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论硋: 1.犹言众矢之的﹐众人议论的目标。
  • 2、论报: 1.谓论罪得到批准。亦泛指定罪判刑。 2.谓报答恩情。
  • 3、论辨: 1.谓考定才能品德。 2.议论辩驳。辨﹐通"辩"。 3.文体的一种。今称论说文。辨﹐通"辩"。
  • 4、论辩: 论辩lùnbiàn (1) 讨论分辩 例 论辩有力 例 与之论辩(辨通“辩”)。——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英 argue;debate
  • 5、论柄: 1.犹论据。
  • 6、论驳: 1.亦作"论驳"。 2.辩论驳正。 3.评论辩驳的奏章。
  • 7、论駮: 1.亦作"论駮"。 2.辩论駮正。 3.评论辩驳的奏章。
  • 8、论财: 1.计较财物。
  • 9、论材: 1.选择人材。论﹐通"抡"。
  • 10、论裁: 1.论究裁决。
  • 11、论策: 1.犹策论。宋代以来各朝常用作科举考试的项目之一。
  • 12、论斥: 1.论罪斥逐。
  • 13、论齿: 1.犹论年。
  • 14、论酬: 1.答谢。 2.议论。
  • 15、论除: 1.选拔贤才﹐任用官吏。论﹐通"抡"。
  • 16、论刺: 1.议论和讥刺﹔议论和指责。
  • 17、论次:论定编次。
  • 18、论抵: 1.判处抵罪。
  • 19、论敌: 论敌lùndí (1) 西方古代学术论辩时,开始对论点提出责难的人;在争论中的对手 英 one's opponent in a debate
  • 20、论笃: 1.言论笃实。亦指言论笃实的人。 2.确当的评论。
  • 21、论端: 1.争论的原由。
  • 22、论锋: 1.议论的锋芒。
  • 23、论赋: 1.撰述铺叙。
  • 24、论纲: 1.论述的总纲。
  • 25、论告: 1.论列罪状上告。 2.论着和告身(授官文凭)。
  • 26、论辜: 1.论罪。
  • 27、论劾: 1.论告弹劾。
  • 28、论婚: 1.谈论婚事。
  • 29、论昏: 1.谈论婚事。谓提亲。"昏"﹐婚的古字。
  • 30、论记: 1.记述。 2.佛教书籍类别。指对三藏的分类﹑疏论。
  • 31、论及: 论及lùnjí (1) 专门讨论和阐述 例 论及一个重要问题的讲话 英 deal;touch upon
  • 32、论辑: 1.编次辑集。
  • 33、论集: 1.编次撰集。
  • 34、论剑:讨论剑术。
  • 35、论谏: 1.论述讲谏的方法。 2.议论和进谏。
  • 36、论建: 1.建议。
  • 37、论荐: 1.选拔推荐。论﹐通"抡"。
  • 38、论讲: 1.讲论﹔谈论讲说。
  • 39、论斤: 1.按斤量计算。
  • 40、论救: 1.谓上书皇帝论事救人。
  • 41、论旧: 1.犹话旧。
  • 42、论究:讨论研究。
  • 43、论据: 论据lùn jù 1.  证明论题的判断。 英 grounds of argument; basis of an argument; contention; datum; 2.  在一个推论中,充当理由根据,以便推衍出结论的部分。 例 他的论据显然有问题。
  • 44、论决: 1.判决。 2.判处死刑﹔处决囚犯。
  • 45、论考: 1.讨论研究。
  • 46、论课: 1.谓评论﹑考核军功或政绩。
  • 47、论吏: 1.评论考察官吏的才德。
  • 48、论量: 1.评论﹔计较。 2.犹思量。
  • 49、论列:1.一一论述。 2.指言官上书检举弹劾。 3.议论的范围。
  • 50、论伦: 1.论说伦理。 2.逐一论述。
  • 51、论语: 论语Lúnyǔ (1) 孔子言论的汇编,儒家最重要的经典。由孔子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南宋时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论语共计20篇,1.2万字 英 Lun Yu ,Analects of Confucius
  • 52、论纂:论撰。
  • 53、论断: 论断lùnduàn (1) 断定或肯定为一种性质、属性或特性 例 逻辑的效用是用一个单一的实例来论断对其一切同类型事物都是真的 英 predicate;conclusion;inference;judgement; thesis
  • 54、论点: 论点lùndiǎn (1) 论述中的确定性意见及支持意见的理由 例 女士的极富有启发性的论点 英 argument;thesis; proposition
  • 55、论赞: 1.附在史传后面的评语。司马迁《史记》称"太史公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皆称"赞"﹐荀悦《汉纪》称"论"﹐陈寿《三国志》称"评"﹐谢承《后汉书》称"诠"﹐其他或称"议"﹐或称"述"﹐名称不一。
  • 56、论难: 论难lùnnàn (1) 争论焦点问题 例 双方展开论难,毫不相让 英 argue,debate on controversial points
  • 57、论兵: 1.研究军事和兵法。
  • 58、论道:谋虑治国的政令。议论﹑阐明道理。
  • 59、论调: 论调lùndiào (1) 议论的腔调;观点,看法 例 悲观论调 英 views;argument
  • 60、论著:(名)带有研究性的著作。
  • 61、论心: 1.研究思想。 2.谈心﹐倾心交谈。
  • 62、论言: 1.论述﹐谈论。
  • 63、论议: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见。亦指思想认识﹑境界等。议论文。
  • 64、论律: 1.讨论乐律。
  • 65、论定: 1.经考校定评。 2.对一个人一生的功过是非作出结论。 3.编次确定。 4.判决。
  • 66、论工: 1.研究军事工艺。
  • 67、论价: 1.议定价格。
  • 68、论叙: 1.见"论叙"。
  • 69、论味: 1.论说如何得到美味。语本《吕氏春秋.本味》﹕"汤得伊尹……说汤以至味。"
  • 70、论诤: 1.见"论争"。
  • 71、论见: 1.主张和见解。
  • 72、论诉: 1.论辩申诉。
  • 73、论藏:佛教三藏之一。指佛以自问答的方式论辨法相为经﹐佛弟子及诸菩萨又据此解释经义﹑论辨法相的有关著作。梵名阿毘达磨藏﹐义译为'论藏'。
  • 74、论草: 1.有所论议的奏疏。
  • 75、论最: 1.犹课最﹐论功。
  • 76、论讨: 1.讨论。
  • 77、论战: 论战lùnzhàn (1) 论争,在政治、学术上因意见不同而引起的争论 英 polemics;debate
  • 78、论执: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意见。
  • 79、论旨: 1.议论的旨趣﹔论题的主旨。
  • 80、论交: 1.争论与交谈。 2.结交﹔交朋友。
  • 81、论疏: 1.论述和注解。
  • 82、论堂: 1.指明伦堂。即旧时各地孔庙的大殿。论﹐通"伦"。
  • 83、论家: 1.论文家。
  • 84、论辟: 1.判处死刑。
  • 85、论禅: 1.谈论佛学。
  • 86、论德: 1.评判品德的高下。 2.论赞天子的功德。
  • 87、论反: 1.议论事情的反面。
  • 88、论根: 1.议论的根据。
  • 89、论判: 1.策论和判语。均为科举考试的项目。
  • 90、论囚:定罪并处决囚犯。
  • 91、论口: 1.斗嘴﹔争吵。
  • 92、论斩: 1.判处斩首。
  • 93、论罪: 论罪lùnzuì (1) 判罪;即根据事实或证据判定罪行 例 按贪污论罪 英 decide on the nature of the guilt
  • 94、论主: 1.某种学说的倡导者。
  • 95、论撰: 1.亦作"论撰"。 2.论说叙录。 3.论着﹔著作。
  • 96、论演: 1.研究阐发。
  • 97、论贤: 1.选拔贤者。论﹐通"抡"。
  • 98、论进: 1.选拔进用。论﹐通"抡"。
  • 99、论杀: 1.判处死刑。
  • 100、论平: 1.考虑公正平和。

论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辩论会:  辩论各方论述自己的理由、进行辩驳的会议。
  • 2、讨论稿: 正式文件出台前用以进行讨论的草稿。
  • 3、被论人:指欣讼时的被告。
  • 4、地论宗:佛教流派之一。从所奉《十地论》得名。《十地论》是《十地经》的释论。本宗所习为世亲之释论。南北朝时此宗颇盛,到中唐华严宗兴,此宗逐渐废退。
  • 5、理论家: 理论家lǐlùnjiā (1) 讲理论的人;从事推理思维的人;建立理论(如说明已被发现的现象)的人 英 theorist; theoretician; theorizer; ideologist
  • 6、评论员: 评论员pínglùnyuán (1) 在报刊、电台等就某问题发表评论的人员 英 commentator
  • 7、评论家: 评论家pínglùnjiā (1) 从事评论工作的专家 英 critic;reviewer
  • 8、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法的评论是非曲直、表明主张态度的文体。通常要求具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样式有社论、评论、读后感等。
  • 9、摄论宗: 1.佛教早期学派之一。以传习弘扬《摄大乘论》为旨立宗﹐后世也称摄论师。盛行于陈隋之际﹐至唐玄奘学派兴起﹐逐渐衰微绝传。
  • 10、三论宗: 中国佛教宗派。崇尚印度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因以得名。
  • 11、四论宗:佛教宗派名。指崇奉"四论"的一派。参见"四论"﹑"三论宗"。
  • 12、按质论价:按质论价是按照商品或劳务的质量优劣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或收费标准,优质优价、低质低价、同质同价。
  • 13、拔剑论功: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 14、成败论人: 成败论人chéngbài-lùnrén (1) 指世俗评价人物总以其失败和成功为褒贬标准 英 evaluate people according to success or failure;appraise sb.according to his achievement
  • 15、半部论语: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用论语的一半可以治理好国家。后用来指儒家经典为治国之本。
  • 16、经邦论道:谓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亦比喻居于高位。
  • 17、卑论侪俗:指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迁就流俗
  • 18、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bìyè lùnwén (1) 在高等院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毕业前,考察他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总结性作业 英 graduates' dissertation;graduation(undergraduate) thesis
  • 19、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biànzhèng-lùnzhì (1) 中医指根据病人的发病原因、症状、脉象等,结合中医理论,全面分析、作出判断,进行治疗。也说辨证施治(‘证’同‘症’) 英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illness an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 20、拨万论千: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 21、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 22、分层论证:不同的角度、方面去论证论点
  • 23、成千论万:犹言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 24、持论公允: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 25、崇论闳议:亦作'崇论宏议'。亦作'崇论谹议'。亦作'崇论吰议'。 原谓高论博议,后指高明宏大的议论。
  • 26、崇论吰议:亦作'崇论宏议'。亦作'崇论谹议'。亦作'崇论吰议'。原谓高论博议,后指高明宏大的议论。
  • 27、崇论闳论: ◎崇论闳论chónglùnhónglùn 高超的见解
  • 28、崇论宏议: 1.见"崇论闳议"。
  • 29、崇论谹议:亦作'崇论宏议'。亦作'崇论谹议'。亦作'崇论吰议'。原谓高论博议,后指高明宏大的议论。
  • 30、谠论侃侃: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 31、谠论危言:公正的议论,无畏的直言
  • 32、道长论短:谓评论好坏是非。
  • 33、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又称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
  • 34、笃论高言:确切高明的言论。
  • 35、笃而论之:确切地评述。
  • 36、三段论式: 逻辑名词。也叫三段论、三段论法。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故称。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
  • 37、衡短论长:比较﹑评定事物的优劣。
  • 38、三墩论坛:三墩又名杉墩、珊墩、古称兰里,自古以来有鱼米之乡、瓜果之地之称,因境内有文星墩、灯彩墩、水月墩三个较大的水上土墩而得名三墩。
  • 39、访论稽古:意思为讨论考究古代的事情。
  • 40、物论沸腾: 《资治通鉴·唐纪·宪宗长庆元年》 【名称】:物论沸腾【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宪宗长庆元年》:“播纤邪,物论沸腾,不可以污台司。”【事例】:今者物论沸腾,怨讟交至,公议所在,亦知之矣。 ★《宋史·苏轼传》【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 41、议论纷纷:纷纷:多而杂乱。议论很多、很杂。指看法不一致,各种说法很多。也作“纷纷议论”。
  • 42、议论纷错: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 43、议论纷纭: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 44、议论蜂起:议论很多,像一窝蜂飞起一样。形容意见不一致,有很多种说法。
  • 45、峭论鲠议:议论严正刚直。
  • 46、盖棺论定: 盖棺论定gàiguān-lùndìng (1) 一个人一生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作出定论 例 盖棺公论定,不泯是人心。——《可斋续稿后·挽史鲁公》 英 A man's merits or demerits can be finally judged only after his death (2) 现在常用来比喻对一时一事作出定论 例 在过去说来,她这个小命运已是被盖棺论定了 英 make final judgement
  • 47、无论何时: 无论何时wúlùn héshí (1) 在任何时候;不论何时 例 欢迎无论何时表现出的独创性 英 whenever
  • 48、无论如何: 无论如何wúlùn rúhé (1) 无论怎么样,表示不管怎样,其结果都不变 例 今天无论如何别迟到 英 however;right or wrong;anyway;anyhow
  • 49、舆论哗然: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 50、偷换论题: 通常指在证明过程中把需要证明的判断偷换为另一个判断。例如,本应证明“美术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却去证明“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反驳中把需要反驳的判断偷换为另一个判断,也是偷换论题。
  • 51、谈婚论嫁:谈婚论嫁就是到了男的该娶老婆,女的该嫁老公的时候了。
  • 52、讲古论今:讲述、评论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 53、较武论文: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 54、借今论古:借用今日的事例,议论古代的任何事。
  • 55、谈今论古:  谈论古往今来的人和事。形容话题广泛。 亦作:谈今说古
  • 56、谈古论今:  见“谈古说今 ”。
  • 57、争斤论两: 争斤论两zhēngjīn-lùnliǎng (1) 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 例 他爱争斤论两,少招他 英 fuss about trifles
  • 58、就事论事: 就事论事jiùshì-lùnshì (1) 依据实情,论其是非 例 既可遮拦饰观,又不费钱,此就事论事之一法也。——《浮生六记》 英 consider sth.as it stands
  • 59、虚假论据:在证明或反驳中把虚假的判断当作论据的逻辑错误。
  • 60、阔论高谈: 1.大发不切实际的空洞言论。 2.广博高妙的议论。
  • 61、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 62、两刀论法:即二难推理。逻辑上称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联合起来的推理。大前提是两个假言判断,小前提是选言判断。
  • 63、比邻论坛:于2014年8月10日正式上线。比邻网由禄优网和由游网创始人王吉旭,创建的以论坛为主的综合性网站,主要用来引导用户使用乐货铺便捷的购物服务,同时把由游网,禄优网和乐货铺连接起来。比邻网,源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比邻'二字,象征着邻居,朋友的意思。
  • 64、留连论诗: 留连论诗liúlián lùn shī (1) 长时间在一起讨论诗歌创作 英 talk about the poem for a long time
  • 65、风闻论事:谓古时御史等任监察职务的官员可以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吏。 泛指据传闻向上检举官吏。
  • 66、妈妈论儿: 谓民间流传的俗话或俗谚。
  • 67、假庖论兵: 是成刚小说《再扶汉室》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它描写了兖州大将郑春和借着讲述庖理来论述如何用兵的道理,堪称是《再扶汉室》中的经典段落之一。“假”同“借”,庖:是厨房、厨师的意思。
  • 68、大奇论篇:《素问》篇名。大奇是比较《奇病论》扩大的意思。
  • 69、品头论足: 品头论足pǐntóu-lùnzú (1) 指有些闲人过多地仔细评论女性相貌,也比喻在细节上随便批判 例 众情颠倒,品头论足,纷纷如狂。——《聊斋志异》 英 make frivolous remarks about a woman’s appearance;(fig) find fault;be overcritical (2) 也称“评头论足”
  • 70、评头论足: 评头论足píngtóu-lùnzú (1) 原指一些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今泛指对人或事物随便议论,百般挑剔 英 make frivolous remarks about a woman's appearance;be overcritical;find fault with
  • 71、评头论脚:1.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 2.也比喻任意挑剔。同“评头品足”。
  • 72、舐皮论骨:舐:用舌头舔。刚舔到皮肤就谈论里面的骨头。比喻看问题不深入,只看到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
  • 73、谈天论地: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
  • 74、谈论风生: 谈论风生tánlùn-fēngshēng (1) 指人健谈而动听或谈吐不凡,意趣盎然 英 talk cheerfully and humorously;talk with great animation
  • 75、密封论坛: 密封论坛全称是中国密封网密封论坛,目前论坛共包括密封技术交流,密封市场营销,密封行业人才,密封知识园地,供求交流,论坛站务共六大板块。
  • 76、循环论证: 逻辑学上指由前提甲推出结论乙,又拿乙做前提来证明甲,这样的论证叫循环论证,是不能成立的。
  • 77、晏子论罪: 晏子论罪出自于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
  • 78、不论秧子:方言。不管是谁。谓不因对方地位而有所顾忌。
  • 79、议论风生: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 80、议论风发: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 81、议论英发:谓崇论弘议﹐才华横溢。
  • 82、虚论高议: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
  • 83、言论自由: 是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基本权利,但要保证被议人员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
  • 84、争长论短: 争长论短zhēngcháng-lùnduǎn (1) 争论是非曲直;计较好坏 英 argue; debate
  • 85、争多论少: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 86、类比论证: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 87、樽酒论文: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后遂以'樽酒论文'谓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 88、就实论虚:意思指就实际工作或具体事情来看政治、方向、路线、人的立场和人生观
  • 89、目论浅识: 词语解释⒈  目论:眼前之论。比喻见识短浅。
  • 90、说短论长: 说短论长shuōduǎn-lùncháng (1) 对别人是非曲直加以评论 英 make unnecessary comments of others
  • 91、说长论短: 说长论短shuō cháng lùn duǎn (1) 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 例 兀谁在你面前说长论短来?——《古今小说》 例 他就喜欢背着别人说长论短,搬弄是非 英 talk irresponsibly
  • 92、数白论黄:计较金钱。白,银;黄,金。
  • 93、数短论长: 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 94、数黑论白: 见“数黑论黄 ”。
  • 95、数黑论黄: 数黑论黄shǔhēi-lùnhuáng (1) 指说长道短,挑拨是非。也说“数黄道黑、“论黄数黑” 英 talk wildy
  • 96、学年论文:高等学校学生的一种独立作业。学生于学年结束时,按照要求,在教师指导下作出的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或报告。
  • 97、虚论浮谈:虚饰的言论,浮夸的语言
  • 98、言论风生: 1.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 99、要而论之:犹言要而言之。
  • 100、尊酒论文:尊:通“樽”,古代盛酒器。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论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按论:查处。
  • 2、案论:审讯治罪。
  • 3、霸论:称霸的学说。
  • 4、邦论:关于国事的言论。
  • 5、谤论:指斥过失的言论。
  • 6、豹论:谓长于兵法。豹,指《豹韬》,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
  • 7、倍论:官吏频犯赃罪,如所犯罪法不等,即以重赃之数并入轻赃,然后折半论罪,称为倍论。
  • 8、备论: 1.详细叙列。 2.详细论述。
  • 9、悖论: 悖论bèilùn (1) 逻辑学和数学中的“矛盾命题” 英 paradox
  • 10、诐论:偏邪不正的言论。
  • 11、笔论:谓以文字发议论。
  • 12、痹论:一种病,指经络阻滞,营卫滞涩
  • 13、弁论:犹弁言。
  • 14、辨论:把对人进行考查后所作的鉴定加以认真分析。 辨析论说。辩驳争论。 议论。
  • 15、辩论: 辩论biànlùn (1) 见解不同的人彼此阐述理由,辩驳争论 例 关于这桩事你可以常常来和我辩论 英 argue;debate
  • 16、别论:异议。 另作评价;另外评论。
  • 17、驳论: 1.亦作"驳论"。 2.文体名。犹驳议。 3.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
  • 18、捕论: 1.逮捕论罪。
  • 19、策论: 策论cèlùn (1) 古时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清末科举废八股文,用策论代替 英 discourse on polities;a type of essay in feudal China
  • 20、倡论: 发表议论。
  • 21、常论: 1.指普遍适用的道理和法则。 2.平庸的言论。
  • 22、陈论:陈事论述。
  • 23、侈论:大言。指不切实际的空论。
  • 24、持论: 持论chílùn (1) 把自己的主张发表出来;立论 例 持论公允 例 持论有据 英 present an argument
  • 25、齿论:口头顺带表达的言辞,多为称誉他人的好话。
  • 26、酬论:研讨,讨论。
  • 27、踌论:方言。反复思量。
  • 28、刍论:浅陋的议论。多用为自谦之辞。
  • 29、创论: 1.独到的见解。
  • 30、辞论: 1.言谈议论。
  • 31、粗论:粗略论述。
  • 32、麤论: 粗略论述。
  • 33、达论: 1.通常的议论。
  • 34、党论: 1.正直之论。党,通"谠"。 2.朋党之间的争论。
  • 35、谠论:正直之言﹐直言。
  • 36、道论: 1.道家的理论。
  • 37、导论: 导论dǎolùn (1) 论著正文前概要论述全文或全书的中心思想,以指导帮助读者阅读的部分,也叫引论 英 introduction
  • 38、典论:经典论着。
  • 39、定论: 定论dìnglùn (1) 确定的论断或成熟的见解;做出确定的论断 英 final conclusion;the last word
  • 40、笃论:犹确论。确切的评论。
  • 41、对论:互相议论;辩论。
  • 42、泛论: 泛论fànlùn (1) 广泛地论述;泛泛地谈论 例 泛论哲理 英 generally expound
  • 43、访论:探讨各种论说。
  • 44、放论:高谈阔论。
  • 45、非论:不但。
  • 46、讽论: 1.讽喻议论。
  • 47、浮论:空虚不实的言论。
  • 48、赋论:辞赋和议论文。
  • 49、概论: 概论gàilùn (1)概述,以全部概括了的调查研究来综述或描述 例 概论了整个心脏病学领域的一系列讲座 英 survey
  • 50、告论:谓向官府控告。论,论罪。
  • 51、格论:精当的言论;至理名言。
  • 52、鲠论: 1.刚直的言论。 2.刚直地发表言论。
  • 53、孤论: 1.独立的见解;无人赞同的意见。 2.一篇论着。
  • 54、瞽论:不明事理的言论。谦词。
  • 55、怪论:奇怪的论调。
  • 56、诡论: 1.谬论﹐欺世之论。
  • 57、归论: 谓议论之所归结。
  • 58、轨论:合乎一定规范的言论。
  • 59、何论:唐宋进士应试的一种文体名。
  • 60、覈论:1.深刻的言论。《后汉书·郭太传》:“ 林宗 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覈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 李贤 注:“覈,犹实也。” 三国魏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恐辞辨虽巧,难可俱通,又非所望於覈论也。”2.深刻评议。《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元年》:“ 子将 者, 训 之从子 劭 也,好人伦,多所赏识,与从兄 靖 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题,故 汝南 俗有月旦评焉。”
  • 61、恒论:通常的说法。
  • 62、横论:犹畅论,高论。
  • 63、弘论: 弘论hónglùn (1) 知识广博的言论。见“宏论” 英 intelligent view
  • 64、宏论: 宏论hónglùn (1) 见解高深的言论 英 informed opinion;intelligent view
  • 65、洪论:犹高论。
  • 66、鸿论: 宏论;高论。
  • 67、话论: 1.谈论。
  • 68、画论:有关图画﹑绘画的论述。
  • 69、环论: 环论huánlùn (1) 代数学中研究环的结构的分支 英 ring theory
  • 70、遑论:不必说、不用再说。
  • 71、恢论: 1.极论;畅论。
  • 72、讥论:讥刺和议论。
  • 73、计论: 1.计较﹔较量。 2.计议讨论。
  • 74、寄论:谓随声附和,言无定论。
  • 75、极论: 1.透彻地论述;竭力论述;畅谈。
  • 76、讲论: 讲谈论议。 说长道短,议论。 商谈;商讨。
  • 77、较论: 1.争论。
  • 78、接论: 1.见"接詥"。
  • 79、警论:警策的言论。
  • 80、纠论:纠弹议处。
  • 81、究论: 1.研究讨论。
  • 82、具论:详细讨论。
  • 83、剧论: 1.深刻论议;激切论辩。 2.有关戏剧理论或戏剧作品的评论性文章。
  • 84、决论: 论断。
  • 85、峻论:高论。
  • 86、抗论: 立论。 大声争论。 抗议。 相对晤谈。 谓在言论上相抗衡。
  • 87、考论: 1.考查论证。
  • 88、刻论: 1.苛刻地评论。
  • 89、苛论: 1.过分严格的议论﹑品评。
  • 90、夸论:犹空论。谓说空话。
  • 91、快论: 1.痛快的言论。
  • 92、阔论:不切实际的议论。
  • 93、六论:指《吕氏春秋》中的《开春论》﹑《慎行论》﹑《贵直论》﹑《不苟论》﹑《似顺论》﹑《士容论》。 指宋科举考试中的六道论题。
  • 94、鲁论:即《鲁论语》。《论语》的汉代传本之一。相传为鲁人所传,是今本《论语》的来源之一。
  • 95、罢论: 罢论bàlùn (1) 已经取消了的打算 英 abandoned (rejected)idea
  • 96、白论: 1.犹空言。
  • 97、誖论: 荒谬的、自相矛盾的说话、论断等。
  • 98、边论: 1.守边御敌的观点主张。 2.有关边事的讨论研究。
  • 99、参论: 1.参与讨论。 2.弹劾追究。
  • 100、差论:挑选,选择。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论组词,论的组词,论字怎么组词,论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论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论字在开头的组词有215个,论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22个,论字在结尾的组词有556个。
  • 拼音lùn,lún
  • 注音ㄌㄨㄣˋ,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WXN
  • 五行

基本释义

lùn名词(1) 《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2) 另见lùnlún动词(1)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2)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论,议也。——《说文》论理也,次也。——《论语序集解》坐而论道。——《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臣请论其故。——《史记·张仪传》留连论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与蒙论议。——《资治通鉴·汉纪》每与臣论此事。——诸葛亮《出师表》十几人论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3) 又如:论道(讲论治国道术);论黄数黑(议论是非曲直);论冒(相当于八股文中的“破题”,有“开宗明义”之意)(4) 思;思考论之思之,至于再三。——《汉书·王莽传》(5) 衡量;评定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闻言必熟论。——《吕氏春秋·慎行论》(6) 又如:论功行赏(7) 评论;辩析相国论河套。——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8) 又已而论河套。(9) 又如:论思(论辩思虑);论理(论说道理);论口(争论;斗嘴)(10) 判罪;判决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袁溥论 瑞。—— 清· 张廷玉《明史》舒华论瑞迂。——《明史》(11) 又如:论囚(判刑);论输(论其罪而罚其役)(12) 考虑;顾及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鲁迅《彷徨·祝福》(13) 又如:论平(考虑公正平和)(14) 较量我与一百斤大刀,却与那先生论么?——《三国志平话》(15) 控告,举报那里有令史勾结强贼理,如今世上媳妇论丈夫的稀。——元· 李致远《还牢末》(16) 凭借想相如凭舌剑压 秦国,论胆量完璧而回,乃股肱忠烈之士。—— 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17) 说;陈述无论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弃者无论。——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论天下事。——《资治通鉴》(18) 又又不可论。(19) 又如:相提并论;又当别论(20) 按照,依照 。如:鸡蛋论斤卖;论件;论天;论月发工资;论功行赏;论万(成千上万)(21) 研究论世之事。(论,研究、探讨。)——《韩非子·五蠹》(22) 又如:论演(研究阐发);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治理好国家);论思(研究思想)(23) 通“抡”。选择权节其用,论比协材。——《国语·齐语》论贤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管子·五辅》(24) 通“纶”。治理云雷屯,君子以经论。——《易·屯》屡陈时政,经论治体。——《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名词(1) 主张;学说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论语·先进》余不妄,独持迂论。——徐光启《甘薯疏序》(2) 又如:相对论;原子论;方程论(3) 议论文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一理者也。——《文心雕龙·论说》(4) 又如:《六国论》;《过秦论》(5) 通“伦”。伦理於论鼓钟!——《诗·大雅·灵台》(6) 姓(7) 另见lú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