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开头的词语
更多- 1、纠按: 1.亦作"纠按"。 2.弹劾审察。
- 2、纠案: 1.亦作"纠按"。 2.弹劾审察。
- 3、纠驳: 1.亦作"纠驳"。 2.纠举驳正。
- 4、纠駮: 1.亦作"纠駮"。 2.纠举驳正。
- 5、纠曹: 1.亦作"糺曹"。 2.州郡属官录事参军的别称。职掌纠举六曹,勾稽失谬。
- 6、纠缠: 纠缠jiūchán (1) 相互缠绕 例 纠缠不清 英 tangle (2) 烦扰;搅扰 例 儿子老是纠缠父亲,怕父亲不给钱就走掉 英 bother
- 7、纠黜:查察其罪而加以贬斥。
- 8、纠错:纠缠交错。 纠正错误。
- 9、纠罚: 1.亦作"糾罚"。 2.督察惩罚。
- 10、纠纷: 纠纷jiūfēn (1) 争执不下的事情 例 排解纠纷 英 dispute (2) 不易解决的问题 例 一个充满法律纠纷的问题 英 knot
- 11、纠缚:缠绕束缚。
- 12、纠告:检举告发。
- 13、纠葛: 纠葛jiūgé (1) 紧紧深陷、纠缠或卷入似乎难以挣脱的困难 英 toil (2) 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英 entanglement
- 14、纠劾: 1.亦作"糺劾"。 2.举发弹劾。
- 15、纠覈:谓举发查验罪行。《剪灯馀话·泰山御史传》:“ 泰山 司宪御史臣 宋珪 ,为纠覈事:臣闻设职建官,本阴阳之通制;操觚执翰,实臣子之当为。”
- 16、纠互:缠绕交错。
- 17、纠集: 纠集jiūjí (1)贬∶集合,联合 例 他纠集了一般乌合之众 英 get together
- 18、纠检:检举。
- 19、纠绞:扭;拧。
- 20、纠譑:收取。
- 21、纠讦:揭发暴露。
- 22、纠正: 纠正jiūzhèng (1) 指改正错误、不公正或对标准的偏离 例 纠正错误 英 rectify
- 23、纠合: 纠合jiūhé (1) 纠集;聚集;集合(多用于贬义) 例 纠合党羽,图谋不轨 英 get together (2) 也作“鸠合”
- 24、纠纆:亦作'纠墨'。绳索。
- 25、纠纠:纠缠交错貌。同'赳赳'。武勇貌。
- 26、纠墨:亦作'纠墨'。绳索。
- 27、纠弹:举发弹劾。
- 28、纠偏: 纠偏jiūpiān (1) 改正偏向或偏差 英 rectify a deviation
- 29、纠绥: 1.亦作"糾绥"。 2.纠合,安抚。语出汉张衡《南都赋》:"及其纠宗绥族,禴祠蒸尝。"
- 30、纠蓼:相互牵缠。蓼,通"缭"。
- 31、纠捩: 1.亦作"纠戾"。 2.扭结。
- 32、纠缪:缠绕绞结。
- 33、纠绳: 1.亦作"糾绳"。 2.督察纠正。
- 34、纠剔:亦作'糺逖'。亦作'纠剔'。督察惩治。 督责纠正。
- 35、纠举:亦作'糾举'。 督察举发。
- 36、纠白:举发报告。
- 37、纠曲:纠结盘曲。
- 38、纠扰: 1.亦作"糾扰"。 2.纠缠搅扰。
- 39、纠缦: 1.亦作"糾缦"。 2.萦回缭绕貌。
- 40、纠率:纠集统率。
- 41、纠戾: 1.亦作"纠戾"。 2.扭结。
- 42、纠缭:纠缠;缠绕。
- 43、纠众: 纠众jiūzhòng (1)聚众,纠集多人或其他势力 例 纠众捣乱 英 muster
- 44、纠族: 1.亦作"糺族"。 2.纠集全族。
- 45、纠枝:交错的树枝。
- 46、纠治:督察惩处。
- 47、纠勒:聚集统率。
- 48、纠问: 1.亦作"糾问"。 2.纠举问罪。
- 49、纠摘: 1.亦作"糺摘"。 2.督察揭发。
- 50、纠参:举发弹劾。
- 51、纠会:合会。旧时民间一种信用互助方式。由发起者纠集多人,约定按时每人每次出钱若干,轮流由一人总得。首次由发起者先得,以下依不同方式决定得钱次序。亦有地痞棍徒利用这一形式聚敛剥削的。
- 52、纠核:谓举发查验罪行。
- 53、纠折:查察判断。
- 54、纠掾:即纠曹。
- 55、纠逖:亦作'糺逖'。亦作'纠剔'。督察惩治。 督责纠正。
- 56、纠听:犹纠察。
- 57、纠虔: 1.《国语.鲁语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韦昭注:"纠,恭也;虔,敬也;刑,法也……因夕月而恭敬观天法﹑考行度以知妖祥也。"后谓察举其罪而慎行天子之法。 2.引申为纠举督正。
- 58、纠理:审察处理。
- 59、纠戮:察罪并加诛杀。
- 60、纠论:纠弹议处。
- 61、纠拏: 纠缠盘曲。
- 62、纠列: 1.水流清冽貌。 2.举发。
- 63、纠杂:交错杂乱。
- 64、纠坐:督责判罪。
- 65、纠奏:谓举察其罪,上奏朝廷。
- 66、纠擿:纠举揭发。
- 67、纠责:督察责难。
- 68、纠摄: 1.亦作"糾摄"。 2.督责整饬。
- 69、纠拾:揭发检举。
- 70、纠帅:聚集率领。
- 71、纠慝:惩处邪恶。
- 72、纠拿:纠缠盘曲。
- 73、纠禁:纠察和禁绝。
- 74、纠耳: 1.亦作"糺耳"。 2.饼类食物。
- 75、纠聚:纠合聚集。多含贬义。
- 76、纠约:纠合约集。
- 77、纠谬:纠正谬误。
- 78、纠发:举发。
- 79、纠察: 纠察jiūchá (1) 维持公共治安的人 英 picket
- 80、纠结: 纠结jiūjié (1) 使陷入困惑或混乱状态 例 连字母,即两个或更多的字母纠结在一起而失去了原形的组合 英 knot (2) 可指难于解开或理清的缠结 英 snarl
- 81、纠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
- 82、纠心:极言令人悲痛;极度痛苦的。
- 83、纠缦缦: 1.亦作"纠漫漫"。亦作"糾缦缦"。 2.纡缓缭绕貌。
- 84、纠漫漫: 1.亦作"糺漫漫"。 2.见"纠缦缦"。
- 85、纠正仪:航空摄影测量内业中纠正航摄像片的仪器。
- 86、纠缠不清:纠结缠绕,牵扯不清。
- 87、纠缠不休: 纠缠:缠绕纠结,难解难分。没完没了地纠缠寻是非。
- 88、纠合之众:指纠集起来的百姓。
- 89、纠枉过正: 矫枉过正,矫:扭转;枉:弯曲。把弯东西扳正,又歪到另一边。
- 90、纠缪绳违:纠:督察,纠正;缪:同“谬”,错误;绳:纠正;违:过失。纠正错误与过失
纠中间的词语
更多>>- 1、雄纠纠: 雄纠纠xióng jiū jiū (1) 英勇无畏的气质与状态 英 valorousness;gallantly;valiaritly
- 2、归属纠纷:指有关当事人对物或财产的所
- 3、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执(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
- 4、环境纠纷:环境纠纷是涉及环境权利和义务的纠纷。
- 5、矜纠收缭:暴躁乖戾。
- 6、绳愆纠谬:绳:纠正。愆:过失。谬:也作“缪”,错误。改正过失,纠正错误。
- 7、绳愆纠缪:绳:纠正。愆:过失。谬:也作“缪”,错误。改正过失,纠正错误。
- 8、绳愆纠违: 1.见"绳愆纠谬"。
- 9、收离纠散:收集离散者。
- 10、亟须纠正:是指必须紧急改正错误。
- 11、改错纠谬: 是改正差错和谬误的意思。
- 12、不得纠正:bu de jiu zheng,做错事情然后连纠正的机会都没有。
- 13、雄纠纠,气昂昂:纠纠:健壮威武的样子。昂昂:情绪高涨的样子。形容雄壮威武,情绪高昂。
纠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暗纠:暗中举发。
- 2、裁纠:制裁纠正。
- 3、缠纠: 1.犹纠缠。
- 4、惩纠: 1.告戒督察。
- 5、纷纠:亦作'纷糾'。纠纷;纷扰;祸乱。交错杂乱貌。
- 6、讽纠: 1.讽喻纠弹。
- 7、洄纠:水流盘旋曲折。
- 8、弹纠: 弹纠tánjiū (1) 弹劾官吏的过恶 例 州司不敢弹纠,傅相不能匡辅。——《后汉书·史弼传》 英 accuse;impeach
- 9、酒纠: 1.亦作"酒糺"。 2.昔人饮宴时,劝酒监酒令的人。
- 10、匡纠:矫正;纠正。
- 11、寥纠:缭绕纠结。
- 12、缭纠:缠绕相连貌。
- 13、霓纠:像一条条彩虹纠集在一起。用以形容梁栋之多。
- 14、盘纠:卷曲缠绕。
- 15、绳纠: 1.纠正过失。
- 16、推纠:推究纠察。
- 17、席纠:唐人宴饮时以一人为录事,执行酒令,称席纠,亦称酒纠。
- 18、相纠:相互检举﹑监察。
- 19、窈纠:形容步履舒缓﹐体态优美。幽深曲折。
- 20、一纠: 方言。一抱。
- 21、邑纠: 1.乡官。
- 22、黝纠:连绕貌。
- 23、云纠:语本《尚书大传》卷一下﹕"于是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糾缦缦兮。"后以"云糾"比喻贤者相聚。
- 24、作纠:江西宜春方言,形容很得意、矫情等。
- 25、蟠屈缭纠:弯曲缠绕。
- 26、自查自纠:1、自我反省、自我反思、自我改正。2、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加以改正。3、与“三省吾身”意思相同。
- 拼音jiū
- 注音ㄐㄧㄡ
- 笔划5
- 繁体糾
- 五笔XNHH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丩(jiū)声。本义:三股的绳子)(2) 同本义纠,绳三合也。——《说文》。按,俗字作糺。单股曰纫,两股曰纠,三股曰纠,亦曰徽。”徽以纠墨。——扬雄《解嘲》(3) 又如:纠纆(绳索。纠,二合绳;纆,三合绳)(4) 姓动词(1) 缠绕其笠伊纠。——《诗·周颂·良耜》何异纠纆。——《汉书·贾谊传》。注:“绞也。”青纶竞纠。——郭璞《江赋》纠思心以为纕兮。——《楚辞·悲风歌》。注:“戾也。”横厉纠纷。——《后汉书·刘琨传》。注:“乱貌。”福与祸如纠缠。——《鶡冠子》(2) 又如:纠蓼(互相牵引);纠结(连结);纠纠(缠绕的样子);纠曲(纠结盘曲)(3) 纠集;集结纠合宗族于成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收离糺散。——《后汉书·荀彧传》。注:“合也。”纠合俊杰披奸猖。——王安石《开元行》(4) 又如:纠办(收集,备办);纠合(联络,联合);纠勒(聚集统率);纠会(会合);纠约(纠合约集)(5) 矫正以纠邦国。——《周礼·大司马》。注:“犹正也。”慢则纠之以猛。——《左传·昭公二十年》纠之以政。——《左传》(6) 又如:纠劾(审查,弹劾);纠举(纠正举发);纠谬(纠正错误);纠绳(纠正惩处);纠错(纠正错误)(7) 督察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凡宫之纠禁。——《周礼·小宰》贪利纠譑之名。——《荀子·富国》(8) 又如:纠弹(纠察弹劾);纠案(检举监察);纠发(纠察举发);纠逖(督察惩治)(9) 检举纠之以政。——《左传·昭公六年》。注:“举也。”恐见纠擿。——《明史》访缉纠诘。——清· 方苞《狱中杂记》(10) 又如:纠拾(揭发检举);纠问(纠举问罪);纠发(举发);纠慝(惩处邪恶);纠驳(纠举驳正)(11) 拧 。如:纠他的脸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