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誓惩:立誓以之为惩戒。
  • 2、誓诰:誓和诰的并称。《尚书》中誓有《甘誓》﹑《泰誓》﹐诰有《汤诰》﹑《召诰》等。
  • 3、誓檝:《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以"誓檝"指立誓消灭敌人﹐振兴国家。
  • 4、誓肌:犹言刻骨铭心。语本《文选.谢朓》﹕"抚臆论报﹐早誓肌骨。"张铣注﹕"铭镂肌骨而不忘。"
  • 5、誓剑: 1.对着剑发誓。 2.上方宝剑。
  • 6、誓戒: 1.约束训戒。 2.约束训戒的言辞。
  • 7、誓旅:誓师。
  • 8、誓盟:立誓订盟。
  • 9、誓墓:《晋书.王羲之传》﹕"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后因以"誓墓"称去官归隐。
  • 10、誓牧:《书》有《牧誓》篇﹐言周武王伐纣﹐在牧野誓师。后遂以"誓牧"指誓师征伐。
  • 11、誓念:誓愿和信念。
  • 12、誓刃:即誓剑。
  • 13、誓社:誓众于社。谓田猎祭社之前教习战阵之法。
  • 14、誓言: 1.誓师时所说的话。 2.泛指宣誓﹑发誓时说的话。 3.相互约定的话。 4.约誓﹔以言相约。
  • 15、誓师: 誓师shìshī (1) 出征前统帅向战士宣布作战意义,表示决心 英 a rally to pledge resolution before going to war (2) 泛指群众集会庄严地表示决心 例 誓师大会 英 take a mass pledge
  • 16、誓约: 誓约shìyuē (1) 宣誓时订下的必须遵守的条文 例 忠于誓约 英 vow
  • 17、誓志:发誓立志。
  • 18、誓辞: 誓辞shì cí (1) 起誓的言词,誓言 例 入党誓辞 英 oath
  • 19、誓词: 誓词shìcí (1) 起誓的言词,誓言 例 入党誓词 英 oath
  • 20、誓心:心中发誓﹔立定心愿。
  • 21、誓章:记载誓词的文件。
  • 22、誓命: 1.约束警戒之辞。 2.誓志效命。 3.誓和命。《尚书》文体名。
  • 23、誓愿: 誓愿shìyuàn (1) 立誓时表示的心愿 英 unyielding desire
  • 24、誓死: 誓死shìsǐ (1) 立下誓愿,表示至死不变 英 dare to die;pledge one's life
  • 25、誓令:誓约和命令。
  • 26、誓表:指决心臣服的表章。
  • 27、誓发: 断发向天起誓
  • 28、誓要:约誓。
  • 29、誓天:对天发誓。
  • 30、誓证:发誓作证。
  • 31、誓券:天子颁赐功臣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文书。
  • 32、誓禁:誓命和禁令。
  • 33、誓江:语本《晋书.祖逖传》﹕"﹝祖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以"誓江"为矢志收复失地﹑安定国家的典故。
  • 34、誓众:誓师﹐告戒众人。
  • 35、誓状:犹今之保证书。
  • 36、誓信:盟誓﹔盟约。
  • 37、誓文:写着誓言的文书。
  • 38、誓书: 1.即盟约。 2.即誓券。
  • 39、誓省:即誓社。
  • 40、誓清:《晋书.祖逖传》﹕"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以"誓清"指立誓清除敌人。
  • 41、誓民:约束﹑告戒吏民。
  • 42、誓带:《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后以"誓带"指功臣爵禄﹐世代永传。
  • 43、誓骨:《淮南子.齐俗训》﹕"故胡人弹骨﹐越人契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于信一也。"高诱注﹕"胡人之盟约﹐置酒人头骨中﹐饮以相诅。"后以"誓骨"指订立盟约﹐表示决心。
  • 44、誓俭草:元世祖忽必烈定的草名。
  • 45、誓愿力: ”誓愿力“是一句佛教术语,指果得之功德力。
  • 46、誓中流: 誓中流,典故名,典出《晋书》卷六十二《祖逖列传》。祖逖帅兵北伐,渡江于中流,祖逖手敲船桨(中流击揖),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涛涛江水,一去不返!”后遂以“誓中流”等指晋祖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比喻立志进取,不成不罢。
  • 47、誓死不贰: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贞不渝或意志坚定专一。
  • 48、誓不甘休:解释 誓:发誓;甘休:甘愿罢休。表示要坚持到底,决不善罢甘休。
  • 49、誓泉之讥:《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共叔段欲袭庄公﹐武姜将开启城门为内应﹐事败﹐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以"誓泉之讥"指因对母亲说过绝情誓言而受到的讥刺。
  • 50、誓以皦日:谓誓同生死﹐亲爱终生。
  • 51、誓山盟海:盟誓像山海一般,坚定永久而不改变。
  • 52、誓海盟山: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 53、誓死不屈: 誓死不屈shìsǐbùqū (1) 宁死都不屈服,形容很有气节 英 swear to die refusing to yield
  • 54、誓不罢休: 誓不罢休shìbùbàxiū (1) 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表示具有坚定的决心 例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英 swear not to stop
  • 55、誓不两立:誓:发誓。两立:双方并存。发誓不与敌人共存。形容仇恨极深。
  • 56、誓天断发:断发向天起誓。
  • 57、誓死不渝:立誓至死不变。
  • 58、誓天指日:对着天﹑日发誓。
  • 59、誓书铁券:即誓券。又称丹书铁券。
  • 60、誓死不二: 誓死不二shìsǐbù èr (1) 立志至死不生二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英 swear to be loyal forever;swear to die rather than submit
  • 61、誓同生死: 誓同生死shìtóngshēngsǐ (1) 立志同生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英 pledge to live and die together
  • 62、誓日指天:对着天﹑日发誓。
  • 63、誓无二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 64、誓死不从:纛:到。到死不改变(现常用在坏的方面)。
  • 65、誓无二志:意思是立下誓言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 66、誓不为人: 一个人发誓,一定要达到某种目标,如果实现不了这一目标,愧对人生。
  • 67、誓死如归:甘:情愿;饴:饴糖。甘愿去死,就像吃糖一般。形容不怕死,把死作为快事。

誓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大誓愿:佛教指普度一切众生的广大的愿心。
  • 2、信誓旦旦: 谓誓言诚恳可信。旦旦,诚恳的样子。
  • 3、赌誓发原:犹言赌咒发誓。
  • 4、赌誓发愿:犹言赌咒发誓。
  • 5、发誓赌咒: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 6、海誓山盟: 海誓山盟hǎishì-shānméng (1) 男女之间发誓永远相爱的话 例 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宋·辛弃疾《稼轩词·赠妓》 英 a solemn pledge of love (2) 又说“山盟海誓”
  • 7、弘誓大愿:佛教语。谓习大乘求菩萨果者所立的四种大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尽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亦省作'四弘'。
  • 8、四弘誓愿:佛教徒的四大愿望。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 9、盟山誓海:犹海誓山盟。对着山海盟誓。极言男女相爱,坚贞不渝。
  • 10、靴刀誓死:意思是战死沙场的决心。
  • 11、指天誓日: 指天誓日zhǐtiān-shìrì (1) 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坚决 例 他指天誓日,说得那样斩钉截铁,使人不得不相信他 英 swear by the Heaven and the sun
  • 12、指日誓心: 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
  • 13、铮铮誓言: 很有决心的誓言。
  • 14、指天誓心:指着天,对心起誓。指意志坚定或对人忠诚
  • 15、马厂誓师:民国初年皖系军阀段祺瑞为讨伐张勋而进行的誓师。

誓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背誓:违背誓言。
  • 2、本誓:根本的誓愿。
  • 3、典誓:《尚书》中《尧典》﹑《汤誓》等篇的并称。泛指其中典谟训诰誓命一类的文章。
  • 4、订誓: 1.盟誓结交。
  • 5、赌誓:犹言赌咒发誓。
  • 6、黩誓: 黩誓dúshì (1) 不守誓言 例 违信黩誓 英 violate a oath;break of pledge
  • 7、發誓: 发誓fāshì (1)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例 指天发誓 例 发誓拥护宪法 英 swear;vow;pledge
  • 8、罚誓: 1.犹发誓。
  • 9、负誓:犹负诺。违背誓诺。
  • 10、诰誓: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 借指《尚书》。
  • 11、汉誓:《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又:"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受山河之誓。"后以"汉誓"指汉初封爵之誓或山河之誓。
  • 12、弘誓:佛教语。谓普度众生的大愿。
  • 13、监誓: 1.监察宣誓仪式。 2.监察宣誓的人。
  • 14、诫誓:告诫将士的言辞。
  • 15、鞫誓:古代军旅的誓言。鞫,通"鞠"。
  • 16、盟誓: 盟誓méngshì (1) 结盟立约;指盟约 英 oath of alliance
  • 17、起誓: 起誓qǐshì (1) 立誓 例 起誓永不分离 英 take an oath;swear
  • 18、设誓: 1.立下誓言﹔起誓。
  • 19、矢誓:立誓;盟誓。
  • 20、重誓:大誓,庄重的誓言。
  • 21、打誓:签订誓约。
  • 22、恶誓: 恶誓èshì (1) 极不利的誓言 英 detrimental oath
  • 23、高誓:传说中仙人名。
  • 24、鸿誓: 隐逸的志愿。
  • 25、立誓: 立誓lìshì (1)发誓;起誓 英 vow;take an oath
  • 26、六誓:《尚书》中六篇誓文的总称。
  • 27、明誓: ◎明誓míngshì 见“盟誓”
  • 28、信誓:表示诚信的誓言。
  • 29、受誓:谓祭祀之前,先申儆戒。
  • 30、说誓: 1.发誓﹐起誓。
  • 31、私誓: 1.个人之间立的誓言。
  • 32、铁誓: 1.刻于铁券的誓词。
  • 33、惜誓: 1.《楚辞》篇名。作者不详,或谓汉贾谊作。王逸注:"《惜誓》者,不知谁所作也。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惜者,哀也;誓者,信也,约也。言哀惜怀王与己信约而复背之也。古者君臣将共为治,必以信誓相约,然后言乃从而身以亲也。盖刺怀王有始而无终也。"亦借指遭谗见忌的怨愤之作。
  • 34、心誓:内心默默发誓。
  • 35、宣誓: 宣誓xuānshì (1) 参加某一组织或任职时在一定的仪式中说出表示忠诚和决心的话 例 当众宣誓 英 take an oath;swear an oath;make a pledge
  • 36、训誓: 1.《尚书》六体中的训与誓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誓则用于军旅。 2.谓训导告诫军旅。
  • 37、言誓: 1.盟誓。 2.哲言。指古圣贤教诲。誓﹐通"哲"
  • 38、约誓:谓以誓言相约信。
  • 39、要誓: 1.订立盟誓。 2.约法;律令。
  • 40、遗誓:遗诫,遗教。
  • 41、质誓:盟誓。
  • 42、呪誓: 1.亦作"咒誓"。 2.赌咒,发誓。
  • 43、祝誓:向鬼神祝告求助。
  • 44、自誓:自己发誓﹐表示决心。
  • 45、诅誓:犹盟誓。
  • 46、作誓: 作誓zuòshì (1) 盟誓,发誓 例 并刑马作誓。——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 pledge;take a vom
  • 47、发誓: 发誓fāshì (1)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例 指天发誓 例 发誓拥护宪法 英 swear;vow;pledge
  • 48、汤誓:为了一举消灭夏桀,临战之前,商汤发出了隆重的动员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汤誓”。
  • 49、血誓:是一种很郑重的起誓,表示一定会遵守誓言,即便是以血为代价也不会违背誓言,但是不代表能成真,誓言是决定好的,一定要做到的,并且有能力做到的,不是梦想,没有是否成真的说法。
  • 50、説誓:发誓,起誓。《水浒传》第十五回:“六人都説誓了,烧化钱纸。”《水浒传》第八一回:“ 戴宗 笑道:‘你我都是好汉,何必説誓。’ 燕青 道:‘如何不説誓!兄长必然生疑。’”
  • 51、毒誓:指带有恶性语言的誓言。
  • 52、冥誓:约定即使是死了任然存在
  • 53、四弘誓: 四弘誓 [出止观大意]弘。
  • 54、击楫誓: 晋·祖逖帅师北伐,渡江于中流,敲击船桨立下誓言:不清中原不罢休。见《晋书•祖逖传》。后因以“击楫誓”称颂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烈壮怀和慷慨志节。
  • 55、黄龙誓: 以黄龙为信物,订立誓约。
  • 56、牙疼誓: 无关紧要的赌咒。
  • 57、旦旦信誓: 旦旦信誓dàndàn-xìnshì (1) 信誓:表示诚挚可信的誓言。旦旦:诚实的样子。誓言说得极为诚恳可信 英 vow solemnly
  • 58、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 59、折箭为誓: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
  • 60、山盟海誓: 山盟海誓shānméng-hǎishì (1) 盟誓坚定,好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多指男女忠贞相爱 英 a solemn pledge of love
  • 61、歃血为誓: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
  • 62、柏舟之誓: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
  • 63、指天为誓: 指天为誓zhǐ tiān wéi shì (1) 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坚决 例 他指天为誓,说得那样斩钉截铁,使人不得不相信他 英 swear by the Heaven and the sun
  • 64、对天发誓:发誓 fāshì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指天发誓发誓拥护宪法
  • 65、祖逖之誓: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
  • 66、刑马作誓:意思为古代结盟,杀马饮血,立誓为信。比喻庄重的誓言
  • 67、钻刀立誓:钻刀:古代立誓仪式,立誓人要从刀门下钻过,表示如果负盟,甘愿死于刀刃之下。
  • 68、贺拉斯兄弟之誓:《贺拉斯兄弟之誓》是1787年由法国大卫所画的一幅油画。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誓组词,誓的组词,誓字怎么组词,誓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誓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誓字在开头的组词有67个,誓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5个,誓字在结尾的组词有68个。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RRYF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折声。本义:发誓;立誓)(2) 同本义誓,以言约束也。——《说文》。段注:“凡自表不食言之辞皆曰誓,亦约束之意也。”约信曰誓。——《礼记·曲礼》予誓,告汝誓命。——《书·甘誓》。注:“要信也。”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卫风·氓》司射西面誓之。——《仪礼·大射仪》。注:“犹告也。”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终待说山盟海誓。——赵长卿《贺新郎》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为誓与城为殉。——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3) 又如:誓志(发誓立志);誓死不贰(发誓至死不变心);誓辞(立誓的言辞);誓戒(誓约警戒);誓剑(对着剑发誓;皇帝赠与出巡大臣的宝剑,即后世所称的“上方宝剑”);誓书铁券(即“丹书铁券”。古代帝王颁赐功臣的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4) 接受爵位凡诸侯之适子,誓于天下,摄其君,则下其君之礼一等。——《周礼》(5) 告诫;告知司射西面誓之曰:“公射大候,大夫射参,士射干。”——《仪礼·大射仪》。注:“犹告也。”惟君有黼裘以誓省。——《礼记·玉藻》。疏:“告勑也。”一日誓,用之于军旅。——《周礼·秋官·士师》(6) 又如:誓戒(约束警戒);誓民(告戒吏民);誓众(告诫众人)(7) 铭刻;牢记 。如:誓肌(刻骨铭心)名词(1) 指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所订立的誓约;盟约;誓言张陈背誓。—— 曹植《五帝诛》周武有孟津之誓。——《左传·昭公四年》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又如:誓令(誓言与命令);誓信(盟约);誓书(盟约);誓章(记载有誓词的文件);誓要(约盟,盟誓)(3) 古代告诫将士的言辞 。如:《汤哲》、《泰誓》、《秦誓》形容词谨慎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礼记·文王世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