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笔立就
  • 【拼音】:  

    yuán bǐ lì jiù

  • 【注音】:  

    ㄩㄢˊ ㄅ一ˇ ㄌ一ˋ ㄐ一ㄡˋ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援筆立就

  • 【简拼】:  

    YBLJ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6卷:“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 语法:

    援笔立就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写作。

  • 示例: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 近义词:

    援笔立成

    • 1、山小姐出题考她,她援笔立就,竟将一个眼空四海的山小姐压服定了。
    • 2、谢庄一向富于文采,他援笔立就千言,辞赋的内容哀艳可泣。
    • 3、顒琰六岁就傅,十三岁即通五经,文章“援笔立就,动成典则”。
    • 4、由此,许多宦官能够粗通文墨,有的甚至能够通古晓今,拟旨援笔立就
    • 5、昭本善文,援笔立就奏章,伏阙上陈。
    • 6、求赞于慈观,慈观援笔立就云“无上雄文贝叶鲜,几生三藏往西天,行行字字为珍宝,句句言言是福田。

    字义分解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REFC
    • 五行

    (1)(动)以手牵引:~手|~外。

    (2)(动)引用:~用。

    (3)(动)援助:外~|增~|求~|声~。

    • 拼音
    • 注音ㄅ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TFN
    • 五行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UUU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 拼音jiù
    • 注音ㄐㄧㄡ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YIDN
    • 五行

    [ jiù ]

    1. 凑近,靠近: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

    2. 到,从事,开始进入: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高就。

    3.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就近。就便。就事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