画人物、佛道、鬼神,创“减笔”泼墨画,对后世写意画有较大影响。亦工山水、花鸟。有《泼墨仙人图》等存世。
  • 47、梁丘:古地名。春秋宋邑。故址在今山东省成武县境。复姓。春秋齐有梁丘据。见《左传·昭公二十年》。
  • 48、梁岷:梁山与岷山的并称。代指蜀地。
  • 49、梁梠:房屋的梁和檐。
  • 50、梁头: 1.桥头。 2.屋梁上。
  • 51、梁柱:支承桥梁的柱子。 屋梁和柱。 喻栋梁之材。指鼻梁骨。
  • 52、梁邹:亦作'梁驺'。古代天子狩猎之地。
  • 53、梁台:南朝梁的禁城。
  • 54、梁米:谷物之一种。
  • 55、梁坏:梁栋倾坏。比喻有为之人死亡。
  • 56、梁渠:传说中的兽名。
  • 57、梁驺:亦作'梁驺'。古代天子狩猎之地。
  • 58、梁鸯:周宣王时驯养鸟兽的能手。
  • 59、梁栈:桥梁。
  • 60、梁叟:《吕氏春秋.疑似》载,梁北黎丘有奇鬼,善效人之子侄昆弟状。一人之市醉归,鬼效其子,扶而道苦之。归家酒醒,责其子不敬,子泣辩,乃悟为奇鬼所为。明旦又之市而醉,其真子恐父不能返,往迎之,其人望见,误奇鬼又来,拔剑刺死其子。后以"梁叟"为不察疑似之迹而铸成大错的典型人物。
  • 61、梁阴: 1.梁木。 2.山名。即梁父。
  • 62、梁倚:相倚相靠。
  • 63、梁饘:稠粥。梁,通"粱"。
  • 64、梁宫:指南朝梁的皇宫。
  • 65、梁门: 1.古地名。在今河北省徐水县。战国时为赵(后属燕)之汾门。北宋时为安肃军治。公元1004年契丹南下,宋将魏能守此,契丹久攻不陷,时有"铜梁门"之称。   2.古地名。指大梁夷门。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3.中医经络穴位名。位于脐上四寸,旁开二寸处。
  • 66、梁桥: 用梁或桁架梁作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小跨度梁桥采用钢筋混凝土建成,大跨度梁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或钢材建成。构造简单、施工便利,是中、小跨度桥梁中最常用的桥型。
  • 67、梁狱:汉邹阳受诬陷系狱,自狱中上书梁孝王辩白,终获释。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以"梁狱"代指冤狱。
  • 68、梁辀:古代车上用以驾马的曲辕。突出车前为穹隆形,如屋梁,故名。
  • 69、梁鷰:梁上的燕。比喻小才。
  • 70、梁潁:指梁郡与颍川郡。
  • 71、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 72、梁堡:宁夏隆德县梁堡村距县城40多公里,下辖3个组,村委会设立于二组。
  • 73、梁鸿案:东汉梁鸿家贫好学,不仕,与妻孟光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后避祸去吴。居人庑下,为人舂米,归家,孟光为之备食,举案齐眉。世传为嘉话。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以'梁鸿案'概叙其事,寓夫妻恩爱之义。
  • 74、梁山操:古琴曲名。抒写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 75、梁皇忏:佛教书《慈悲道场忏法》的别称。相传梁武帝初为雍州刺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病死。梁武帝即位后夜梦郗氏化为蟒。为了替郗氏忏悔罪业,乃集录佛经语句,作成忏法十卷,因称《梁皇忏》。后为佛家常用的超度忏法。
  • 76、梁武忏:佛教书《慈悲道场忏法》的别称。相传梁武帝初为雍州刺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病死。梁武帝即位后夜梦郗氏化为蟒。为了替郗氏忏悔罪业,乃集录佛经语句,作成忏法十卷,因称《梁武忏》。后为佛家常用的超度忏法。
  • 77、梁启超: 梁启超Liáng Qǐchāo (1) (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广东省新会县人。戊戌维新的领袖,学者 英 Liang Qichao
  • 78、梁尘飞: 《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梁尘飞”形容歌曲高妙动人。
  • 79、梁家黛:指女子的美眉。典出《后汉书.梁冀传》:"﹝梁妻﹞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嗁?。"李贤注:"愁眉者,细而曲折。啼?者,薄拭目下若啼处。"
  • 80、梁夫人:指南宋名将韩世忠之妻梁红玉。高宗建炎四年,世忠与来犯金兵激战于江宁东北之黄天荡,梁亲自擂鼓助阵,鼓舞士气。后世忠屯兵楚州,时荆棘遍地,梁又织薄为屋,与士卒共劳役。曾封为安国夫人,世称之为梁夫人。
  • 81、梁父吟: 梁父吟Liángfǔ yín (1) 又作“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相传为诸葛亮所作 英 Liang fuyin——a ancient chinese verse name
  • 82、梁腹板: 工程构件名词。指梁除去与板重叠所剩下的部分,如图示,在设计计算梁腰筋时需考虑梁腹板高度hw。
  • 83、梁甫吟: 梁甫吟liáng fǔ yín (1)又作“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相传为诸葛亮所作 英 Liang fuyin——a ancient chinese verse name
  • 84、梁化郡: 南朝至隋朝存在郡名,与南朝梁大同八年设置,隋开皇九年废除。
  • 85、梁上君: 见“梁上君子 ”。
  • 86、梁苑雪:南朝宋谢惠连为《雪赋》,曲尽描绘梁苑大雪景色,传为妙文。后用为赞美他人诗文的典故。 借喻白色的繁花。
  • 87、梁山泊: 1.亦作"梁山泺"。 2.湖泊名。在今山东省东平﹑郓城等县间,梁山脚下。本系古大野泽的一部分,五代时泽面北徙,环梁山成巨泊,始称梁山泊。北宋时,黄河溃决之水汇入,熙宁以后周围达八百里。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宋江等曾结寨于此,后演为《水浒传》等长篇小说故事。
  • 88、梁鸿妻:《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字伯鸾,有高节,久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及嫁,始盛装,鸿不答。"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后因以"梁鸿妻"泛指贤妻。
  • 89、梁王苑:即梁苑。
  • 90、梁山泺: 1.亦作"梁山泺"。 2.湖泊名。在今山东省东平﹑郓城等县间,梁山脚下。本系古大野泽的一部分,五代时泽面北徙,环梁山成巨泊,始称梁山泺。北宋时,黄河溃决之水汇入,熙宁以后周围达八百里。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宋江等曾结寨于此,后演为《水浒传》等长篇小说故事。
  • 91、梁山伯: 梁山伯Liáng Shānbó (1) 东晋会稽人。字处仁。相传曾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同学三年。后往访英台,始知其为女子,求婚不成,忧疾而死 英 Liang-Shanbo
  • 92、梁王城: 战国时梁惠王故城。
  • 93、梁州令: 1.词牌名。唐教坊大曲有《凉州》,由大曲摘遍而为小令词调,因称《凉州令》,宋以后讹称《梁州令》。双调,有五十字﹑五十二字﹑五十五字三体,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皆属正宫,字句格律相近,而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仅见于诸宫调。
  • 94、梁山吟:古琴曲名。抒写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 95、梁漱溟: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
  • 96、梁丘姓: 复姓,源流单一,出自春秋时齐国贵族后代,以封邑名为氏。
  • 97、梁晓声:梁晓声,原名梁绍生。
  • 98、梁苑客: 梁苑客,liāng yuàn kè,指有才华的宾客。梁苑是指西汉梁孝王所建的东苑,也称兔园。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梁苑规模宏大,方三百余里,宫室相连属,供游赏驰猎。 梁孝王在其中广纳宾客,当时名士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均为座上客,称为梁苑客。
  • 99、梁肘板: 连接横梁与肋骨的肘板。
  • 100、梁士诒:梁士诒(1869年—1933年),字翼夫,号燕孙,广东广州府三水县人,出生于今佛山市三水白坭镇岗头村,民国初期著名的经济家、银行家、政治家。

梁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鼻梁子:亦作"鼻梁"。
  • 2、鼻梁骨:鼻中隔。
  • 3、河梁别: 谓送别。
  • 4、栋梁材: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料。比喻堪当大任的人材。
  • 5、钗梁凤:钗端为凤形的首饰。
  • 6、稻梁菽: 指的是五谷杂粮。
  • 7、狄梁公: 指唐名臣狄仁杰。
  • 8、柏梁殿:即柏梁台。
  • 9、顶梁柱: 顶梁柱dǐngliángzhù (1) 指起非常重要作用的人或事物 例 他是这项工程的顶梁柱 英 pillar;backbone
  • 10、顶梁骨: 顶梁骨dǐngliánggǔ (1) 头盖骨 英 skull;cranium
  • 11、两梁冠:古代博士和某些高级文官所戴的一种帽子。用缁布做,有两道横脊。
  • 12、脊梁骨: 脊梁骨jǐliánggǔ (1) 〈方〉脊柱 英 spine
  • 13、柏梁台:1.汉 代台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长安县 西北 长安 故城内。《三辅黄图·台榭》:“柏梁臺,武帝 元鼎 二年春起此臺,在 长安 城中北门内。《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梁也,帝尝置酒其上,詔羣臣和诗,能七言者乃得上。太 初 中臺灾。”2.泛指宫殿。明 何景明《诸将入朝歌》之三:“羣公陪宴 柏梁臺,殿上传呼万寿杯。”清 陈学泗《纪事》诗之二:“衮龙新幸 柏梁臺,供奉传呼走马来。”
  • 14、柏梁体:七言古诗的一种。相传汉武帝在柏梁台上和群臣共赋七言诗,人各一句,每句用韵,后人谓此体为柏梁体。
  • 15、柏梁宴: 1.泛指御宴,朝廷宴会。
  • 16、柏梁篇:泛指应制之作。
  • 17、车梁木:毛梾。落叶乔木,单叶对生,椭圆形。聚伞花序,萼片三角形。果实球形,黑色。种子棕褐色,榨的油可供食用,也供药用或工业上用。叶子可以制栲胶。
  • 18、都梁香: 1.亦称"都梁香香"。 2.泽兰的别名。 3.香名。
  • 19、齐梁体: 南朝·齐与梁的诗体。
  • 20、杞梁城:指春秋时莒城。杞梁妻哭而城崩之地。
  • 21、杞梁妻: 1.春秋齐大夫杞梁之妻。或云即孟姜。杞梁,名殖(一作植)。齐庄公四年,齐袭莒,杞梁战死,其妻迎丧于郊,哭甚哀,遇者挥涕,城为之崩。后演为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 2.歌曲名。
  • 22、遶梁声: 见“遶梁歌 ”。
  • 23、遶梁歌:指优美动听而令人长久难忘的歌声。
  • 24、上梁文: 文体名。建屋上梁时用以表示颂祝的一种骈文。
  • 25、双梁鞋: 1.前部中间有两条脊的布鞋。
  • 26、无梁斗: 斗无梁则无以量物,故以“无梁斗”喻言语之无定准或反复无常。
  • 27、无梁桶: 1.桶无梁则提不起,故以"无梁桶"为"别提"的隐语。
  • 28、五梁冠: 古代一种有五根横脊的礼冠。即进贤冠。
  • 29、杏梁燕:词牌《解连环》的别名。
  • 30、桥梁书: 介于图画书和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图书类型。
  • 31、繞梁声: 见"遶梁歌"。
  • 32、横梁煞: 风水学中术语名词。
  • 33、伏梁丸: 中医方剂的名称,用于治疗“伏梁”病。
  • 34、陈梁姓: 陈梁姓源于合姓,出自陈、梁二氏联姻,属于以联姻合姓为氏。
  • 35、谷梁姓: 现行罕见复姓。
  • 36、仲梁氏: 见“仲良氏 ”。
  • 37、陆梁地: “陆梁”的意义是“陆地上的强梁”,形容岭南人坚韧强悍。
  • 38、玉梁骨: 指颧骨。
  • 39、悬梁子: 江湖春点中的词语、黑话,指的是“桥”的意思。
  • 40、横梁床: 放置在横梁下的床。
  • 41、逼上梁山: 逼上梁山bīshàng-liángshān (1) 《水浒传》中有不少好汉都是被贪官污吏逼上梁山的,后来就把人们被逼得走投无路而进行反抗称为逼上梁山。现在常用来比喻一个人被形势所迫不得不做某事 英 be driven to revolt
  • 42、濠梁之辩: 讲述的是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名思想家庄子和惠子的一次辩论。这次辩论以河中的鱼是否快乐以及双方怎么知道鱼是否快乐为主题。
  • 43、栋梁之才:原义是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 44、栋梁之材:栋:房屋的正梁。梁:架在柱子上端支撑房檩的横木。能做房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
  • 45、朝梁暮陈:比喻见风转舵,随时变节。
  • 46、惊起梁尘:形容歌声高妙动人。
  • 47、跳梁小丑: 跳梁小丑tiàoliáng-xiǎochǒu (1) 比喻上窜下跳、猖狂捣乱而又微不足道的人 英 contemptible wretch;buffoon;clown;petty burglar
  • 48、抽梁换柱:谓改换事物的形式或内容。
  • 49、戳脊梁骨:比喻背后指责:要秉公办事,别让人家~。
  • 50、雕梁画栋: 雕梁画栋diāoliáng-huàdòng (1)雕:用彩画装饰。用彩画装饰的大梁和梁,形容建筑物的豪华 例 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得那大厦高堂?也不是雕梁画栋,一个个都睡在松柏林中。——《西游记》 英 a richly ornamented building
  • 51、雕梁绣户:雕花﹑彩绘的门户﹑栋梁。
  • 52、画梁雕栋: 有彩绘装饰的栋梁。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亦作:画梁雕栋
  • 53、栋梁之器:栋:房屋正梁;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 54、绕梁遏云:余声嘹亮,响彻云霄。
  • 55、持梁齿肥:意思是食用精米、肥肉;形容享受美食佳肴。出自《史记·祭泽列传》。
  • 56、抚梁易柱:  手托房梁换柱子。形容力气极大。
  • 57、改梁换柱: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
  • 58、膏梁锦绣: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
  • 59、膏梁纨袴: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
  • 60、膏梁子弟: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 61、悬梁刺股: 形容刻苦学习。“刺股”语本《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亦作:悬头刺股
  • 62、九梁朝冠: 官居极品的朝冠饰。
  • 63、濠梁之上:濠梁:濠水上的桥。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
  • 64、濠梁之想:一个典故,后多用来比喻人自得其乐的境界。
  • 65、濠梁观鱼:指纵情山水,逍遥自适。参见:[[观鱼]]
  • 66、河梁之谊:  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 参见:河梁
  • 67、河梁携手:送别。
  • 68、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tōuliáng-huànzhù (1) 意为玩弄手法、暗中改换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军事上是说与别的军队联合作战时,暗中抽换其主力,使作战失利,以乘机吞并之 英 steal the beams and pillars and replace them rotten timber-perpetrate a fraud
  • 69、黄梁一梦: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 70、黄梁美梦: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 71、朝梁暮晋:五代冯道为相﹐历五朝八姓﹐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自号长乐老﹐着《长乐老自叙》﹐历陈官爵以为荣﹐时论卑之。元刘因有《冯道》诗讽之曰:'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后因以'朝梁暮晋'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 72、朝梁暮周: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 73、绕梁三日: 绕梁三日ràoliáng-sānrì (1) 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英 (of singing) sonorous,resounding and prolonged
  • 74、绕梁之音:形容美妙动听的歌声或琴声。
  • 75、声动梁尘: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形容歌声嘹亮动人。
  • 76、泰山梁木:原是孔子自喻,后用为推尊贤哲之词。
  • 77、陆梁放肆:跳着行走的样子,引申为跋扈。形容十分嚣张,肆无忌惮。
  • 78、雕梁绣柱: 《水浒传》第六十六回
  • 79、雪满梁园: 梁园隆冬中随风飘舞的雪花。
  • 80、雕梁画柱: 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雕:雕刻;雕绘。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画:彩色绘画。柱:柱子。
  • 81、金梁玉柱:家里的房子是用金子做的梁,玉做的柱子,很金贵,褒义词。
  • 82、膏梁之性: 词语解释⒈  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食品。指骄奢淫逸的习性。
  • 83、吕梁山脉: 词语解释⒈  黄河及其支流汾河的分水岭。纵贯山西省西部。海拔1000吕梁山脉2000米,北高南低。最高峰关帝山海拔2831米。
  • 84、齐梁世界:齐、梁:南北朝时的两个王朝,政治腐败。比喻国家衰弱混乱
  • 85、上梁不正:  亦作“上梁不正 ”。比喻居上位者或长辈的行为不正。 参见:上梁不正下梁歪
  • 86、山梁之秋:指比喻得到良好的时机。
  • 87、悬梁刺骨: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 88、屋梁落月:比喻殷切的思念朋友的心情。
  • 89、房梁压顶:可以比喻一些人遇事冷静而不会被眼前一时所惊扰。
  • 90、武梁祠画像: 东汉石刻画像。在今山东·嘉祥县·武翟山(旧称紫云山)下,是东汉末年嘉祥·武氏家族墓葬的双阙和四个石祠堂的装饰画。其中以武梁的祠堂为最早,故名。现存画像石四十三块,画像石多用减地阳刻法,雕刻精细,造型生动。画像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孝义故事、列女故事、神话传说和各种车马出行、宴筵乐舞、庖厨、水陆攻战、祥瑞灾异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 91、蠹啄剖梁柱: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
  • 92、吕梁英雄传:《吕梁英雄传》是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吕梁市委联合出品的抗战剧,由何群执导,于震、杨树泉、邢佳栋、李梦男、林永健、杨念生等主演。
  • 93、上梁不正下梁歪: 上梁不正下梁歪shàngliáng bù zhèng xiàliáng wāi (1) 比喻地位或声誉高的人品行不好,下边的人也仿效而学坏 英 those in subordinate positions will follow the example set by their superiors;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when the upper beam is not straight,the lower ones will go aslant
  • 94、戳脊梁,戳脊梁骨: 戳脊梁骨,拼音chuō jí(jǐ) liáng gǔ,指背后揭他人的伤疤,说他人的短处。
  • 95、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成语,意思是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出自《列子·汤问》。
  • 96、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词语解释⒈  虫蛀鸟啄能使梁柱毁坏,蚊虻的叮咬可使牛羊奔跑。比喻微小的有害因素,可以酿成大祸。
  • 97、蝙蝠不自见,笑他梁上燕: 词语解释蝙蝠不自见,笑他梁上燕(蝙蝠不自見,笑他樑上燕)[ biān fú bù zì xiàn,xiào tā liáng shàng yàn ]⒈  参见:蝙蝠不自见,笑他梁上燕,蝙蝠不自见,笑他梁上鷰。引证解释⒈  比喻无自知之明,反而嘲笑他人。 唐 无名氏 《玉泉子》:“裴勛 质貌么么,而性尤率易。尝与父 坦 会饮, 坦 令飞盏,每属其人,輒目诸状。引坦 付 勛 曰:‘矮人饶舌,破车绕楔, 裴勛 十分。’ 勛 饮讫而復盏曰:‘蝙蝠不自见,笑他梁上鷰,十一郎十分。’ 坦 第十一也, 坦 怒笞之。”亦作“蝙蝠不自见,笑他梁上燕”。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戚帅惧内》:“然 汪 之怕妇,亦与 戚 相伯仲,即 汪 长君为其妇所阉,亦母夫人导之也。蝙蝠不自见,笑他梁上燕,自古然矣。”

梁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北梁:在北边的桥。古多指送别之地。
  • 2、卑梁: 古地名,春秋时吴的边邑,与楚边邑钟离相接。二邑有处女争桑,卑梁人伤钟离之处女,因而引起争端,导致吴·楚发生战争。事见《史记•楚世家》。
  • 3、鼻梁: 鼻梁bíliáng (1) 鼻子的嵴 英 bridge of the nose
  • 4、汴梁: 古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
  • 5、钗梁:钗的主干部分。
  • 6、成梁: 修建桥梁。
  • 7、川梁:桥梁。
  • 8、玳梁:即玳瑁梁。
  • 9、当梁: 1.古代风俗,认为子﹑午﹑卯﹑酉年婚娶不利翁姑,遂为禁忌。梁以负栋,婚姻切忌背负,故称禁忌之年为当梁年,简称"当梁"。 2.酒名。
  • 10、堤梁:堤防与桥梁。
  • 11、垫梁:垫梁又称梁垫,是指大梁支承于砖墙上时,为了增加梁支座处砖墙的承压面积,在大梁与砖墙的接触面处设置的一个横向短梁。
  • 12、雕梁:刻绘文采的屋梁。
  • 13、叠梁: 叠梁diéliáng (1) 指原木、厚木板、钢梁或混凝土梁等,安置在墙与墙或墩与墩之间的凹槽内或导轨内,以便防止水流通过坝、管道或其他渠道等的开口 英 stoplog
  • 14、顶梁: 顶梁dǐngliáng (1) 一种横梁,其作用是将环梁结构屋顶的椽木连接在一起 英 top beam
  • 15、栋梁: 栋梁dòngliáng (1) 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子的上端 英 ridgepole (2) 身负重担的人;能担负责任的人材 英 atlas (3) 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例 他们是国家的栋梁 英 pillar
  • 16、棟梁: 栋梁dòngliáng (1) 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子的上端 英 ridgepole (2) 身负重担的人;能担负责任的人材 英 atlas (3) 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例 他们是国家的栋梁 英 pillar
  • 17、独梁:独木桥。
  • 18、二梁: 冠名。古代以冠上梁数区分官职级别。 指汉·梁孝王、梁怀王。 指前秦·梁谠、梁熙兄弟。 二梁山。指今陕西省·乾县境的梁山及韩城县境的梁山。 二梁山。指今安徽省境内隔长江相对的东梁山和西梁山。
  • 19、返梁:用于卫生间和厨房防水。
  • 20、飞梁:凌空飞架的桥。
  • 21、棼梁: 1.阁楼的栋梁。
  • 22、浮梁: 1.即浮桥。 2.不良。 3.旧县名。属江西省。汉鄱阳县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新平县,天宝元年改名浮梁,明清皆属饶州府。1960年并入景德镇市。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后以浮梁借指商人。
  • 23、杠梁:桥梁。
  • 24、高梁:高桥。 屋梁。 高挺。 即膏粱。高,通'膏';梁,通'粱'。
  • 25、阁梁:栈道的横梁。
  • 26、歌梁:指歌馆的屋梁。亦借指歌馆。典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絶。"
  • 27、笱梁: 1.捕鱼的设备。语出《诗.邶风.谷风》:"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 28、挂梁:在悬臂梁桥或T构中用于连接两悬臂梁或用于连接两T构的梁段。
  • 29、关梁: 1.关口和桥梁。泛指水陆交通必经之处。这些地方往往设防戍守或设卡征税。 2.比喻关键。 3.《文选.宋玉》:"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吕向注:"闭关,喻塞贤路也。"后以"关梁"指对官吏的保举。
  • 30、过梁:建筑物的横梁。
  • 31、濠梁:1.河上的桥梁。 2.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辩论鱼乐的故事。
  • 32、豪梁:犹言豪横强暴。
  • 33、河梁: 桥梁。 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 34、横梁: 横梁héng liáng 1.  横向的梁(如结构上的主梁或十字架的水平杆) 英 crossbeam; 2.  建筑中常平放使用的粗大的长木料。 英 stringpiece; 3.  形成码头岸壁或木墩台的一排木桩顶上的粗大方木。 4.  临时支撑用的横木。 5.  用于连接框架竖柱或支承地板的长条横木;楼梯的斜梁。 英 stringer; 6.  支撑船上甲板的横木。 英 beam; 7.  铁路货车底架中连接侧架的梁。 英 transom; 8.  炮架中通常为宽阔偏平的一个金属部件,用以连接两侧成对的部件架尾边板或其它类似部件。 9.  桥梁中支承桥面的梁。 英 needle beam; 10.  自行车车身架上的大梁。 英 crossbar;
  • 35、衡梁:架屋的横梁。比喻重任。
  • 36、狐梁: 古善歌者。
  • 37、壶梁:传说中的仙山。
  • 38、瓠梁:传说古之善歌者。
  • 39、画梁:有彩绘装饰的屋梁。
  • 40、脊梁:[ jǐ liáng ] :脊柱。因居于全身骨骼的主干,犹如房屋的梁柱一般,故名。 [ jǐ liang ] :〈名〉脊背。
  • 41、髻梁: 横插于发髻的簪子。能起固定发髻的作用。
  • 42、架梁: 1.明代军中俗语,称结营为"架梁"。
  • 43、僵梁:凶暴;强横。僵,通'强'。
  • 44、疆梁:强横凶暴。疆,通"强"。
  • 45、津梁: 津梁jīnliáng (1) 渡口和桥梁,比喻能起引导、过渡作用的事物或方法 例 亦为汝等将来之津梁也。——《魏书·卦轨传》 英 guide
  • 46、据梁:古力士名。
  • 47、湨梁:湨水边的大堤。
  • 48、卷梁:古代冠内用以支撑而呈弯曲状的横脊。
  • 49、康梁:沉溺于逸乐。 清末戊戌变法的首要人物康有为与梁启超的并称。
  • 50、槺梁: 槺梁kāngliáng (1) 建筑物中空廓的部分 例 委参差以槺梁。——司马相如《长门赋》 英 (of room) open
  • 51、柏梁:亦作'栢梁'。指柏梁台。 借指宫廷。 指《柏梁诗》。 泛称应制诗。 指柏梁体。
  • 52、车梁: 1.谓可以行车的桥。
  • 53、大梁: 大梁dàliáng (1) 架在山墙或屋架上最高的一根横梁,也叫正梁、脊檩 英 main beam (2) 主要的任务或责任人 例 他在单位挑大梁 英 main duty (3) 战国时 魏国都城,现 河南省 开封市 英 Daliang capita
  • 54、底梁: 底梁dǐliáng (1) 构成框架或支撑结构(为房屋、桥梁、织机、矿井设备或卡车车身)最低的构件或最低的构件之一的水平构件(如一块木料) 英 sill (2) 上安间壁立筋的水平梁;底板,支承铸模的板 英 bottom plate
  • 55、提梁: 提梁tíliáng (1) 篮子、水壶、提包等上面的提手 英 hoop handle;handle of a basket,handbag,etc.
  • 56、都梁: 1.亦称"都梁香"。 2.泽兰的别名。 3.香名。
  • 57、发梁: 1.拆毁桥梁。 2.可以取下的桥梁;也指取下桥梁或屋梁。 3.谓歌声绕梁不绝。
  • 58、蜚梁:飞架的桥梁。
  • 59、凤梁:雕绘着凤凰等饰物的屋梁。
  • 60、谷梁:复姓。战国时鲁国有谷梁赤。 《春秋谷梁传》的省称。
  • 61、桁梁: 桁梁héngliáng (1) 由许多板条组成的腹板与两翼缘连接而成的大梁 英 brace girder
  • 62、虹梁: 高架而拱曲的屋梁。 拱桥。
  • 63、后梁: 南朝·梁·岳阳王·萧察降西魏,被立为梁帝,史称后梁(公元554年-587年)。又称北梁。 五代之一。
  • 64、花梁: 1.有雕饰的梁。 2.有雕饰的桥梁。
  • 65、回梁: 1.曲折的堤堰。
  • 66、系梁: 系梁xìliáng (1) 屋顶桁架中在比承梁板高得多的水平上的连接椽子的连系梁 英 collar beam (2) 起拉杆作用的梁(如在屋顶中) 英 tie beam (3) 屋顶的小屋梁 英 footing beam (4) 连系建筑物的部件的梁、大梁或框架 英 binder
  • 67、齐梁:齐梁是南北朝时期偏安于南方的两个王朝。由于政治腐败﹐国势不振,统治时间都很短。后因以'齐梁'指奢靡衰败的局势。见'齐梁体'。
  • 68、将梁: 1.复姓。见《史记.秦本纪论》。
  • 69、强梁: 强梁qiángliáng (1)粗暴、残忍或凶狠的人 英 raffian (2) 欺凌弱小、性情残暴的人 英 bully
  • 70、金梁:比喻担负重任的人。
  • 71、九梁: 朝冠上装饰的九条横脊。梁,指朝冠上的横脊。梁数多少,因官品之高下而定。
  • 72、渠梁: 1.守城的设施。 2.桥梁。
  • 73、锯梁:锯子当中撑着锯把的木梁。
  • 74、两梁: 1.见"两梁冠"。
  • 75、陆梁: 跳跃貌。 嚣张,猖獗。 横行无阻。 地名。
  • 76、梅梁: 1.指会稽(今浙江绍兴)禹庙的大梁。 2.泛指宫殿的大梁。
  • 77、楣梁:房屋的次梁。
  • 78、幕梁:西夏一种以木为架的小帐幕。
  • 79、南梁:古地名,在今河南临汝县。指《梁书》。因梁为南朝,故云。
  • 80、抛梁:旧时营造房室上梁时,总匠师以馒头从梁上向四面上下抛掷,而诵上梁文。
  • 81、飘梁:指歌声回旋于屋梁上。形容其优美动人,仿佛经久而不逝。
  • 82、坡梁:方言。土冈﹐山冈。
  • 83、岐梁:岐山和梁山的并称。 借指李茂贞和朱温。唐末,朱温封梁王;五代初,李茂贞自称岐王。
  • 84、橋梁: 桥梁qiáoliáng (1) 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线使用的建筑物 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2) 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病理学是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
  • 85、秦梁:地名。一说秦始皇东巡涉水时从官提石所填的石桥。
  • 86、鹙梁:谓鹙立于鱼梁。语本《诗.小雅.白华》:"有鹙在梁,有鹤在林。"孔颖达疏:"有秃鹙之鸟在于鱼梁之上。"
  • 87、囚梁:汉邹阳为梁王门客,遭谗被囚。事见《汉书.邹阳传》。后以"囚梁"泛指被监禁。
  • 88、曲梁: 捕鱼的竹篓。
  • 89、鹊梁:犹鹊桥。
  • 90、绕梁:《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絶。'后遂以'绕梁'形容歌声高亢回旋,久久不息。古琴名。 古乐器名。形似箜篌,今已失传。
  • 91、遶梁: 1.亦作"繞梁"。 2.典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絶,左右以其人弗去。"晋张华《博物志》卷三引作"遶梁"。后以"遶梁"谓歌声优美,令人长久难忘。
  • 92、三梁:冠名。为公侯所服。古冠以竹为衬里,有一梁至五梁之分。
  • 93、梢梁:水桶的提梁。
  • 94、沙梁:状如脊梁的沙丘。又叫沙漠梁。
  • 95、山梁: 山梁shānliáng (1) 山脊 例 翻过一道山梁 英 ridge
  • 96、泽梁:在水流中用石筑成的拦水捕鱼的堰。
  • 97、朱梁:指五代后梁。为朱温所建,故称。
  • 98、松梁: 松木搭的桥。
  • 99、锁梁: 1.亦作"鏁梁"。 2.指眉心﹐两眉之间。
  • 100、跳梁: 见“跳踉 ”。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梁组词,梁的组词,梁字怎么组词,梁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梁字组词的组词,其中梁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16个,梁字在中间的组词有97个,梁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92个。
  • 拼音liáng
  • 注音ㄌㄧ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VWS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2) 同本义梁,水桥也。——《说文》梁丽可以冲城。——《庄子·秋水》。司马注:“小船也。”除道梁溠。——《左传·庄公四年》谨关梁。——《礼记·月令》十一月舆梁成。——《孟子》十月成梁。——《国语·周语》津梁之上。——《国语·晋语》造桥为梁,不显其光。——《诗·大雅·大明》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泽无舟梁。——《庄子》(3) 又如:河梁(桥,又借指送别之地);津梁(渡和桥梁);桥梁(桥);梁缘(为得到好的报应而做的修桥补路之类的好事);梁头(桥头);梁津(桥梁与渡口);梁栈(桥梁)(4) 房梁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架梁之椽。——唐· 杜牧《阿房宫赋》(5) 又如:横梁;悬梁(在房梁上上吊);梁楹(屋“梁和大柱);梁倚(如屋梁一般的相依附、倚靠);梁木其坏(以梁木的折毁来比喻贤哲的死亡)(6) 稻粱。通“粱”养以刍豢黍梁。——《淮南子·人间》(7) 又如:梁肉(粱肉。泛指美酒佳肴。梁,通“粱”)(8) 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 。如:梁端(山顶);山梁。又指身体或物体上居中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如:脊梁;鼻梁;深辀(古代车子的曲辕);梁冠(有横脊的冠)(9) 堤堰;鱼堰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诗·邶风·谷风》隄谓之梁。——《尔雅》。注:“即桥也,或曰石绝水者为梁。”梁,水隄也。——《水经注·济水注》掌以时渔为梁。——《周礼·渔人》。司农注:“水偃也。偃水为关空,以笱承其空。”(10) 又如:梁笱(泛指捕鱼具。梁,水中所筑的捕鱼之坝)(11) 国名(12) 周时诸侯国(13) 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称梁游于梁。——《战国策·齐策四》(14) 又梁使三反。(15) 朝代名(16) 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17) 五代朱温(梁太祖)所建,史称后梁(公元907年—923年)梁,吾仇也。(黄巢部将朱温,叛变投降唐朝后,赐名全忠,受封为梁王。唐僖宗时,朱全忠拟谋杀李克用,李克用也屡次上表请求讨伐朱全忠。从此,梁、晋之间战争不息,仇恨日深。)——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18) 又背晋以归 梁。函梁君臣之首。(19) 古九州之一 。辖境即今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全部(20) 姓梁弘御戎。(梁弘给他驾驶兵车。御,驾御;戎,兵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动词架桥、修桥令尹斗祁、 莫敖屈重除道梁 溠。——《左传·庄公四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