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开头的词语
更多- 1、议宾: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先朝后裔而享受国宾待遇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2、议柄:谓干扰朝廷选用人才之权。柄﹐指选士用人之权。
- 3、议驳: 1.亦作"议驳"。 2.议论错杂不一。 3.提出异议﹐予以驳回。
- 4、议駮: 1.亦作"议駮"。 2.议论错杂不一。 3.提出异议﹐予以驳回。
- 5、议曹: 1.郡守的属吏。 2.官署名。掌言职。
- 6、议程: 议程yìchéng (1) 会议上议案讨论的程序;议事日程 英 agenda
- 7、议呈:谓具呈建议。
- 8、议惩:谓评议其罪给予惩处。
- 9、议斥:拟议斥逐。
- 10、议殿:朝廷议政之殿。
- 11、议夺:犹核准。
- 12、议罚:谓议定其罪给以处罚。
- 13、议稿:奏议的草稿。
- 14、议购:买卖双方或同业共同议定货品购买数量或价格。
- 15、议婚:说亲﹔商谈联姻之事。唐白居易有《议婚》诗。
- 16、议蠲:谓审议灾情﹐蠲免赋税。
- 17、议款:犹议和。
- 18、议脔:谓商议择婿之事。
- 19、议幕: 1.亦作"议幕"。 2.幕府。亦指幕僚。
- 20、议幙: 见“议幕 ”。
- 21、议拟: 1.犹言相提并论。 2.拟议﹐设计筹划。
- 22、议勤:古刑法八议之一。对勤于国事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23、议请:指有特殊身份者犯罪时﹐可原其罪情奏请予以减罪。
- 24、议诎:谓理屈词穷。诎﹐通"屈"。
- 25、议娶:商议迎娶之事。
- 26、议审:审议。
- 27、议谥:亦作“议諡”。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拟具上谥或赐谥的名号请旨定夺,叫“议謚”。
- 28、议諡: 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拟具上谥或赐谥的名号请旨定夺。
- 29、议讨:商讨。
- 30、议题: 议题yìtí (1) 会议讨论的题目 英 subject under discussion;topic for discussion
- 31、议祧:拟议将亲尽之祖的神主迁出宗庙藏于祧﹐谓之"议祧"。祀远祖﹑始祖之庙为祧。古代帝王宗庙﹐除百世之祖不迁外﹐其馀五世亲尽则迁去神主藏于祧。
- 32、议妥:商量妥当。
- 33、议销:谓考虑注销。 买卖双方或同业共同议定货品销售数量或价格。
- 34、议协:协商。
- 35、议叙:清制对考绩优异的官员﹐交部核议﹐奏请给予加级﹑记录等奖励﹐谓之'议叙'。指掌议叙之官。
- 36、议恤: 1.亦作"议恤"。 2.对立功殉难人员﹐评议其功绩﹐给予褒赠抚恤。
- 37、议勋:谓评议其辅成王业的功勋。
- 38、议谳: 1.谓议罪量刑。 2.指判案文书。
- 39、议筵:议官的席位。
- 40、议论: 议论yìlùn (1)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英 remark
- 41、议案: 议案yì’àn (1) 提供会议讨论决定的提案 英 bill;recommendation;proposal;bills and draft resolutions
- 42、议会: 议会yìhuì (1) 某些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英 parliament
- 43、议疏:犹义疏。疏解经籍的著作。议﹐通"义"。
- 44、议政:议论政事。
- 45、议断:论议裁断。
- 46、议量:权衡裁夺。
- 47、议院: 议院yìyuàn (1)议会 英 Parliament
- 48、议员: 议员yìyuán (1) 在议会中有正式代表资格,享有表决权的成员 英 member of parliament(MP);assembly man;congressman
- 49、议郎:官名。汉代设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汉秩比六百石。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晋以后废。
- 50、议干:谋略才干。
- 51、议官:言官﹔谏官。
- 52、议定:商议决定。 谓疑议有定论。
- 53、议堂:议论政事之堂。
- 54、议室:议事之室。
- 55、议事: 议事yìshì (1) 商讨官方的事务;商议公事 英 discuss official business
- 56、议行: 1.谓评议其生平行事。 2.拟议施行。
- 57、议策:讨论谋划。
- 58、议处: 1.谓议定其罪给予处分。 2.计议处理。
- 59、议命:犹算命。谓推算命运休咎。
- 60、议价: 议价yìjià (1) 决定的价格 英 negotiated price
- 61、议结:审议结案。
- 62、议狱:犹断狱﹐审议狱案。
- 63、议意:商议的意见。
- 64、议准:审议核准。
- 65、议席: 议席yìxí (1) 议会中议员的席位 英 seat in a legislative assembly
- 66、议亲: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皇亲国戚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议婚﹔说亲。
- 67、议章: 1.指原情议罪的法规。 2.评议词章。
- 68、议劳:谓评议其勤劳王事的业绩予以褒赏。
- 69、议名:犹议谥。
- 70、议兵:讨论治军用兵。
- 71、议长:代表议会﹐主持议事的主要负责人。在资本主义国家﹐凡采用两院制议会的﹐下议院议长大多由多数党提名﹐经全院选举产生﹐或由参加议会的各政党领袖协商确定。上议院议长有的由国家元首直接任命﹐有的由特定的政府高级官员兼任﹐有的则由选举产生。有的国家宪法规定﹐在国家元首因故不能视事或死亡时﹐议长可代行总统职权。
- 72、议覆:论议并答复。
- 73、议度:评议衡量。
- 74、议道: 1.议论大道﹔探讨治国之道。 2.拟议取道。
- 75、议礼:谓议论礼制。
- 76、议故: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皇帝的故交旧友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77、议计:意见和计策。
- 78、议正:拟议决定。
- 79、议则:议事规则。
- 80、议姻:犹议婚。
- 81、议言:论议建言。
- 82、议说:论议辩说。
- 83、议详:谓提出意见上报。
- 84、议学: 1.谓谋议兴学化民之事。 2.指研究议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学说。
- 85、议贤: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有德行的人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86、议状: 1.论罪定刑的文书。 2.向上呈送的发表己见的文书。
- 87、议奏:谓讨论后将处理意见向皇帝奏闻。
- 88、议罪:论议定罪。
- 89、议约:协议缔结条约。
- 90、议民:与郡县官议论政事的士人。
- 91、议谋:论议谋划。
- 92、议能:古刑法"八辟"之一。对有奇才异能的人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
- 93、议贵:古刑法八议之一。对显贵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94、议画:犹建议。
- 95、议和: 议和yìhé (1) 通过谈判达成终止敌对行为或停止战争 英 negotiate peace
- 96、议决: 议决yìjué (1) 讨论后作出决定 英 resolve after deliberation;pass a resolution
- 97、议可:谓天子认可所议之意见。
- 98、议理:道理。议﹐通"义"。
- 99、议功: 1.古刑法中八议之五。谓对有大功之人﹐审议其功勋以减免刑罚。 2.论功。
- 100、议法:斟酌法度﹔讨论法制。
议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倡议书: 倡议书chàngyìshū (1) 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 英 written proposal
- 2、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其权力受到行政机关的制约。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是真正代表民意的代议机关。
- 3、会议室: 会议室huìyìshì (1) 供开会用的房间 英 meeting room (2) 通常包含有一张大会议桌而预定作为董事会会议之用的房间 例 董事会每月在该会议室召开一次会议 英 boardroom
- 4、清议堂: 朝廷官员商议军政大事的地方。
- 5、合议庭: 审判人员共同审理案件时所组成的审判庭。我国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第一审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上诉和抗诉案件的审理,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 6、协议通: 融资城专为投融资客户开发的在线协议签署平台。
- 7、宣议郎:官名。唐宋散官,从七品下称宣议郎。明沿置,清废。
- 8、参议院:参议院一般指上议院。上议院是某些国家两院制议会的组成部分。
- 9、参议会: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开始后成立的地方性咨询机构。有省﹑县﹑乡参议会。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为了动员和团结广大民众参加抗日而设立的各级人民代表机关。有边区﹑市﹑县﹑乡参议会。
- 10、合议制: 与君主专制政体相对。各资本主义国家组成内阁政府,由首相和各部大臣共同商议国事,谓之合议制。 法院审理案件实行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的制度。
- 11、公议儿: 1.方言。犹公份儿。
- 12、众议院: 众议院zhòngyìyuàn (1) 某些国家或州的议会的下院 英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2) 某些一院制国家的议会,如卢森堡的众议院 英 Chamber of Deputies
- 13、衆议院: 一些国家两院制议会的下议院的名称之一。亦省称“众院”。如:美 众院否决平衡预算法修正案。
- 14、谘议局:清政府伪装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谘议机关。规定该局有讨论本省行政兴革和公债税收等权﹐实际上不能监督地方行政。
- 15、咨议局: 清政府伪装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规定该局有讨论本省行政兴革和公债税收等权,实际上不能监督地方行政。
- 16、下议院: 两院制议会的组成部分。原是英国议会中的平民院的别称,后来泛指两院制中议员按人口比例或选区选举产生的议院,如美国的众议院,法国的国民议会,荷兰的二院等(跟“上议院”相对)。也叫下院。
- 17、上议院: 某些国家两院制议会的组成部分。议员由选举产生或由国家元首指定,任期一般较长,有的终身任职,也有世袭的。上议院享有立法权和监督行政权。名称各国叫法不一,如英国叫贵族院,美国、法国、日本叫参议院,瑞士叫联邦院等(跟“下议院”相对)。
- 18、代议员: 人民会议代议员,朝鲜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人民会议代表。
- 19、代议机关: 见“代议制”。
- 20、非议诋欺:指诬蔑毁谤。
- 21、大发议论: 大发议论dàfā-yìlùn (1) 唠叨或漫无目的地说个不停 例 于是国会大发议论了 英 talk emptily or aimlessly (2) 尽情尽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英 speak at great length
- 22、物议沸腾:议论纷纷,指舆论强烈。
- 23、纷纷议论: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形容很多人谈论的情景
- 24、众议纷纭: 纷纭多而杂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 25、异议蜂起:异议:不同的或反对的意见。不同的或反对的意见一下子出现很多。
- 26、嘉议大夫:礼部尚书的别称。
- 27、谏议大夫:一个古代官职。
- 28、建议录取: 就是教育部增加录取名额了,就有可能要你,没有名额就录取不了。
- 29、巷议街谈:大街小巷间人们的议论。语出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 30、大抗议书:大抗议书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文件。
- 31、论议风生:谈论得极生动而又风趣。
- 32、谈判议题:谈判中的重大问题
- 33、谈议风生: 谈议风生tán yì fēng shēng (1) 指人健谈而动听或谈吐不凡,意趣盎然 英 talk cheerfully and humorously;talk with great animation
- 34、协议自杀:协议 xiéyì ∶共同计议;协商 ∶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
- 35、参政议政: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所具有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项基本职能。
- 36、众议成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
- 37、衆议成林: 谓众人的议论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高诱注:“众人皆议平地生林,无翼之禽能飞,凡人信之以为实然也。”
- 38、猪仔议员: 对被收买、利用的国会议员的鄙称。
- 39、会议电话:(不在一个地方的人)利用电话装置举行的会议。
- 40、清议不容:置:安放。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 41、银河议会:后称为帝国议会,是银河共和国还有新共和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 42、西山会议派: 词语解释⒈ 1925年11月23日,谢持、邹鲁、林森、居正等国民党右派十余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等决议案。参加会议者后来被称为“西山会议派”。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开除谢持、邹鲁等人党籍。
- 43、答司马谏议书:《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 44、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
- 45、南京临时参议院: 1912年1月各省都督选派代表在南京组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执行议会职权。2月批准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制定并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迁往北京。次年4月解散。
- 46、画地为牢,议不入: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议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八议: 八辟。
- 2、谤议: 谤议bàngyì (1) 非议 例 动遭谤议 英 vilify
- 3、本议: 1.原来的谋划。 2.原来的意见﹑看法。
- 4、贬议:不好的评价和议论。
- 5、辩议: 1.辨析议论。辩﹐通"辨"。
- 6、病议:犹非议。
- 7、禀议:亦作'禀议'。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
- 8、博议:全面详尽地讨论或评议。
- 9、驳议: 驳议bó yì 1. 对别人主张、建议进行辩驳(多指书面的) 英 correct; 2. 驳斥别人时提出的意见(多指书面的) 例 祖冲之勇敢地进行了辩论,写出了一篇非常有名的驳议,指《辩戴法兴难新历》 3. 臣属向皇帝上书的一种,多指在书中驳斥别人的意见。如:柳宗元的《驳复仇议》
- 10、部议:旧时指中央各部内的决定。
- 11、察议: 1.清代官吏有过失交部议罚,轻者叫做"察议"。
- 12、倡议: 倡议chàngyì (1) 首先提出建议;发起做某事 例 倡议召开国际会议 英 proposal; propose
- 13、唱议:倡议;首先提议。
- 14、陈议:陈述谋议。
- 15、成议:1.已达成的协议。 2.已有的规定。
- 16、持议:犹持论。
- 17、筹议: 筹议chóuyì (1) 筹划计议;筹商 例 筹议对策 英 consult
- 18、刍议: 刍议chúyì (1) 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 例 皇图不隔于刍议。——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 英 my meager opinion
- 19、处议: 1.决策﹐决断。
- 20、创议: 创议chuàng yì 1. 首次提议。 例 创议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原则。 英 propose; 2. 倡导建议。 例 创议开展学习月。
- 21、疵议: 1.非议;指责。
- 22、磋议:商谈;协议。
- 23、党议:聚众议论。 朋党之间的争论﹑非议。
- 24、谠议: 谠议dǎngyì (1) 正直的议论 英 unbiased comment
- 25、诋议:诋毁非议。
- 26、订议: 1.谓商定议事文稿。 2.定议﹔商议决定。
- 27、动议: 动议dòngyì (1) 会议中临时提出建议,也指这种建议 英 motion
- 28、访议: 1.咨询﹐谋议。 2.依据义理。访﹐通"放"﹔议﹐通"义"。《战国策.赵策二》﹕"诗云﹕'服难以勇﹐治乱以知﹐事之计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学﹐义之经也。循计之事﹐失而不累﹔访议之行﹐穷而不忧。'"吴师道补正﹕"'访义'﹐又疑'放义'﹐谓放于义也。"诸祖耿汇考﹕"吴师道又疑访议当作放义﹐与循计句并承上文而言﹐于义亦得。"一说﹐义为征询意见。吴师道补正﹕"循计谋之事﹐虽有故失而无累。访谋议之行﹐虽有穷急而不忧。"
- 29、诽议:责难﹐非议。
- 30、非议: 非议fēiyì (1) 批评,责难 例 非议诏书。——《汉书·黄霸传》 例 非议政事 英 reproach;censure
- 31、讽议: 1.讽谏议论﹔婉转地发表议论。
- 32、浮议:没有根据的议论。
- 33、复议: 复议fùyì (1) 重新讨论已做决定的事 英 reconsider
- 34、腹议: 腹议fùyì (1) 嘴上没说出,心里对人有看法 英 unvoiced criticism
- 35、腐议: 迂腐的议论。
- 36、覆议:再次审议。
- 37、改议: 改变主张。
- 38、格议: 1.搁置的建议。 2.议论相悖。
- 39、梗议: 1.谓持反对意见。 2.指反对的意见。
- 40、更议:改议。
- 41、鲠议:刚直的议论。
- 42、共议: 共议gòngyì (1) 共同商讨 例 共议兴国大计 英 discuss together
- 43、瞽议:犹妄议。谦词。
- 44、馆议:馆阁讨论。
- 45、覈议:犹谈判。
- 46、横议: 1.恣意议论。 2.物议,非难。
- 47、宏议:宏论。
- 48、竑议:宏论。
- 49、谹议:博大精深的议论。
- 50、讥议: 讥议jīyì (1) 嘲笑,议论 英 drub
- 51、计议: 计议jìyì (1) 计划;商议 例 从长计议 英 talk over;consider;consult;deliberate;discuss;talk over;weigh carefully
- 52、赍议:携持奏议。
- 53、集议: 1.共同评议。
- 54、嘉议: 好意见。
- 55、谏议:官名。谏议大夫。谏诤。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 56、建议: 建议jiànyì (1) 向有关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张 例 建议改善生活 例 建议晚饭后散步 英 propose;suggest;bid;offer;recommendation (2) 向有关方面所提出的主张 例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而不是建议 英 advise;advocate;recommend
- 57、监议:犹审议。
- 58、讲议:讲究论议﹔谈论商讨。
- 59、较议:评论驳议。
- 60、沮议:非议;异议。
- 61、聚议: 聚议jùyì (1) 聚集在一起商议 例 聚议大事 英 get together and discuss
- 62、决议: 决议juéyì (1) 经过会议讨论通过的决定 例 委员会发出表示同情的决议 英 resolution
- 63、看议:察看审议。
- 64、抗议: 抗议kàngyì (1) 对某人、某国、某单位的言论、行为或措施表示强烈反对 例 抗议书 英 protest
- 65、课议: 1.考核评议。
- 66、款议:和谈。
- 67、窥议: 1.私下非议。
- 68、吏议: 1.谓官吏议事。 2.指司法官吏关于处分定罪的拟议。
- 69、量议:商讨计议。
- 70、论议: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见。亦指思想认识﹑境界等。议论文。
- 71、庙议: 1.关于宗庙礼制的议论。 2.朝廷的谋议。
- 72、谬议:错误的议论。
- 73、末议:谦称自己的议论。
- 74、谋议:谋划﹐计议。
- 75、拟议: 拟议nǐyì (1) 行动之前的计划、筹划 英 proposal (2) 草拟 例 拟议规划 英 draft
- 76、评议: 评议píngyì (1) 评论是非 英 appraise sth.through discussion (2) 商量;商议 例 与他评议 英 discuss;consult
- 77、濮议:宋仁宗无嗣,死后以濮安懿王允让之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即位次年(治平二年),诏议崇奉生父濮王典礼。侍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及司马光等力主称仁宗为皇考,濮王为皇伯,而中书韩琦﹑欧阳修等则主张称濮王为皇考。英宗因立濮王园陵,贬吕诲﹑吕大防﹑范纯仁三人出外。旧史称之为"濮议"。后亦借指朝中的争议。
- 78、佥议:众人的意见。多用于群臣百官。 共同商议。
- 79、切议: 恳切的议论。
- 80、窃议:私下议论;私自评论。
- 81、权议: 谓知权变,善谋划。
- 82、群议:众人的议论。
- 83、羣议:众人的议论。《后汉书·马援传》:“帝大喜,引入,具以羣议质之。” 唐刘禹锡 《唐故韦公集纪》:“羣议鬨然,俟公一言而定。” 宋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上:“上为羣议所惑,默然无所主。”
- 84、讪议:诋毁﹑非议。
- 85、姗议:诽议。
- 86、商议: 商议shāngyì (1) 为了对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 例 商议举行一次聚会的计划 英 discuss (2)建议 英 propose
- 87、审议: 审议shěnyì (1) 审查评议 例 提交人大会审议 英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 88、申议:申明情由加以议处。
- 89、谥议: 1.亦作"谥议"。 2.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等死后﹐下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依据谥法拟定谥号﹐奏请钦定﹐谓之"谥议"。汉崔骃有《章帝谥议》。
- 90、殊议: 不同的意见。
- 91、竖议:立议;建议。出自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
- 92、署议:谓上书议事。因上书须署名﹐故称。
- 93、私议: 私议sīyì (1) 背地里谈论 例 公事不私议 英 discuss…in secret (2) 个人的看法 英 one’s idea
- 94、肆议: 1.亦作"肆义"。 2.谓进言献策,提出意见。
- 95、琐议:即指对某事从细微处开始议论,多用于文章的题目。
- 96、谈议: 1.讨论切磋。 2.谓议论是非。
- 97、讨议: 1.讨论商议。
- 98、廷议: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 指朝廷上的议论。
- 99、庭议: 1.议事于朝廷。庭,通"廷"。 2.指朝廷的决策。
- 100、妄议:胡乱的、逾越常规的议论。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议组词,议的组词,议字怎么组词,议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议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议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33个,议字在中间的组词有46个,议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05个。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議
- 五笔YYQY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2) 同本义议,语也。——《说文》议,谋也。——《广雅》。按,谓论事之宜。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法而不议。——《荀子·王制》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3) 又如:议计(商议合计);议妥(商量妥当);议婚(商谈联姻之事)(4) 评议是非议论证据古今。——韩愈《柳子厚墓志铭》(5) 又如:议勋(评议功勋);议语(谈论)(6) 选择乃议侑于宾。——《仪礼·有司彻》。注:“犹择也。”(7) 又如:议才(选拔人才)(8) 议处;议罪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9) 又如:议状(论罪定刑的文书);议处(清制对有过失的官吏,交吏部拟定处罚办法);议惩(评议罪刑给予惩处);议刑(议罪以定刑)(10) 议论,特指议论政事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大功言而不议。——《礼记·闲传》(11) 通“仪”(yí)。忖度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昔先王议事以制。——《国语·郑语》。王引之云:“议,读为仪。”博学不可使议世。——《墨子·非儒》。王念孙云:“仪,议古字通。”名词(1) 意见、看法、判断或评价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资治通鉴》(2) 又如:议计(意见和计策);议论风生(比喻能言善道,语辞生动有味)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