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开头的词语
更多- 1、鱼澳:鱼船所靠之小港湾。
- 2、鱼霸:占有渔船﹑鱼网等或开鱼行剥削和欺压渔民的恶霸。
- 3、鱼斑: 1.亦作"鱼班"。 2.指鲨鱼皮。其表面有粒状鳞,形成斑纹,取下后可附在竹木表面作装饰用。
- 4、鱼邦:盛产鱼的水域。
- 5、鱼胞:鱼的鳔。
- 6、鱼婢: 1.鳑鲏鱼的俗称。 2.泛指小鱼。
- 7、鱼标:卖鱼时设立的标牌。
- 8、鱼膘:俗称鱼泡,是鱼游泳时的水中深浅位置调节器,也是鱼游泳时的“救生圈”,它可以通过充气和放气来调节鱼体的比重。
- 9、鱼鳔: 鱼鳔yúbiào (1) 鱼肚中白色囊状器官,可以调节鱼体上浮和下沉 英 air bladder of fish
- 10、鱼鳖: 鱼和鳖。 泛指鳞介水族
- 11、鱼鼈:1.亦作“鱼鱉”。鱼和鳖。 2.泛指鳞介水族。
- 12、鱼丙:鱼尾。鱼的尾部形如丙字,故称。
- 13、鱼饼: 鱼饼yúbǐng (1) 一种扁平的鱼丸 英 fish cake (2) 从圆腹鲱榨油后所剩鱼饼 英 chum
- 14、鱼箔:即鱼帘子。
- 15、鱼捕:犹捕捞。
- 16、鱼埠:鱼码头,临江河的鱼类交易点。
- 17、鱼菜:指鱼类菜肴。
- 18、鱼蚕:蜀国先王鱼凫﹑蚕丛的并称。
- 19、鱼飡:鱼做的食物。飡,通"餐"。
- 20、鱼舱: 鱼舱yúcāng (1) 渔船里蓄鱼舱 英 fishhold
- 21、鱼插:方言。鱼叉。
- 22、鱼钗:妇女别在发髻上的鱼形钗子。
- 23、鱼肠: 1.鱼肠子。 2.指书信。 3.古宝剑名。
- 24、鱼潮:鱼汛。
- 25、鱼池: 鱼池yúchí (1) 蓄养食用鱼的池塘 英 fishpond
- 26、鱼翅: 鱼翅yúchì (1) 一种名贵的海味,是用鲨鱼鳍经过加工精制而成的软骨条,也叫“翅子”或“翅” 英 shark's fin
- 27、鱼床:亦作“鱼床”。编竹木如床席大,上投饵料,沉入水中,供鱼栖息。
- 28、鱼唇: 鱼唇yúchún (1) 用鲨鱼的唇加工成的一种海味 英 shark's lips
- 29、鱼翠:翡翠鸟的别名。
- 30、鱼邨:渔民聚居的村庄。
- 31、鱼村:渔民聚居的村庄。
- 32、鱼袋:唐代官吏所佩盛放鱼符的袋。宋以后,无鱼符,仍佩鱼袋。
- 33、鱼蜑:指以捕鱼为业的蜑人。
- 34、鱼舠:一种形体较小的渔船。
- 35、鱼笛:渔人的笛声。
- 36、鱼钓:钓鱼。
- 37、鱼艓:渔船。
- 38、鱼冻: 1.食品。鱼烹煮后的汤汁凝结成的半固体。 2.石名。可制砚。
- 39、鱼兜: 1.亦作"鱼兜子"。 2.方言。用鱼肉加鸡蛋﹑淀粉等做成的丸子。
- 40、鱼肚: 鱼肚yúdǔ (1) 用鱼类的鳔制成的食物 英 maw
- 41、鱼蠧: 1.亦作"鱼蠧"。 2.即蠹鱼。 3.借指书卷。
- 42、鱼蠹: 1.亦作"鱼蠧"。 2.即蠹鱼。 3.借指书卷。
- 43、鱼簖:插在水里,阻挡鱼类,以便捕捉的竹栅栏。
- 44、鱼队:鱼群;鱼阵。
- 45、鱼饵: 鱼饵yú’ěr (1) 钓鱼时装于鱼钩之上引诱鱼来上钩的食物 英 fish bait
- 46、鱼梵:谓敲木鱼和诵经念佛之声。
- 47、鱼防:拦阻鱼以防逃逸的堤埂或竹木栏栅。
- 48、鱼鲂:鳊鱼。
- 49、鱼粉: 鱼粉yúfěn (1) 磨成粉的干鱼和鱼废品,用作肥料或动物饲料 英 fish meal
- 50、鱼凫:1.传说中古,蜀国,帝王名。 2.鱼和凫。凫,野鸭。
- 51、鱼父: 1.渔夫。 2.青蚨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青蚨》。
- 52、鱼幅:指书信。
- 53、鱼赋:鱼税。
- 54、鱼腹:鱼的腹腔。 谓葬身鱼腹,淹死。
- 55、鱼符:唐代鱼符是唐代官员使用的鱼形符契。一般长约、宽约 厘米。分左、右两半,中间有“同”字形榫卯可相契合。
- 56、鱼阜:鱼码头,临江河的鱼类交易点。
- 57、鱼釜: 贫穷的无粮可炊
- 58、鱼杆:钓竿。
- 59、鱼竿:钓竿。
- 60、鱼缸: 鱼缸yúgāng (1) 装观赏鱼的盛水器,以玻璃质地的居多 英 fish jar (2) 一种放活鱼的缸 英 fishbowl
- 61、鱼膏:鱼脂;鱼油。旧时常用以作灯火燃料。
- 62、鱼舸:渔船。
- 63、鱼更:1.鱼骨头 :如~在喉。 2.(鱼骨头等)卡在喉咙里。3.正直。
- 64、鱼鲠:鱼骨,鱼刺。
- 65、鱼羹:鱼做的糊状食物。 《南齐书·孝义传·乐颐》:“吏部郎庾杲之甞往候, 颐为设食,枯鱼菜菹而已。
- 66、鱼笱: 渔具。编竹成篓,口有向内翻的竹片,鱼入篓即不易出。
- 67、鱼鈎:亦作“ 鱼鉤 ”。钓鱼的钩子,多呈弯勾状。 唐温庭筠 《寄裴生乞钓钩》诗:“今日 太湖 风色好,却将诗句乞鱼鉤。”《白雪遗音·马头调·夏景》:“下鱼钩,分开青苔,轻轻钩坏莲花瓣。” 贾平凹 《妊娠》第二章六:“整晌地不能钓出一尾鱼来。因为他的鱼钩是一苗针,并不弯曲。”
- 68、鱼皷: 1.亦作"鱼皷"。 2.鱼形木鼓。寺院中击之以报时。 3.一种竹制打击乐器。详"鱼皷简子"。
- 69、鱼罟:鱼网。
- 70、鱼贯: 鱼贯yúguàn (1) 形容前后接连着,像鱼群游动一样 例 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三国演义》 英 one follows the other;in single file
- 71、鱼亥:“鲁鱼亥豕”略语。
- 72、鱼骇:谓鱼受惊骇。形容惊恐退却。
- 73、鱼醢:鱼酱。
- 74、鱼函: 1.古时所用的鱼形信函﹑信封。 2.代称书信。
- 75、鱼沪:亦作“鱼扈”。即鱼簖。
- 76、鱼扈: 鱼簖
- 77、鱼笏:即鱼须笏。
- 78、鱼际: 鱼际yújì (1) 指手掌内、外侧缘由一组肌群构成稍隆起的部位,外侧称“大鱼际”,内侧称“小鱼际” 英 thenar eminence
- 79、鱼脊:鱼鳍。
- 80、鱼矶: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 81、鱼枷:鱼形的枷。
- 82、鱼剑:剖鱼用的剑。
- 83、鱼茧: 1.亦作"鱼蠒"。 2.鱼子笺和蚕茧纸的合称。 3.食品名。鱼卷。
- 84、鱼缄:书信。
- 85、鱼牋: 1.鱼子笺的简称。 2..代称书信。
- 86、鱼键:鱼形锁。
- 87、鱼蠒: 1.亦作"鱼蠒"。 2.鱼子笺和蚕茧纸的合称。 3.食品名。鱼卷。
- 88、鱼笺:亦作“鱼牋”。 鱼子笺的简称。参见“鱼子牋”。 代称书信。
- 89、鱼酱:用鱼肉发酵制作的酱。
- 90、鱼胶: 鱼胶yújiāo (1) 用水煎煮鱼类(如鳕、黑线鳕或无须鳕)的皮、鳍、骨而得到的一种粘着力很强的胶,主要呈液态,常温下使用 英 fish glue;isinglas
- 91、鱼鵁:鸟名。
- 92、鱼介:比目鱼。
- 93、鱼津: 鱼在水中窜跃所溅起的水泡。泛指类似的水泡。
- 94、鱼扃:鱼形的门锁。
- 95、鱼舅:鯦鱼的别名。
- 96、鱼具:捕鱼或钓鱼的器具。
- 97、鱼卷:以鱼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卷状食品。
- 98、鱼蕝:一种拦水捕鱼的器具。
- 99、鱼瞰:比喻目光专注。
- 100、鱼课:鱼税。
鱼中间的词语
更多>>- 1、鳊鱼舟:形似鳊鱼的小舟。
- 2、馋鱼灯:用魧鱼脂炼油点的灯。据说用作宴饮﹑烹调时照明则特别明亮,故名。
- 3、鲳鱼岛: Chāngyú Dǎo,位于钓鱼岛西南面,中国钓鱼岛附属岛屿之一。
- 4、池鱼祸: 池鱼祸chí yú huò (1) 比喻无端受牵累招致的横祸。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英 be implicated in trouble
- 5、养鱼池: 养鱼池,养鱼槽yǎngyúchí,yǎngyúcáo (1) 为养鱼用的池或槽 例 在养鱼池中,将鱼养大养肥,以供食用 英 fishpond
- 6、虫鱼篆: 1.指鸟虫书。
- 7、虫鱼学: 1.指训诂﹑考据之学及其书籍。
- 8、金鱼虫: 1.即水蚤。节肢动物﹐身体小﹐透明﹐椭圆形﹐有硬壳。成群生活在水沟和池沼中﹐是金鱼等的好饲料。也叫鱼虫。
- 9、飞鱼袋:一种装弓箭的袋子。
- 10、绯鱼袋:是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五品以上为佩鱼符袋。
- 11、金鱼袋: 1.鱼袋的一种。金饰﹐用以盛放金鱼符。唐制﹐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宋代无鱼符﹐官员公服则系鱼袋于带而垂于后﹐但不复如唐之符契。 2.比喻高官显爵。
- 12、银鱼袋:鱼袋之一种。以银饰﹐用以盛放银鱼符。
- 13、赏鱼袋: 在这里特指赏赐有战功的人。
- 14、乌鱼蛋: 作为食品的乌贼的缠卵腺(一对椭圆形的腺体,在卵巢的腹面,能分泌黏液,使卵结成块状),可以做羹。
- 15、钓鱼岛: 在台湾岛东北约200千米处的东海中。面积约5平方千米。与附近的南小岛、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等组成列岛,为中国台湾省属岛。闽、台渔民常到此处海域捕鱼。附近海底富石油资源。
- 16、钓鱼车: 1.一种钓具。上有轮子缠络钓丝﹐既可放远﹐也可迅速收回。
- 17、钓鱼轮: 1.即钓鱼车。
- 18、钓鱼矶:矶:水边石滩或突出的岩石。是指水边石滩或突出的岩石,习惯简称“钓矶”。
- 19、钓鱼线: 就是钓鱼时鱼竿上所挂的线。
- 20、钓鱼台: 钓鱼台Diàoyú Tái (1) 在北京阜城门外三里河,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 英 Diao Yu Tai
- 21、蠹鱼友: 1.亦作"蠧鱼友"。 2.喻指同学。
- 22、鳄鱼钳: 鳄鱼钳èyúqián (1) 由带有强力夹钳的杠杆器件构成的夹持器,金属放在夹钳中镦锻 英 crocodile squeezer
- 23、鳄鱼夹: 鳄鱼夹èyújiā (1) 用以作暂时性连接的形似鳄鱼嘴的接线端子——亦称“弹簧夹” 英 alligator clip
- 24、鲂鱼尾:《诗.周南.汝坟》:'鲂鱼尾,王室如毁。'毛传:'頳,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 25、飞鱼服:绣有飞鱼花样的显贵官服。
- 26、金鱼符: 1.金质的鱼符。唐代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佩带﹐开元初﹐从五品亦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金制﹐四品以上佩带。见《新唐书.车服志》﹑《金史.舆服志中》。亦省作"金鱼"。 2.辽代调发兵马的一种符信。
- 27、木鱼符: 1.木质鱼形符节。
- 28、铜鱼符: 1.铜制的鱼形符信。古代官员用以证明身份和征调兵将的凭证。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废除﹐但后世仍以"铜鱼符"﹑"铜符"作为郡县长官或官职的代称。
- 29、银鱼符:银质的鱼符。唐代授予五品以上官员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亦作发兵﹑出入宫门或城门之符信。
- 30、人鱼膏:鲵鱼的脂膏,可以点火照明。
- 31、飞鱼钩:叉鱼的工具。
- 32、魧鱼子:赤尾白鱼。
- 33、石鱼湖:湖名。在湖南省道县。
- 34、回鱼筯:旧俗,订婚时女方回赠的一种礼品。
- 35、鲸鱼座: 赤道带星座之一。在波江和宝瓶两座之间,白羊和双鱼两座之南。鲸鱼头部在天赤道之北,几颗星构成边长不等的五边形。
- 36、枯鱼泣: 喻身陷绝境。
- 37、鲈鱼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菇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因以"鲈鱼脍"为思乡赋归之典。
- 38、鲈鱼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菇菜羹﹑鲈鱼鲙,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因以"鲈鱼鲙"为思乡赋归之典。
- 39、鲤鱼风: 九月风;秋风。
- 40、鲤鱼结: 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属于中国结之一。
- 41、麦鱼子: 麦子脱粒扬场后剩下的秕粒、麦穗等。
- 42、鳘鱼汤: 当归6分,川芎5分,大黄4分。
- 43、摸鱼儿: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本名《摸鱼子》。双调,一百十六字,押仄声韵。
- 44、闹鱼花:醉鱼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醉鱼草》。
- 45、甲鱼枪: 打甲鱼的鱼竿。
- 46、乘鱼桥:桥名。唐陆广微《吴地记》:"乘鱼桥在交让渎。郡人丁法海与琴高友善,高世隐不仕,共营东皋之田。时岁大稔,二人共行田畔,忽见一大鲤鱼,长可丈余,一角两足双翼,舞于高田。法海试上鱼背,静然不动,良久遂下,请高登鱼背,鱼乃举翼飞腾,冲天而去。"明高启有《乘鱼桥》诗。一本作"乘鲤桥"。
- 47、沙鱼鞘: 用鲨鱼皮制成的刀剑套。
- 48、沙鱼皮: 鲨鱼的皮。可以煮熟作羹。古代多用以装饰刀剑的柄和制成刀剑的鞘。
- 49、鲨鱼皮: 别名鲛鱼皮,为皱唇鲨科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皮。
- 50、双鱼洗:镌刻有双鱼形象的洗手器。
- 51、双鱼钥: 1.双鱼形门锁。锁做成鱼形﹐取其不瞑目守夜之义。
- 52、双鱼座: 黄道十二星座之一。见〖黄道十二宫〗。
- 53、铜鱼使:指刺史。
- 54、头鱼宴: 辽代历代皇帝春天外出游猎捕获第一条鱼后举行的宴会。
- 55、沈鱼色: 形容女子容貌甚美。
- 56、黄鱼车: 人力三轮运货车。
- 57、回鱼箸:旧俗,订婚时女方回赠的一种礼品。
- 58、金鱼草: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形像鱼嘴﹐有红﹑紫﹑白等颜色﹐组成穗状或总状花序﹐供观赏。
- 59、金鱼藻: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淡水里,叶子条形,没有叶柄,茎细长。常放在金鱼缸中,供观赏。
- 60、木鱼书:弹词的一种。清代中后期流行于粤语区域。可分为"龙舟"及"南音"两种。
- 61、醉鱼草:草名。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花和叶揉碎投入水中,可使鱼类麻醉。可入药。茎叶亦可作农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醉鱼草》。
- 62、左鱼符: 1.符契的左半。唐宋时符契作鱼形,故名。见《新唐书.车服志》﹑《宋史.兵志十》。
- 63、叨鱼子: 接吻。
- 64、拆鱼头: 杨为珍、郭荣光主编的《红楼梦辞典》说:“比喻处理和排解复杂难办的事情。拆,在此处读 zhái,分解、清理。
- 65、择鱼头: 民间俗语,比喻处理和排解复杂难办的事。
- 66、鸟鱼国:传说中的古国名。
- 67、游鱼图: 较深.另外他署款时常将“八大山人”连缀写成“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愤懑.作为明宗室后裔,朱耷身遭国亡家破之痛,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
- 68、打鱼船: 用以捕捉鱼类之舟船;与渔业生产有关的辅助船只。
- 69、生鱼片: 又称鱼生,古称鱼脍、脍或鲙,是以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食用的食物总称。
- 70、金鱼眼: 眼球向外突出谓“金鱼眼”俗称“大泡眼”。形容眼睛出现浮肿或眼睛本身就很大。
- 71、银鱼雷: Mylochromis属。本种类名“ensatus”的原意是"两面刃”的意思。
- 72、人鱼线:人鱼线又名人鱼纹,正式学名为“腹内外斜肌”,指的是男性腹部两侧接近骨盆上方的组成V形的两条线条,因其形似于鱼下部略收缩的形态,故称之为人鱼线。
- 73、白龙鱼服:鱼服:指化装成鱼。白龙化为鱼在渊里游。旧时指富贵之人微服私访出巡而遇险。比喻改换服装,隐瞒真实身份。
- 74、白鱼赤乌:《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后遂以'白鱼赤乌'为祥瑞之兆。
- 75、鳄鱼扳手: 鳄鱼扳手èyú bānshǒu (1) 一侧有带齿的喇叭形钳口的扳手——亦称“管扳手” 英 alligator wrench
- 76、橘瓣鱼圆: 湖北省传统名菜之一,湖北省是鱼米之乡,历来有吃鱼的食俗。
- 77、君鱼保境:汉孔奋字君鱼,为武都郡丞。隗茂攻杀郡守,执奋妻为质,而奋击之愈厉,终擒灭茂等,一郡获全。事见《后汉书.孔奋传》。后即用为典实。
- 78、鲍鱼之肆:鲍鱼:咸鱼。肆:店铺。卖咸鱼的店铺。指腐臭污秽的环境。也指恶人或小人聚集的地方。
- 79、鲍鱼之次:鲍鱼:咸鱼。肆:店铺。卖咸鱼的店铺。指腐臭污秽的环境。也指恶人或小人聚集的地方。
- 80、土崩鱼烂:土崩溃,鱼腐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
- 81、墨鱼自蔽:自觉地隐蔽自己,不使暴露。
- 82、史鱼秉直:史鱼:名鲉,字子鱼,春秋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刚正不阿
- 83、老鱼跳波:借喻音律精妙。
- 84、骨宴鱼餐: 比喻不切实际的空想 出自:裴作宾《苏北小调》;“白狗依门思骨宴,花猫蜷壁梦鱼餐。”
- 85、沉鱼落雁: 沉鱼落雁chényú-luòyàn (1) 鱼见之羞而沉入水底,雁见之羞而高飞入云。用以形容女子姿容艳美无比 例 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西游记》 英 breath-taking beauty;be lovely enough to make fish sink and geese settle
- 86、鸿断鱼沉: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 87、雁杳鱼沉: 1.比喻彼此音讯断绝。
- 88、雁逝鱼沉:亦作'雁逝鱼沉'。亦作'雁断鱼沈'。 比喻彼此音讯断绝。
- 89、雁断鱼沉:亦作'雁断鱼沉'。亦作'雁断鱼沈'。 比喻彼此音讯断绝。
- 90、釜鱼甑尘:釜中生鱼﹐甑中生尘﹐比喻生活清贫。
- 91、城门鱼殃: 城门着了火,人们用护城河的水救火,水干了,鱼也就死了。比喻无辜地被牵连而遭受灾祸或损失。
- 92、鲂鱼赪尾:《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毁。”毛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 93、鲂鱼頳尾:《诗.周南.汝坟》:'鲂鱼頳尾,王室如毁。'毛传:'頳,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 94、池鱼之殃: 池鱼之殃chíyúzhīyāng (1) 比喻无端受牵累招致的横祸。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英 be implicated in trouble
- 95、池鱼幕燕: 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
- 96、池鱼堂燕: 比喻无辜受祸。
- 97、池鱼林木: 语本《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猨,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高诱注:“猨捷躁,依木而处,故残林以求之。殚,尽也。” 参见:池鱼之殃
- 98、池鱼之祸: 见“池鱼之殃 ”。
- 99、池鱼之虑:谓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 100、池鱼笼鸟:池中之鱼,笼中之鸟。比喻受到约束,丧失自由的人。
鱼结尾的词语
更多- 1、鳌鱼: 1.亦作"鳌鱼"。 2.鳌的俗称。
- 2、鲃鱼:硬骨鱼纲,鲤科。中小型淡水鱼类,常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涧溪中。
- 3、白鱼: 1.即白鲦。 2.衣服﹑书籍中的一种蛀虫。通称蠹鱼。 3.麦类中的一种害虫。
- 4、板鱼: 1.比目鱼的别名。
- 5、班鱼:形似河豚略小,背青色,有苍黑斑文。
- 6、斑鱼: 1.河豚的别名。
- 7、鲍鱼:1.咸鱼。 2.软体动物,贝壳椭圆形,生活在海中。 3.在中国古代,“鲍鱼”是对整体腌制的鱼的统称。
- 8、婢鱼:即妾鱼。
- 9、壁鱼:衣服及书籍中的蠹虫。又名白鱼﹑衣鱼﹑蟫鱼﹑蛃鱼﹑蠹鱼。
- 10、鳖鱼:神话中的鱼名。
- 11、冰鱼:冰下之鱼。亦以喻生命不绝如缕。
- 12、蛃鱼:即蠹鱼。蛀蚀书籍衣物等的小虫。又称衣鱼。
- 13、博鱼:用鱼作注以赌输赢。
- 14、膊鱼: 1.曝干的鱼。
- 15、捕鱼:指人类利用工具抓鱼的行为。
- 16、才鱼: 鱼名。产洞庭湖一带。
- 17、餐鱼:一种生长在淡水中的条形鱼名。
- 18、钗鱼:钗上之鱼形镶饰物。传说佩之吉祥。
- 19、馋鱼:江豚的别名。
- 20、鲳鱼: 鲳鱼chāngyú (1) 鲳科鱼类的任何一种,具有很滑的粘液外被 英 butterfish (2) 即银鲳,一种与光鲳相似的东印度洋的鱼 英 silvery pomfret
- 21、陈鱼:《左传.隐公五年》﹕'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杜预注﹕'陈﹐设张也。公大设捕鱼之备而观之。'后因以'陈鱼'为帝王行为不合礼仪之典。
- 22、嗔鱼:河豚鱼的别名。因触之鼓腹如发怒状,故名。明胡安世《异鱼图赞补》卷中:"河豚无颊无鳞,触之则怒气满腹。"
- 23、趁鱼: 1.捕鱼。
- 24、池鱼: 池鱼chíyú (1) 池中的鱼 英 fish in pool (2) 比喻无辜受累遭殃。如:池鱼堂燕(比喻无辜受祸);池鱼幕燕(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 英 innocent people involved in trouble or suffering
- 25、螭鱼:螭纽官印和鱼符。古代帝王赐予贵官的两种符信。代指官员。
- 26、虫鱼:泛指微小的动物。 孔子认为读《诗》可以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汉代古文经学家注释儒家经典﹐注重典章制度及名物的训释﹑考据。后遂以'虫鱼'泛指名物和典章制度。有时含讥其繁琐之意。指训诂考据之学。
- 27、垂鱼:佩带鱼袋。唐制五品以上官员于腰间佩带金银鱼袋为饰。
- 28、赐鱼:唐代帝王给五品以上官员授予鱼符。以为信物。五代﹑宋亦有赐鱼之制。
- 29、打鱼: 打鱼dǎyú (1)捕鱼 英 catch fish
- 30、带鱼: 带鱼dàiyú (1) 鱼,体长,形状像带子,银白色,无鳞,是我国主要食用鱼之一 英 cutlass fish;hairtail;ribbon fish
- 31、丹鱼: 传说中丹水所出的赤色鱼。
- 32、刀鱼:鱼名。即鮆鱼,亦名刀鲚。形似刀,故名。
- 33、钓鱼: 钓鱼diàoyú (1) 用钓具捕鱼 英 go fishing;angle or fish with a hook and line
- 34、鼎鱼:鼎中之鱼。比喻濒于灭亡的人或事物。
- 35、斗鱼:“鬭鱼”,著名观赏鱼类。
- 36、蠹鱼: 见〖衣鱼〗。
- 37、鳄鱼:鳄鱼为肉食性卵生脊椎类爬行动物,是两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最古老爬行动物,也是迄今生存着的最原始动物之一。
- 38、恩鱼: 1.《太平广记》卷一一八引辛□《三秦记.汉武帝》:"昆明池,汉武帝凿之……池通白鹿原。人钓鱼于原,纶絶而去。鱼梦于武帝,求去其钩。明日,帝游戏于池,见大鱼衔索,曰:'岂非昨所梦乎?'取鱼去钩而放之。帝后得明珠。"后以"恩鱼"为称颂圣德之词。
- 39、鲂鱼:鳊鱼的古称。
- 40、飞鱼: 指神话中能飞的鱼。 鱼名。身体长筒形,胸鳍特别发达,像翅膀,能跃出水面作短距离滑翔。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海中,我国沿海均产。
- 41、绯鱼: 见“绯鱼袋 ”。
- 42、肺鱼: 一群与两栖类亲缘关系较密切的硬骨鱼。头部有与口腔相通的内鼻孔。在干涸环境中,鳔能行使肺的功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鳔和鳃都起作用。生活在淡水中。目前全世界仅少数几种,产在澳大利亚、非洲和南美洲。
- 43、焚鱼: 1.烧鱼(祭神)。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中,武王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后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 2.烧毁鱼袋,表示弃官归隐。
- 44、釜鱼: 1.亦作"釜中鱼"。 2.比喻不能久活。
- 45、鲋鱼:即鲫鱼。 山名。在今河南省清丰县顿丘故城西北。一名高阳山,又名青冢山。传说帝颛顼高阳氏葬于此山之阳。
- 46、泔鱼:《荀子.大略》:"曾子食鱼有余,曰:'泔之。'门人曰:'泔之伤人,不若奥之。'曾子泣涕曰:'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晩也。"杨倞注:"泔与奥皆烹和之名,未详其说。"清卢文弨《龙城札记.泔之奥之》:"非烹和也。曾子以鱼多,欲藏之耳。泔,米汁也,泔之,谓以米汁浸渍之。"一说,泔当为"洎",谓添水以渍之。见清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八》"泔之奥之。"后因以"泔鱼"为检点过失,悔改前非之意。
- 47、港鱼:港养的鱼产。
- 48、缸鱼:“缸鱼”,杨柳青年画的一种·每年过年时都要贴在水缸上方,意为吉庆有余。
- 49、歌鱼:谓嗟叹不被知遇。典出《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 50、狗鱼: 鱼名。身体略作圆柱形,嘴大,有锐利的牙齿;尾巴很发达,行动迅速。栖息于寒冷地区淡水中,我国产于黑龙江流域。
- 51、鼓鱼:鼓和木鱼。僧尼敲打的响器。
- 52、刮鱼:方言。捕鱼。
- 53、贯鱼:指以次进御,不偏爱。 借指妃嫔媵妾之属。 喻有次序。 成串的鱼。 佩戴鱼袋。
- 54、观鱼: 1.亦作"观鱼"。 2.春秋时鲁隐公故事。《左传.隐公五年》:"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杨伯峻注:"鱼者意即捕鱼者。"《三国志.魏志.鲍勋传》:"昔鲁隐观鱼于棠,《春秋》讥之。虽陛下以为务,愚臣所不愿也。"后泛指观看捕鱼或观赏游鱼以为戏乐。
- 55、鳏鱼: 鳏鱼guānyú (1) 因鱼的眼从不闭上,所以比喻愁思不眠的人 例 衰如蠹叶秋先觉,愁似鳏鱼夜不眠。——宋·陆游《晚登望云》 英 a kind of huge fish
- 56、桂鱼:即鳜鱼。
- 57、豪鱼: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鱼。
- 58、涸鱼:"涸辙鱼"的略语。
- 59、黑鱼: 乌鳢的通称。
- 60、鸿鱼: 大鱼。 指书信。
- 61、戽鱼:戽干河塘或者水沟里的水以取鱼。《花城》1981年第2期:“夏天,有时去小沟里戽鱼,有时去田堈里捡谷穗。”
- 62、滑鱼: 1.即鳝鱼。俗称黄鳝。
- 63、画鱼:用有钩的杖划水取鱼。
- 64、火鱼:金鱼的别名。 鱼名。鲂鮄一类鱼。指鱼灯。
- 65、祭鱼:犹獭祭。
- 66、嘉鱼:美好的鱼。鱼名。
- 67、捡鱼:捡鱼即指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并付诸行动。
- 68、箭鱼:鲥鱼的别称。
- 69、江鱼: 石头鱼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石头鱼》。
- 70、蛟鱼: 1.传说中的人鱼。蛟﹐通"鲛"。 2.即鲨鱼。蛟﹐通"鲛"。 3.蛟与鱼。
- 71、井鱼:井里的鱼。比喻见识狭隘的人。
- 72、京鱼:鲸鱼。京,通"鲸"。
- 73、镜鱼:即鲳。
- 74、鲸鱼: 鲸鱼jīngyú (1) 鲸的俗称 英 whale
- 75、枯鱼: 干鱼。 困于涸辙之鱼。
- 76、鲙鱼:指经切割加工过的鱼。 即鳓鱼。又名快鱼。
- 77、鲲鱼: 古代传说中的大鱼。
- 78、缆鱼:鱼名。即乌贼。
- 79、鲤鱼: 1.鱼名。身体侧扁,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肉味鲜美。生活在淡水中。 2.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鱼"代称书信。 3.借指传递书信者。
- 80、良鱼:大鱼。
- 81、陵鱼: 1.古代种族名。 2.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 82、漉鱼:捕鱼。
- 83、鲁鱼:'鲁''鱼'两字相混。指抄写刊印中的文字讹误。
- 84、鹿鱼:传说中的鱼名。
- 85、蠃鱼:一种异兽,鱼身鸟翼,音如鸳鸯。
- 86、鳗鱼: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鳗目。体为圆柱状而细长,头尖。皮厚,富黏液。鳞柔细,或无,或埋于皮下。背面黑,腹侧白。背鳍、臀鳍和尾鳍连在一起,无腹鳍。生活在淡水中,游至海里产卵。俗称为「白鳝」。
- 87、猫鱼: 猫鱼,猫鱼儿māoyú,māoyúr (1) 喂猫吃的小鱼 英 small fish as cat's food;fish for cats
- 88、寐鱼: 1.鱼名。
- 89、梅鱼:亦称'梅大头'。亦称'梅头'。鱼名。形状像黄鱼而小,头大,尾柄细,腹﹑背和鳍都呈黄色。生活在近海中。肉可食。
- 90、溟鱼:北溟之鱼。北溟,古人想象中北方极远的大海,其中有巨鱼,名为鲲。见《庄子.逍遥游》。
- 91、摸鱼:摸鱼是指在水中捉鱼,也指浑水摸鱼,意思是趁混乱时私自捞取利益。现在也指偷懒、不好好干活的行为。
- 92、木鱼: 木鱼mùyú (1) 一种打击乐器,原为僧尼念经、化缘时敲打的响器,用木头做成,中间镂空 英 wooden fish—a percussion instrument
- 93、鲵鱼:动物名。娃娃鱼。
- 94、鲇鱼:鱼纲,鲇科。身体表面多黏液,无鳞,背部苍黑色,腹部白色;体长,前端平扁,后部侧扁,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须,尾圆而短,不分叉,背鳍小,臀鳍与尾鳍相连。生活在河湖池沼等处,白昼潜伏水底泥中,夜晚出来活动,吃小鱼、贝类、蛙等。《宋史·五行志一下》:“乾道 六年,行都北关有鮎鱼,色黑,腹下出人手,於两傍各具五指。”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圣元 曰:时有鱼自下逆水而上,乘水势沿石壁而登其巔,不知其为水往也,此为雨兆;若自上顺流而下,虽久雨必晴矣。余曰:必鮎鱼也。”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那河里有鳜鱼,有鲫鱼,有小鲇鱼,钓鱼的人多向上游一点走去。”
- 95、潘鱼:以'潘鱼'代指中路离析的比目鱼,比喻夫妇一方丧亡。
- 96、泡鱼:鱼名。
- 97、袍鱼:锦袍鱼袋。古代帝王常用作赏赐臣下的礼物。
- 98、佩鱼: 1.唐朝五品以上官员所佩带的鱼袋。其制: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始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宋并赐近臣,以别贵贱。 2.佩带鱼袋。
- 99、烹鱼: 1.《诗.桧风.匪风》:"谁能亨鱼?溉之釜鬵。"毛传:"亨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亨鱼,则知治民矣。"亨,"烹"的古字。后以喻治民。
- 100、鹏鱼:鹏与鱼。比喻人与己。
- 拼音yú
- 注音ㄩˊ
- 笔划8
- 繁体魚
- 五笔QGF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豚鱼吉。——《易·中孚》鱼木精。——《论衡·指瑞》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3)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4)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鱼甲烟聚,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5)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6) 两眼白色的马(7)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8)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9)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10) 姓动词(1)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以佃以鱼。——《易·系辞下》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 孔武仲《自实丰仓归》(2) 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