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伐
拼音: | bǐ fá |
注音: | ㄅ一ˇ ㄈㄚˊ |
笔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文字声讨:口诛~。
引证解释:
⒈ 谓以文声讨。
引鲁迅《花边文学·序言》:“只为了一篇《玩笑只当它玩笑》,又曾引出过一封文公直先生的来信,笔伐的更严重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虽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然而现在的人们,却几乎谁也不知道一个笔伐了的乱臣贼子的名字。”
网络解释:
笔伐
- 1、对这种不赡养老人的行为,我们必须口诛笔伐,使之无处容身。
- 2、俄国人用口诛笔伐乌克兰的方式来纪念俄格战争一周年。
- 3、对社会的不公进行口诛笔伐,正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
- 4、人人口诛笔伐,痛斥祸国殃民的“四人帮”。
- 5、未能将坏人“投畀豺虎”于生前,当然也只口诛笔伐之于身后。
- 6、当弊案爆发时,人人口诛笔伐那些监守自盗的官员。
字义分解
- 拼音bǐ
- 注音ㄅㄧˇ
- 笔划10
- 繁体筆
- 五笔TTFN
- 五行木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