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开头的词语
更多- 1、笔陡:谓十分陡峭。
- 2、笔划: 笔划,笔划bǐ huà (1)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 英 strokes of a chinese character
- 3、笔顺: 笔顺bǐshùn (1) 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一般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 英 order of strokes observed in calligraphy
- 4、笔墨: 笔墨bǐmò 例 我们的心情难以用笔墨来形容 例 笔墨酣畅 英 words or writing (2) 笔和墨 例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林觉民《与妻书》 英 pen and ink
- 5、笔耕: 笔耕bǐgēng (1) 旧指依靠抄写或写文章等手段谋生;泛指勤奋写作 英 make a living by writing
- 6、笔砚: 毛笔和砚台。借指文墨书写之事:苦心笔砚二十余年。
- 7、笔者: 笔者bǐzhě (1)作者。多用于自称 英 the author(writer)
- 8、笔气:文章的风格气概。
- 9、笔友: 笔友bǐyǒu (1) 通信朋友,通常为未见过面而与之友好地继续通信的人 英 pen pal
- 10、笔床:
- 11、笔意: 笔意bǐyì (1) 书画、诗文中表现的作者的风格、意趣 例 笔意幽闲 英 intended conception
- 12、笔冢: 1.亦作"笔冢"。 2.书法家埋藏废笔的处所。
- 13、笔法: 笔法bǐfǎ (1) 写字、作画、写文章的技巧或特色 英 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
- 14、笔削: 笔削bǐxuē (1) 敬称。请人修改文章 例 留情笔削,敦悦‘丘、坟’。——《晋书·皇甫谧传》 英 improve;raise a literary composition to a better quality
- 15、笔挺: 笔挺bǐtǐng (1) 站立的东西不歪斜 例 笔挺的姿势 英 erect (2) 衣服平整挺括 例 笔挺的裤子 英 uncreased;trim
- 16、笔体: 各人写的字所特有的形象;笔迹:对~ㄧ我认得出他的~。
- 17、笔海: 1.犹文苑;文海。 2.插笔的器具。
- 18、笔谈: 笔谈bǐtán (1) 用文字交换意见或发表见解 英 conversation by writing (2) 随笔记录的著作(多用于书名) 例 《梦溪笔谈》 英 sketches and notes
- 19、笔性:书画诗文中所表现的作者各自的风格特点。
- 20、笔纸:笔和纸。泛指文具。
- 21、笔枕:卧置笔的架子。
- 22、笔力: 笔力bǐlì (1) 写字、画画、写文章用笔行文的力量;文章的气势 例 笔力雄健 英 vigour of strokes in calligraphy or drawing
- 23、笔架: 笔架bǐjià (1) 搁笔或插笔的架儿 英 penholder;pen-rest;pen rack
- 24、笔润: 犹润笔。指写字、作画、撰写文章的报酬。
- 25、笔宝:犹墨宝。指笔墨精品。
- 26、笔调: 笔调bǐdiào (1) 文章的风格、情调 例 讽刺的笔调 例 通俗的笔调 英 tone;style
- 27、笔花:相传李白少时﹐梦见所用笔头上生花﹐后来文才横逸﹐名闻天下。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后因以'笔花'谓才思俊逸﹐文笔优美。
- 28、笔迹: 笔迹bǐjì (1) 各个人所写的字所特有的形体特点;字迹 英 a person’s handwriting (2)手迹 英 hand
- 29、笔名: 笔名bǐmíng (1) 作者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 英 pseudonym;pen name
- 30、笔兴:运笔写作时的兴味。
- 31、笔洗: 笔洗bǐxǐ (1) 供洗毛笔用的小盂 英 article used in cleaning writing brush
- 32、笔致: 笔致bǐzhì (1) 诗文、书画等用笔的风格 英 painting and handwriting style
- 33、笔机:创作灵感;文思。
- 34、笔会:以文章的方式对某个专题或专题的某个侧面进行探讨、报道等的活动。一种由作家联合成的组织。
- 35、笔毫:笔头上的毛。
- 36、笔翰:毛笔。 指写作﹑著述。亦指写作﹑著述的才能。指书画诗文作品。
- 37、笔分:写作的天资秉赋。
- 38、笔铅: 铅笔的芯子。
- 39、笔脚:字迹﹐笔迹。
- 40、笔倦:谓倦怠于写字作画。
- 41、笔伐:用文字声讨:口诛~。
- 42、笔采: 1.亦作"笔采"。 2.谓文笔辞采。 3.指图画的光华色彩。
- 43、笔彩: 1.亦作"笔采"。 2.谓文笔辞采。 3.指图画的光华色彩。
- 44、笔语:指文字著述。
- 45、笔员:指记者﹑编辑人员等。
- 46、笔研: 毛笔和砚台。借指文墨书写之事:苦心笔研二十余年。
- 47、笔文:书面文辞。
- 48、笔桶:笔筒。
- 49、笔音:指书信。
- 50、笔阵: 1.比喻写作文章。谓诗文谋篇布局擘画如军阵。 2.比喻书法。谓作书运笔如行阵。
- 51、笔仗: 1.谓书画诗文的风格。 2.笔战。
- 52、笔次:谓用笔写作之际。
- 53、笔谏:谓借用书法运笔的道理讽喻劝谏。
- 54、笔箭:笔锋。借喻策试文章。
- 55、笔摩:彝族以求神﹑作帛﹑送鬼为职业的人。
- 56、笔录: 笔录bǐlù (1) 记录下来的文字 英 note;record
- 57、笔路: 笔路bǐlù (1)笔法 英 technique of writing,calligraphy or drawing (2) 写文章的思路 英 thought in writing
- 58、笔立: 直立:~的山峰。
- 59、笔乾:要求润笔的戏语。
- 60、笔枪:以笔为枪。谓用文字进行批判或战斗。
- 61、笔阁:犹搁笔。
- 62、笔答: 笔答bǐdá (1) 书面回答问题 英 answer by writing;written reply
- 63、笔词:犹文辞。
- 64、笔底:犹笔下。
- 65、笔胆:自来水笔笔杆内贮存墨水的橡皮囊。也叫笔囊。
- 66、笔刀:制笔刀具。
- 67、笔乘: 指历史著作。
- 68、笔才:文才﹐写作才能。
- 69、笔杆: 笔杆bǐ gǎn (1) 笔的手握的部分 英 penholder (2) 比喻擅长写文章的人 例 你手下那几根笔杆都是饭桶 英 an effective writer
- 70、笔椟:犹信函。椟﹐函。凡缄藏物件者称椟。
- 71、笔踪:犹笔迹。谓运笔之痕迹。
- 72、笔匣:笔盒。
- 73、笔心: 笔心,笔芯bǐxīn,bǐxīn (1) 铅笔的芯子 英 pencil lead (2) 圆珠笔的芯子 英 refill
- 74、笔仙:1.后晋时,有不知名高士,善制笔,人称“笔仙”。2.是由安兵基执导,金圭莉、李世恩、李宥利主演的恐怖片。
- 75、笔下: 笔下bǐxià (1) 指文章的写作 例 笔下生花 英 ability to write (2) 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 例 笔下留情 英 the wording and purport
- 76、笔头: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谓写作。 指书面。
- 77、笔战: 笔战bǐzhàn (1) 指通过文字进行论战 英 word battle;written polemics
- 78、笔札: 笔札bǐzhá (1) 纸和笔 英 paper and pen (2) 指文章、书信等 英 articles;letter;written composition
- 79、笔楮:犹笔纸。
- 80、笔管:笔杆。
- 81、笔受: 笔受bǐshòu (1) 古∶用笔把别人口授的话记录下来 英 write down what is dictated
- 82、笔思:犹文思。
- 83、笔区:犹文坛。
- 84、笔舌: 笔舌bǐshé (1) 宣道立言 英 position;proposition;views
- 85、笔孽:谓以刀笔害人而造成的罪孽。
- 86、笔精:谓笔墨神妙。
- 87、笔匠:制笔工匠。
- 88、笔论:谓以文字发议论。
- 89、笔録: 笔录bǐlù (1) 记录下来的文字 英 note;record
- 90、笔杰:写作才能杰出的人。
- 91、笔赛:报纸或刊物等举办的征文比赛。
- 92、笔师:笔工。
- 93、笔格: 1.笔架。 2.字画诗文的格调。
- 94、笔供: 笔供bǐgòng (1) 用文字写出来的供词 英 written confession
- 95、笔盒:文房用具。也称“笔床”。盛毛笔用,如同现代的文具盒。
- 96、笔飞:谓笔势飞举。
- 97、笔债: 指受别人约请而未交付的字、画或文章。
- 98、笔苑:犹文苑。
- 99、笔籥:犹笔纸。指文字著作。
- 100、笔簪:犹簪笔。谓掌皇帝起居注的侍臣插笔于耳旁以备随时记事。
笔中间的词语
更多>>- 1、掣笔郎:晋代王献之七八岁时学习书法,其父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见《晋书.王献之传》。后因以"掣笔郎"称誉幼年善于学书者。
- 2、赤笔书:谓道教的仙书﹑符箓之类。
- 3、筹笔驿:古驿名。在四川省广元市北八十里。相传诸葛亮出师﹐尝驻军运筹于此。今朝天驿废址即其地。
- 4、传笔梦:南朝梁纪少瑜曾梦见陆倕把一束青镂管笔送给他,从此,文章大进。又南朝梁江淹晩年梦郭璞索还五色笔,自后为诗绝无美句。俱见《南史》本传。后人因以'传笔梦'为文思精进之典。
- 5、打笔套: 1.宋时伪为诉讼人奔走说情而骗取钱财之称。
- 6、刀笔吏: 刀笔吏dāobǐlì (1) 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英 pettifogger petty officials who draw up appeals,indictments ets.
- 7、刀笔士:指文人。
- 8、卷笔刀: 卷笔刀juǎnbǐdāo (1) 削铅笔的工具 英 pencil sharpener
- 9、耍笔杆:(~儿)用笔写东西(多含贬义):光会~的人,碰到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 10、钢笔套: 1.自来水笔的帽儿。 2.自来水笔的套儿。用线结成或布缝制﹐可以挂在脖子上或衣服的扣子上。
- 11、隔笔简: 1.作书画时用以间隔行距﹑画线或镇纸的文具。
- 12、一笔勾: 用笔勾掉。 引申为不提前事,或将某事完全取消。
- 13、换笔心: 是书法术语。
- 14、火笔画: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 :~速。十万~急。 3.指枪炮弹药等 :~药。~炮。 4.发怒,怒气 :~暴。~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 :肝~。毒~攻心。 6.形容红色的:~红。~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姓。
- 15、减笔字: 减省笔划的字。简体字的一种。
- 16、简笔字:简体字。
- 17、文笔匠: 1.专在人身上刺字刻花的匠人。
- 18、梦笔山: 山名。相传为江淹梦神赐笔之处,故名。
- 19、朱笔票: 1.见"朱笔官票"。
- 20、硃笔票: 1.见"朱笔官票"。
- 21、润笔花: 金钱花的别名。
- 22、润笔钱: 犹润笔资。
- 23、润笔资:指付给作诗文书画的人的报酬。
- 24、试笔说: 方孝儒明代大儒。
- 25、朱笔帖: 1.犹朱笔官票。
- 26、硃笔帖: 1.犹朱笔官票。
- 27、退笔冢: 埋秃笔头为冢
- 28、五笔型: 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发明的一种汉字输入法。
- 29、同笔研: 1.亦作"同笔研"。 2.谓在一起学习。亦指在一起学习的人,同学。
- 30、同笔砚: 1.亦作"同笔研"。 2.谓在一起学习。亦指在一起学习的人,同学。
- 31、削笔刀: 削铅笔的工具,可以做成各种形状。
- 32、弄笔生:摇笔杆的书生。
- 33、弄笔头: 谓执笔写东西。 舞文弄墨。
- 34、铅笔画:1.金属元素,符号Pb,原子序数82。银灰色。铅及其化合物均有毒。用于制造蓄电池和铸造铅字。也用作耐硫酸腐蚀、防放射线的材料。 2.用石墨作笔心的笔叫铅笔。铅山,地名。在江西东部。
- 35、蜡笔画:1.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或石油、煤、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常温下多为固体,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如蜂蜡、白蜡、石蜡等。用作防水剂,也可做蜡烛。2.蜡烛 :点上一支~。 古代一种年终祭祀。
- 36、一笔画: 中国画法之一种。用笔连绵不断,气脉贯通,故称。
- 37、一笔锦: 旧传笔算法的一种。其法同珠算,但珠算用珠计数,此则用字记数。每运算一次,即将各数字改写一次。
- 38、一笔书: 指汉字草书。草书体势似一笔写成,故称。
- 39、执笔法:写毛笔字持笔的方法。前人所传的执笔法一般采用唐陆希声所传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擫"是大拇指指肚部分紧贴笔管;"押"是食指与大拇指相对夹持笔管;"钩"是中指钩住笔管;"格"是无名指甲﹑肉相连处挡着笔管;"抵"是小指紧贴无名指以助之。五指之力,相互配合,执住笔管,其力才得平衡。此外,要求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腕和肘悬起。这样执笔写字,笔锋中正,运转容易,字迹圆满得势。
- 40、直笔笔:形容说话过分直率,不委婉。
- 41、正笔字: 即正体字。与简笔字相对。
- 42、真笔字: 与事实相符合的,真实的意思。
- 43、连笔字: 即行书,草书的俗称,凡笔画首尾相连皆是连笔字。可以作贬意,形容写字潦草无法辨识。
- 44、文笔说: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认为:“文笔”之说,始于汉代,流行于南北朝,《文心雕龙》就曾一再采用“文笔”的概念。“文笔”是泛指诗赋、散文及各种应用文体,相当于汉代“文章”的概念。
- 45、五笔桥: 暂无解释。
- 46、秉笔太监:明代皇帝谕旨或批发奏章﹐常授命内监先写事目﹐称之为"秉笔太监"。
- 47、秉笔直书:秉:执,握。直:正,不曲。直书: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记述、书写。拿起笔来径直写出。原指史官书写历史只根据史实的真相来写。现泛指写文章不隐瞒,不夸大,能真实地反映情况。
- 48、彩笔生花:比喻才思有很大的进步。出自《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
- 49、诚悬笔谏:指唐柳公权以书法进谏唐穆宗事。诚悬﹐公权字。语本《新唐书.柳公权传》﹕"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
- 50、楮墨笔砚:纸墨笔砚。借指文墨﹑文字。
- 51、春秋笔法:春秋:指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春秋》整理而成,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历史。笔法: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孔子修订《春秋》,行文中暗寓褒贬,其中增一字、减一字都有“微言大义”,故称之为“春秋笔法”。后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婉转而隐含褒贬意思的写作手法。
- 52、大笔如椽: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53、刀笔贾竖: 对刀笔吏的蔑称。
- 54、刀笔先生:即刀笔讼师。
- 55、刀笔讼师: 指以包揽词讼、舞文弄法为业的人。
- 56、读书笔记: 1.记述读书心得的笔记。
- 57、奋笔疾书: 奋笔疾书fènbǐ-jíshū (1) 非常快地写字作文章 英 speed his pen
- 58、奋笔直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
- 59、文笔流畅: 文笔流畅wénbǐ-liúchàng (1) 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例 他的文笔流畅,构思敏捷,文字十分流利 英 write in an easy and fluent style;write with easy and grace
- 60、口伐笔诛: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 61、口诛笔伐: 口诛笔伐kǒuzhū-bǐfá (1) 口头谴责,笔端讨伐 例 他捐廉弃耻,向权门把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明·汪廷讷《三祝记》 英 condemn both in speeches and in writings
- 62、浪费笔墨: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63、浮笔浪墨:谓多余累赘的文字。
- 64、耍笔杆子: 耍笔杆子shuǎ bǐgǎnzi (1) 用笔写作(多含贬义) 例 这个人就会耍笔杆子,别的一概不行 英 be skilled in literary tricks
- 65、钢笔笔尖: 笔尖是钢笔的灵魂。
- 66、钢笔工具:在绘图软件中,用来创造路径的工具,创造路径后,还可再编辑。
- 67、心织笔耕: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九:"《翰林盛事》云:'王勃所至,请托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笔耕。'"本谓为人撰文获得一定报酬,后亦以指卖文为生。参阅唐李肇《翰林志》。
- 68、一笔勾销: 一笔勾销yībǐ-gōuxiāo (1) 原义是指把帐目上的数字一笔抹去,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或者比喻再也不提往事 英 write off at one stroke
- 69、一笔勾消: 亦作“一笔勾销”。
- 70、一笔勾断: 同“一笔勾”。
- 71、一笔勾倒: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 乃命鲍二等人不许提三说二的,直以奶奶称之,自己也称奶奶,竟将凤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一笔勾倒 (yī bǐ gōu dǎo) 【解释】: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出处】: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 【示例】:乃命鲍二等人不许提三说二的,直以奶奶称之,自己也称奶奶,竟将凤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 72、一笔勾绝: 一笔勾绝,注音yī bǐ gōu jué,解释是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 73、一笔不苟: 谓作书画或撰文极其认真,毫不马虎。
- 74、硅胶笔筒: 由橡胶制成,特点是质地柔软、有弹性。
- 75、鸿笔丽藻: 形容诗文笔力雄健,词藻华丽。
- 76、纸笔喉舌:比喻社会舆论。
- 77、挥笔如麾: 形容一个人文笔好或写的字好,仿佛发号施令一样,有气势、应对自如。
- 78、挥笔洒墨:挥毫书写、作画。
- 79、大笔一挥:亦作“[[如椽巨笔]]”。同“[[如椽笔]]”。
- 80、摇笔即来:不用多思索,一动笔就写出来了。形容写文章快。
- 81、搠笔巡街: 1.谓沿街卖诗文。
- 82、荆笔杨板:意思是形容权臣专权用事。
- 83、润笔之绢: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 84、现场笔录:是行政诉讼证据形式与民事诉讼证据形式唯一不同的证据形式。
- 85、五笔简码:五笔输入法为每个汉字确定了四个字母的编码,即四个按键上屏。但是为了使打字更快,把汉字按常用程度,又选出三组,分别可以一键上屏,二键上屏和三键上屏,对应编码分别称为一级简码,二级简码和三级简码。
- 86、漫笔延闻: 当代·陈少慈《潮汕赋》:“俊彦贤达,漫笔延闻。”
- 87、梦笔生花: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后因以“梦笔生花”喻才情横溢,文思丰富。
- 88、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Mèngxī Bǐ Tán (1) 书名。北宋沈括撰。这是一本有关历史、文艺、科学等各种知识的笔记,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 英 MengXiBiTan,the encyclopedia writted by Shenkuo in the Song Dynasty in China
- 89、妙笔生花:比喻出众的写作才能。也作“生花妙笔”。
- 90、轻笔细描: 用细细的笔轻轻地描。
- 91、心慕笔追:意思是心中仰慕而追随仿效。出自《宣和书谱·释行敦》。
- 92、下笔成篇: 同“下2笔成章”。
- 93、朱笔官票: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
- 94、硃笔官票: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
- 95、弃笔从戎:犹投笔从戎。指文人弃文就武。作谓语、定语;
- 96、意前笔启:谓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
- 97、投笔请缨:请求交给杀敌任务。
- 98、磬笔难书: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
- 99、簪笔磬折:簪笔,插笔于冠或笏﹐以备书写。古代帝王近臣﹑书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装束。磬折,弯腰如磬状,表示恭敬。古代插笔备礼,曲体作揖,以示恭敬。形容礼仪完备且恭敬。
- 100、罄笔难书:犹言罄竹难书。
笔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把笔: 1.执笔。借指书写;写作。 2.握着初学儿童的手和笔教其习字。
- 2、霸笔:投简历后,简历筛选未过关,仍然去参加笔试,即霸笔。
- 3、班笔:典出《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后以"班笔"比喻文书琐事。
- 4、榜笔:书写匾额的大笔。
- 5、白笔: 1.古代侍从官员用以记事或奏事的笔﹐常插于冠侧。 2.特指谏官用的笔。亦借指谏官。
- 6、贬笔: 1.指曲折而意含贬抑的文字。
- 7、表笔: 测试仪表上用来接触被测物的笔状物。也叫表棒。
- 8、冰笔: 1.犹冻笔。
- 9、秉笔: 秉笔bǐngbǐ (1) 执笔 英 do the actual writing
- 10、布笔:谓运笔作文。
- 11、才笔:写诗作文的才能。
- 12、彩笔: 彩笔cǎibǐ (1) 画彩色图画用的笔或彩色的图画笔 英 colored pencil
- 13、采笔:彩笔;文采绚丽之笔。
- 14、操笔:执笔。谓作文。
- 15、侧笔:书法上指用笔取侧势。
- 16、颤笔:传统中国书画中指笔势颤动的笔法。
- 17、宸笔:帝王亲笔。
- 18、趁笔:谓不假思索地随意书写。
- 19、逞笔:放任笔墨;毫无拘束地写作。
- 20、摛笔:谓执笔为文﹐铺陈翰藻。
- 21、持笔:执笔,执笔为文。
- 22、筹笔:运笔筹划。
- 23、出笔: 1.犹下笔。 2.方言。指钱财损失。
- 24、椽笔:指大手笔,称誉他人文笔出众。
- 25、辍笔: 辍笔chuòbǐ (1) 写作或作画中途停止;中途搁笔 英 stop in the middle of writing or painting
- 26、辞笔: 1.文笔﹐文章。 2.指公文信札。
- 27、词笔:指有韵和无韵的文字﹐亦指赋诗作文的才能。
- 28、泚笔: 以笔蘸墨。
- 29、赐笔: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后因以"赐笔"指受到君王宠爱恩赐。
- 30、攒笔:众多的笔。
- 31、挫笔:秃笔。
- 32、措笔:下笔。指写作或绘画。
- 33、大笔: 大笔dàbǐ (1) 数量或价值相当大的 例 在交易中赚了一大笔钱 英 substantial;a large sum
- 34、毒笔:谓文笔刻毒。
- 35、丹笔: 朱笔。 犹史笔。
- 36、石笔: 石笔shíbǐ (1) 用软石或皂石制成、在石板上写字的笔 英 slate pencil
- 37、当笔: 1.宋高承《事物纪原.师保辅相.当笔》:"《通典》曰:'肃宗至德二年三月,宰相分直政事笔,人知十日。德宗贞元五年五月八日,又分日一人执笔。'迄今为故事曰当笔。"后称主政为"当笔"。 2.指主持撰拟文稿。
- 38、刀笔: 刀笔dāobǐ (1) 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做刀笔,后多指写状子的事。多用作贬义 例 长于刀笔 例 刀笔吏 英 writing of indictments;pettifoggery
- 39、的笔: 1.真迹;亲笔。
- 40、提笔:1.执笔。 2.写作。
- 41、点笔:犹染翰。
- 42、电笔:试电笔。
- 43、调笔:握笔挥写。
- 44、顶笔:古代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谓之"顶笔"。
- 45、董笔: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在史策上直书晋卿赵盾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笔"。
- 46、动笔: 动笔dòngbǐ (1) 拿起笔 英 take up the pen (2) 用笔写或画 英 start writing
- 47、冻笔:因寒冷而冻结的毛笔。
- 48、斗笔:文具。
- 49、短笔: 1.拙劣的文笔。亦用作谦辞。
- 50、断笔:止笔不书。谓停止著述。
- 51、怼笔:出于怨恨的记载。
- 52、对笔: 1.指品种配套﹑成对出售的笔。
- 53、顿笔:搁笔;停笔。谓作文或书法至着力处故作停顿。
- 54、垩笔:粉笔。
- 55、珥笔:古代史官﹑谏官上朝,常插笔冠侧,以便记录,谓之'珥笔'。 指诉讼。
- 56、毦笔: 1.古代文官上朝﹐簪笔于冠侧﹐以备书录奏事之用。
- 57、法笔:对人所作书画的敬称。
- 58、凡笔:谓普通人的笔迹。
- 59、方笔: 1.指书法上的方形笔画。
- 60、放笔: 纵笔。 搁笔。
- 61、飞笔: 1.犹妄语。 2.很快地写。
- 62、焚笔: 1.犹焚草。
- 63、奋笔: 1.秉笔直书﹐直言不讳。 2.挥笔疾书﹐一气呵成。
- 64、丰笔:书法用语。谓用满毫书写,不仅用笔锋。
- 65、伏笔: 伏笔fúbǐ (1) 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英 a hint foreshadowing later developments in a story, essay, etc.;foreshadowing
- 66、粉笔: 粉笔fěnbǐ (1) 熟石膏粉加水搅拌、灌入模型后凝固成的条状物,主要用来在黑板上写字 英 chalk
- 67、附笔: 书信、文件等写完后另外加上的话。
- 68、赋笔:写诗用的笔。
- 69、改笔: 指修改后的文字。
- 70、钢笔: 钢笔gāngbǐ (1) 笔头用金属制成的笔。有贮存墨水的装置,写字时墨水流到笔尖,也叫自来水钢笔 英 funtain pen;pen
- 71、阁笔:停笔;放下笔。
- 72、搁笔: 搁笔gēbǐ (1) 放下笔;写作、绘画停笔 例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林觉民《与妻书》 英 put down the pen and stop writing
- 73、格笔: 1.笔架。 2.谓搁笔,停止写作。
- 74、恭笔:工整的笔画。
- 75、鼓笔:奋笔书写。
- 76、顾笔:指晋代画家顾恺之的绘画技法。
- 77、鬼笔: 鬼笔guǐbǐ (1) 生长在潮湿地方的一种真菌。菌盖带红色,表面有粘液,味臭,不可食。有的地方叫“狗尿苔” 英 phallaceae
- 78、含笔: 犹含毫。
- 79、豪笔:酣畅的文笔。
- 80、洪笔:大笔。比喻擅长写文章。
- 81、鸿笔: 大手笔。 巨笔。
- 82、湖笔: 湖笔húbǐ (1) 产于浙江湖州的毛笔 英 writing brush produced in Huzhou,now Wuxing;Zhejiang Province
- 83、化笔:造化之笔。犹妙笔。
- 84、滑笔:在纸面上划出纤细的笔触。
- 85、画笔: 画笔huàbǐ (1) 画画专用笔,有毛笔和硬刷 英 paint brush
- 86、怀笔: 1.谓笔不离身。形容勤于记述。语本《后汉书.曹褒传》:"曹褒,字叔通……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慕叔孙通为汉礼仪,昼夜研精,沈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 87、秽笔: 1.谓凭个人好恶﹐不符事实地编写史书。
- 88、灰笔:毛笔,墨笔。
- 89、活笔:自然浑成的笔法。
- 90、乩笔:扶乩时在沙盘上写字的木锥。亦指扶乩中假托神灵书写的字迹。
- 91、几笔: 几笔jǐbǐ (1) 用不多的笔画 例 手握铅笔几笔就画成了一张素描像 英 strokes
- 92、极笔: 1.谓淋漓尽致,全部写出。 2.上等笔墨。指绝妙的文章。 3.谓从事文墨。
- 93、减笔:减省笔划。
- 94、健笔:雄健的笔,谓善于为文。亦借指雄健的文章。
- 95、尖笔: 尖笔jiānbǐ (1) 尖头自来水笔,铁笔型自来水笔 英 stylograph (2) 用以在蜡板上写字的工具,一头尖、一头钝而光滑并稍大,用以抹平蜡面从而擦去所写的字 英 style
- 96、匠笔: 1.谓写作文章。 2.谓板滞﹑不生动的诗文。
- 97、江笔: 传说南朝·梁·江淹少时,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采俊发。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七引《南史•梁•江淹》。后以“江笔”比喻杰出的文才或文才出众者。
- 98、焦笔:国画和书法的一种笔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笔作画或写字。
- 99、结笔: 1.文章的结束部分。
- 100、杰笔:杰出的文笔。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笔组词,笔的组词,笔字怎么组词,笔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笔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笔字在开头的组词有245个,笔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77个,笔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84个。
- 拼音bǐ
- 注音ㄅㄧˇ
- 笔划10
- 繁体筆
- 五笔TTFN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2) 同本义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7) 笔法。曲笔,伏笔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动词(1) 书写;记载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量词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