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开头的词语
更多- 1、贡焙: 1.即贡茶。
- 2、贡表:朝贡的表文。
- 3、贡宾: 1.指参加会试的士子。
- 4、贡舶:1.又名市舶。本指明初海外诸国贡使所乘的船舶﹐引申为明清时代官府的对外贸易。 2.犹贡船。明 张瀚《松窗梦语·东倭纪》:“﹝ 倭 奴﹞贪中国贸易之利,或附贡舶,又或因商舶,其在寇舶,率皆贫穷。”徐珂《清稗类钞·朝贡·琉球四年入贡》:“又 琉球 不产药材,赖贡舶载回应用。”
- 5、贡部: 1.主持贡举的部门。唐开元年间始,贡举皆由礼部主持,故亦指礼部。
- 6、贡布: 贡布Gòngbù (1) 柬埔寨南部的海港,位于金边西南方约120公里,人口1.5万(1971),为胡椒种植中心 英 Kampot
- 7、贡茶:充作贡品的茶叶。
- 8、贡察:举荐。亦指所举荐之士。
- 9、贡彻: 1.贡﹑彻分别为夏周的田税制度,后因以"贡彻"指赋税。
- 10、贡琛: 1.进贡宝物。
- 11、贡诚:表达真诚之心。
- 12、贡船:进贡方物的船只。
- 13、贡赐: 1.纳贡与赏赐。 2.犹进贡。
- 14、贡缎:一种纹路像缎子的棉织品,光滑,有亮光,多用做被面。
- 15、贡棐:盛贡品的竹筐。棐,通"篚"。
- 16、贡篚:《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孔颖达疏:'篚是入贡之时盛在于篚。'后因用'贡篚'指进贡,贡献。指贡物﹑贡品。
- 17、贡愤: 1.溃乱,惑乱。
- 18、贡奉: 献物给朝廷。
- 19、贡赋:(名)臣民向皇室缴纳的金钱、实物等。
- 20、贡服: 1.贡献服饰。语本《汉书.元帝纪》"齐三服官"颜师古注引李斐曰:"齐国旧有三服之官。春献冠帻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
- 21、贡献: 贡献gòng xiàn 1. 进奉或赠与。 例 方今匈奴、鄯善、哀牢贡献牛马。——《论衡》 英 contribute; 2. 有助某事的行为,或作有利于社会国家的事。 例 要记住,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给青年们的一封信》我们深信: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必然能对人类当前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较大的贡献。——《人类的出现》
- 22、贡元:1.科举时代乡试中式的第六名,称为:贡元。2.对贡生的尊称。
- 23、贡生: 贡生gòngshēng (1) 明、清两朝由府、州、县学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人 英 senior licentiate in feudal China
- 24、贡士:旧指地方向朝廷荐举人才。 指所荐举之人。 清制,会试中式者为贡士。
- 25、贡品: 贡品gòngpǐn (1) 古时臣子或属国进贡给帝王的物品 英 articles of tribute
- 26、贡高:佛教语。骄傲自大。
- 27、贡祭: 1.进贡物品助祭。
- 28、贡院: 贡院gòngyuàn (1) 科举时乡试或会试的地方 英 examination hall in fendal China
- 29、贡职:贡赋;贡品。
- 30、贡试:选拔贡士的考试。
- 31、贡金:指进献铜。
- 32、贡情:谓献出忠诚。
- 33、贡闱:科举考试的地方。
- 34、贡实: 1.表达诚心。
- 35、贡监:明清时生员入国子监读书者叫贡生,又称"贡监"。
- 36、贡籍: 1.贡士名册;贡士行列。
- 37、贡公: 1.汉贡禹以明经洁行,征为博士。元帝时累官至御史大夫。屡次上书言朝事得失,主张选贤能,诛奸臣,罢倡乐,修节俭。后世尊称"贡公"。
- 38、贡墨:用以进贡之墨。后亦称名贵的墨。
- 39、贡使: 1.进贡的使臣。
- 40、贡瑞:进贡瑞物。
- 41、贡税:古代臣民向皇室缴纳的金钱、实物等;赋税。也叫贡赋。
- 42、贡选:州郡向中央举荐选拔的人材。
- 43、贡研: 1.见"贡砚"。
- 44、贡艺:贡赋的等级类别。
- 45、贡喜: 1.见"贡公喜"。
- 46、贡款:犹贡诚。
- 47、贡法:贡赋之法。
- 48、贡会: 1.指进贡朝会。
- 49、贡文: 1.举子应礼部试时所作的诗文。
- 50、贡书: 1.贡士的名册。 2.称州府呈报给礼部的参加会试的举人名册。 3.写信给对方的敬称。
- 51、贡脓:疮口内腐烂生脓。
- 52、贡市:外国或异族商人随贡使到指定地点进行的贸易。
- 53、贡砚: 1.亦作"贡研"。 2.充作贡品的砚台。
- 54、贡遗: 1.进贡﹑馈赠的礼物。
- 55、贡主:主考官。
- 56、贡谀:献媚。
- 57、贡助: 1.古代田赋之法。夏代一夫授田五十亩,每夫计其五亩之入以为贡。商为井田之制,以六百三十亩之地,划为九区,每区七十亩,中为公田,其外八家各授一区,但借其私力以助耕公田,而不复税其私田。 2.进献物品赋税。
- 58、贡新: 1.进贡新熟稻米。 2.茶名。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茶有十纲,第一第二纲太嫩,第三纲最妙,自六网至十网,小团至大团而止,第一名曰试新,第二名曰贡新。"一说为进献的新茶。
- 59、贡行:贡生。
- 60、贡忠:贡献忠心。
- 61、贡声: 1.以卖唱为业的人。
- 62、贡纳: 1.纳贡,进贡。
- 63、贡人: 1.由府﹑州﹑县推荐到朝廷的人士。
- 64、贡官: 1.主考官。
- 65、贡礼: 1.进贡的礼物。
- 66、贡茗:即贡茶。
- 67、贡楛:进贡以楛木为干的箭。语出《国语.鲁语下》:"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后借指向中央政府纳贡之使。
- 68、贡贤:荐举贤人。
- 69、贡酎: 1.谓土贡和助祭之费。
- 70、贡御: 1.进贡。
- 71、贡珍:进贡的珍宝。
- 72、贡译:贡品和使者。
- 73、贡余: 1.宋时对待补太学生的嘲谑语。 2.御膳赐及民间者谓贡馀。 3.纸名。
- 74、贡雉:指古越裳国进贡白雉事。喻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语出《后汉书.南蛮传》:"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 75、贡输:谓进贡输送方物。
- 76、贡艘:指贡船。
- 77、贡事: 1.献纳财物之事。
- 78、贡笺: 1.州府向朝廷推荐的员生的名册。 2.充作贡品的纸张。
- 79、贡媚: 1.献媚。
- 80、贡单: 1.进贡物品的清单。
- 81、贡物: 1.封建时代官吏﹑人民或属国献给帝王的物品。
- 82、贡土: 1.谓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 2.进贡泥土。
- 83、贡诗: 1.献诗。古代的一种制度。将地方上的民情风俗.写在诗里,进献给朝廷,以达到讽谏或歌颂的目的。
- 84、贡禄:贡赋和俸禄。
- 85、贡椾:谓奉上信函。椾,同“ 笺 ”。
- 86、贡荐: 1.举荐。
- 87、贡道:进贡所经的道路。
- 88、贡计: 1.贡物的登记簿。
- 89、贡进:犹进贡。
- 90、贡牋:1. 州府向朝廷推荐的员生的名册。 宋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 开宝寺 为礼部贡院,二月十八日火,凡本部贡牋与夫所考试卷,须臾灰烬,略无遗者。” 2. 充作贡品的纸张。 明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高丽贡纸》:“今中外所用纸,推高丽 贡牋第一,厚逾五銖钱,白如截脂切玉。”
- 91、贡举: 贡举gòngjǔ (1) 古时地方官府向帝王荐举人才,有乡里选举诸侯贡士之制,至汉始合贡、举为一,而浑称贡举。明、清则泛指科举制度 英 civil examinations for government degrees
- 92、贡箋: 词语解释⒈ 谓奉上信函。椾,同笺。
- 93、贡日仓: 贡日仓活佛是安多地区的一位女性活佛。
- 94、贡嘎山: 在四川省康定县南。为大雪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第一高峰,多现代冰川。有海螺沟、木格错、牛高峡、吊海子、伍须海、十二姐妹峰、天生桥、吉日寺等名胜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95、贡公喜:谓汉贡禹为王吉(字子阳)的登用而欣喜。引申为乐于良朋的出仕。
- 96、贡计馆:地方派遣进京贡献方物的人的住所。在开科取士的时候,则作为各州府应选士子的住所。
- 97、贡德人: 南亚印度少数民族。
- 98、贡禹弹冠:是指贡禹与王吉(字子阳)友善,见其在位,亦愿为官。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贡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副贡生:乡试中副榜录取的,入国子监,称副贡生。
- 2、岁贡生: 即岁贡。
- 3、知贡举:唐宋时特派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清代会试的知贡举多于一二品大臣中简派,满汉各一,仅管考场事务,不负阅卷取士之责。
- 4、自贡市: 在四川省南部、沱江流域,成渝铁路有支线自内江通此。1939年设市。人口1028万(1995年)。以产井盐著名,有千余年历史,向有“盐都”之称。名胜古迹有西秦会馆、fc59海古盐井。自贡灯会闻名全国。
- 5、直贡呢: 一种精致、光滑的斜纹毛织品或棉织品,质地厚实,多用来做大衣和鞋的面子。
- 6、二贡纸: 湖南浏阳县传统名纸。
- 7、纳贡称臣:缴纳贡品,自称为臣下。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 8、王贡弹冠: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 9、九天贡胶: “九天贡胶”又名“九朝贡胶”。“人中有龙凤,胶中有极品”!阿胶中的极品就是“九天贡胶”!九天贡胶”,顾名思义“九天”就是这种阿胶的炼制工艺或某项炼制工艺需要九天九夜方能炼就(正常阿胶的需要3天3夜的炼制,49天的晾晒),“贡胶”说的无外乎是这种胶是专门用来进贡朝廷的。“九天贡胶”为什么又叫“九朝贡胶”呢?很多人都以为“九朝贡胶”这个“九朝”和“九朝古都”的概念一样,是九个朝代都进过“贡”的“贡胶”,说明这个“贡胶”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其实不然,此处的“朝”乃“天”、“日”的意思。
- 10、乡贡进士: 乡贡进士,即地方的州县官吏(如泉州府学)依据私学(如最早泉州私学潘湖仁颖书院前身仁颖书舍)养成的士人,经乡试、府试两级的选拔,合格者被举荐参加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科考试,而未能擢第者则称为“乡贡进士”。
- 11、卓越贡献: 是指对某人或某事有非常大的贡献。
- 12、子贡赎人:子贡 Zǐgòng[Zigong--a student of Confucius] 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 13、石孔贡米:石上小洞。
- 14、萨尔贡王宫: 一译“萨艮王宫”。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文化遗迹。为亚述帝国皇帝萨尔贡二世的宫殿。位于今伊拉克尼尼微东北。建于公元前722-前705年。建在一个高约18米、边长300米的方形土坯大平台上。宫中有二百十个房间围绕成三十多个院落。王宫规模大,造型雄壮,色彩装饰丰富,以炫耀帝国豪富威武。
贡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挨贡:明清科举制度,府﹑州﹑县学生员,按规定次序选升为贡生,谓之挨贡。
- 2、拔贡:一种清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清制,初定六年一次, 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参阅 清 福格 《听雨丛谈》卷五、《清史稿·选举志一》。
- 3、班贡:确定献贡次序,亦指依次献贡。
- 4、包贡: 1.《书.禹贡》:"厥包橘柚锡贡。"谓包裹橘柚而进贡天子。后以"包贡"指进贡。 2.泛指贡品。
- 5、币贡:指入贡的绣帛﹑圭璋﹑虎豹皮﹑马等物。
- 6、别贡:指常例以外的贡物。
- 7、宾贡:古代地方向朝廷推举人才时,待以宾礼,贡于京师。指别国推举而来的贤者。归顺纳贡。
- 8、财贡:财赋贡物。
- 9、材贡: 1.指木材一类的贡品。
- 10、漕贡: 1.指漕试。 2.漕运贡米。
- 11、琛贡: 1.贡品。
- 12、賝贡: 1.谓宝物财货的进贡。
- 13、呈贡:进贡,上贡;恭敬地把东西献给上级。
- 14、充贡: 1.充做贡品。 2.作为贡生。
- 15、出贡:科举时代,凡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年资轮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就叫作'出贡'。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不再受儒学管教,俗称'出贡'。
- 16、楚贡: 1.《左传.僖公四年》载,齐伐楚,管仲责楚不向周室纳贡苞茅,曰:"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茅,指菁茅。后因以"楚贡"称菁茅。亦泛指贡物。
- 17、赐贡:赏赐与纳贡。
- 18、恩贡:明、清科举制度规定遇有庆典特恩,准以是年岁贡作恩贡,次贡作岁贡。
- 19、奉贡: 1.纳贡。 2.犹奉献。
- 20、副贡:清代科举取士,在乡试中备取的列入副榜,得入太学肄业,称为副贡。
- 21、赋贡:赋税。
- 22、服贡:周代九贡之一。进贡丝麻织品。
- 23、共贡:以贡品奉献。共﹐通"供"。
- 24、供贡:向朝廷缴纳赋税或进献物品。
- 25、春贡: 春季的贡品。
- 26、底贡:进贡。
- 27、地贡:出自土地的贡物﹑赋税。
- 28、方贡: 1.四方的土贡。亦指方土的贡物。
- 29、海贡: 谓海味贡品。
- 30、楛贡: 1.见"楛矢之贡"。
- 31、货贡: 1.指金﹑玉﹑龟﹑贝等珍贵贡品。
- 32、赍贡:持赠贡奉。
- 33、计贡: 1.指州郡的年终上计和贡献方物。 2.指州郡随年终上计贡举的人材。
- 34、讲贡:讲和入贡。
- 35、解贡:古代地方向朝廷选拔荐送人才。
- 36、九贡: 周代征收贡物的九种类别。亦泛指进贡。
- 37、就贡:应举。
- 38、考贡: 1.考试生员以备充任贡生。
- 39、科贡: 1.科举制度中﹐府州县举荐人才进入国子监习业﹐谓之"科贡"。后亦泛指科举。 2.指贡生。
- 40、款贡: 1.归附进贡。
- 41、筐贡: 1.给官府的贡物。
- 42、例贡: 1.清代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因为不由考选而由生员援例捐纳,故称例贡,不算正途。 2.按规定旧例进贡。
- 43、廪贡:指府﹑州﹑县的廪生被选拔为贡生。亦用以称以廪生的资格而被选拔为贡生者。
- 44、斿贡:周代九贡之一。贡珠﹑玉之类。一说﹐贡羽﹑毛之类。
- 45、纳贡: 纳贡nàgòng (1) 交纳贡品 英 pay tribute
- 46、嫔贡:供王接待宾客用的贡物,指皮帛丝麻之属。
- 47、聘贡:聘问朝贡。
- 48、器贡:谓贡献天子或诸侯的宗庙用器。一说为进贡供制礼器的材料。
- 49、秋贡: 1.秋季进贡。 2.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称。
- 50、铨贡:选拔推荐。
- 51、入贡: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 谓贡士入京参加会试。贡士,指乡贡考试合格者。
- 52、山贡:谓山中的物产。
- 53、赏贡:颁赏与朝贡。
- 54、召贡:征召贡举。
- 55、食贡:靠臣属贡纳的租赋物品而生活。
- 56、时贡: 四时的进贡。
- 57、试贡:科举时期州县选送贡士进京参加会试。
- 58、输贡:纳贡。
- 59、祀贡: 1.诸侯向帝王入贡的祭品。古代九贡之一。
- 60、岁贡: 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进献礼品。 古代诸侯郡国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制度。 科举时代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
- 61、唐贡:山名,在今江苏宜兴县东南,临罨画溪。产茶,唐时入贡,故名。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后因以'唐贡'代称名茶。
- 62、通贡:犹进贡。
- 63、土贡: 古代臣民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的土产。语出《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 64、王贡: 1.指古代少数民族按时向天子朝贡。北狄嗣君继位始一朝见曰王:南夷六年一朝见曰贡。 2.汉王吉与贡禹的并称。
- 65、物贡: 1.《周礼》所称九贡之一,指杂物鱼盐橘柚等。
- 66、锡贡: 1.谓待天子有令而后进贡。有别于常贡。《书.禹贡》﹕"厥包橘柚锡贡。"孔颖达疏﹕"此物……须之有时﹐故待锡命乃贡﹐言不常也。"蔡沈集传引张氏曰﹕"必锡命乃贡者﹐供祭祀﹐燕宾客则诏之。"宋曾巩《福州拟贡荔枝状》﹕"臣窃以《禹贡》扬州'厥包橘柚锡贡'﹐则百果之实﹐列于土贡﹐所从来已久。"一说为常贡。
- 67、乡贡:唐代不经学馆考试而由州县推荐应科举的士子。 指由州县选送。指乡试。
- 68、修贡:献纳贡品。
- 69、脩贡:献纳贡品。
- 70、选贡: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明代在岁贡之外考选学行兼优者充贡,称选贡。
- 71、膺贡:谓举为贡生。
- 72、优贡:清制,每三年各省学政于府﹑州﹑县在学生员中选拔文行俱优者,与督抚会考核定数名,贡入京师国子监,称为优贡生。经朝考合格后可任职。与岁贡﹑恩贡﹑拔贡﹑副贡合称'五贡'。
- 73、游贡:孔子的学生子游(言偃)和子贡(端木赐)的并称。
- 74、御贡: 向朝廷进献。
- 75、责贡:责令进贡。
- 76、章贡:章水和贡水的并称。亦泛指赣江及其流域。
- 77、珍贡:珍贵的贡品。
- 78、正贡: 谓正途出身的贡生。别于例贡(即捐纳取得的贡生)。
- 79、职贡:古代称藩属或外国对于朝廷按时的贡纳。
- 80、軄贡:指职方的贡物。
- 81、租贡:租税。
- 82、进贡: 进贡jìngòng (1) 封建时代藩属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奉献礼品 英 pay tribute
- 83、朝贡: 朝贡cháogòng (1) 古代外国或藩属国的使臣来朝见君主,并敬献礼物 例 诣阙朝贡 英 pay tribute to an imperial court
- 84、直贡:采用经面缎纹组织织制的纯棉织物。
- 85、齎贡:持赠贡奉。宋梅尧臣 《鸭脚子》诗:“千里竞齎贡,何异贵争啑。”
- 86、煞贡:指行年轮值诸星之一。
- 87、子贡: 子贡Zǐgòng (1) 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英 Zigong--a student of Confucius
- 88、禹贡: 词语解释⒈ 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尚书·夏书》中的一篇。作者不详。疑是战国时代的著作。全书采用区域研究的方法,以山脉、河流为标志,将全国分为九个州,并对每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人文现象作了描述。是我国地理学中的经典著作,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 89、称臣纳贡: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 90、楛矢之贡: 1.《国语·鲁语下》:"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后因以"楛矢之贡"泛指东北藩属的贡物。
- 91、画土分贡: 1.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
- 92、九白之贡: 清代外蒙古每年例贡朝廷白色驼、马共九匹,称为“九白之贡”。
- 93、任土作贡: 依据土地的具体情况,制定贡赋的品种和数量。
- 拼音gòng
- 注音ㄍㄨㄥˋ
- 笔划7
- 繁体貢
- 五笔AMU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贝,工声。本义:进贡,把物品进献给朝廷)(2) 同本义贡,献功也。——《说文》贡,上也。——《释言》贡,献也。——《广雅》尔贡包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以令地贡。——《周礼·大司徒》。注:“贡地所生,谓九谷。”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周礼·小司徒》。注:“谓九谷三泽之材也。”贡者,自治其所受田,贡其税谷。——《考工记·匠人》注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贡奉(进献物品给朝廷);贡云(宋宫中假山艮岳既成,命近山处居民以油绢巨囊,于晨间捕捉山间野云,用车驾运送艮岳,放纵假山间,以供君王观赏,名为贡云)(4) 示告;告诉六爻之义易以贡。——《易·系辞》。韩注:“告也。”(5) 又如:贡诚(表达真诚之心);贡实(表达诚心);贡款(贡诚)(6) 赏赐贡,赐也。——《尔雅·释诂》端木赐,字子贡。——《史记·仲尼弟子传》(7) 又如:贡土(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8) 推荐举人贡士。——《后汉书·章帝纪》尝勤苦学文,迨今十年,始获一贡。——唐· 白居易《与陈给事书》(9) 又如:贡人(由府、州、县推荐到朝廷的人士);贡士(清代会试被录取者);贡官(科举时代主持考务的官员);贡察(举荐);贡贤(荐举贤人);贡选(州、郡向中央举荐选拔的人材)(10) 成为贡生。亦指贡生 。如:贡元(对贡生的尊称);贡行(贡生);贡监(明、清时生员入国子监读书的贡生和监生)名词(1) 贡品,贡献的物品五官致贡曰享。——《礼记·曲礼》。注:“功也。”理道之远近而致贡。——《荀子·王制》(2) 又如:纳贡;进贡;贡计(贡物的登记簿);贡砚(贡研。充作贡品的砚台);贡棐(盛贡品的竹筐);贡禄(贡赋和俸禄)(3) 夏代的田赋名称夏后氏五十而贡, 殷人七十而助, 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孟子·滕文公上》(4) 又如:贡赋(赋税);贡助(古代田赋之法。夏代一夫授田五十亩,每夫计其五亩之入以为贡);贡彻(贡、彻分别为夏、周的田税制度。后因以指赋税)(5) 通“工”(gōng)。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女贡织帛,苟合于国奉者,皆置而券之。——《管子·山国轨》(6) 姓。如:贡公(汉贡禹以明经洁行,征为博士。累官至御史大夫。主张选贤能,诛奸臣,罢倡乐,修节俭。后世尊为“贡公”);贡公喜(汉贡禹为王吉的登用而欣喜。引申为乐于良朋的出仕) [查看更多]
G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