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开头的词语
更多- 1、鸣哀:发出悲哀的鸣叫声。
- 2、鸣嗷: 1.大声鸣叫。
- 3、鸣悲: 1.犹悲鸣。
- 4、鸣壁: 1.谓在壁根鸣叫。
- 5、鸣跸: 1.谓古代帝王出行时扈从喝道开路。
- 6、鸣鞭: 鸣鞭míngbiān (1) 抖动鞭子出声 例 鸣鞭走马 英 whip (2) 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也叫“静鞭” 英 (of ancient times' honour guard) whip to keep silent
- 7、鸣飙:谓在风中鸣响。
- 8、鸣镳:马衔铁。借指乘骑。
- 9、鸣飇:谓在风中鸣响。
- 10、鸣艚: 1.行进中的船。
- 11、鸣蝉:寒蝉;秋蝉。
- 12、鸣晨:鸡鸣报晓。指清晨。
- 13、鸣鸱:即鹞鹰。借指鸱吻。
- 14、鸣鹑: 1.鹌鹑。 2.指南方朱鸟七宿。
- 15、鸣雌: 1.谓雄鸟用鸣声招引雌鸟。
- 16、鸣珰:指首饰。金玉所制,晃击有声,故称。
- 17、鸣盗:犹言鸡鸣狗盗。后用以比喻卑微技能。
- 18、鸣笛: 鸣笛míngdí (1) 吹出或好像吹出笛声 例 火车鸣笛以便穿过 英 blow
- 19、鸣犊:指春秋晋贤大夫窦鸣犊。孔子欲赴晋,闻其已被赵简子所杀,乃止。亦泛指贤臣。
- 20、鸣铎:风铃。
- 21、鸣鵽:鵽鸠。今名沙鸡。
- 22、鸣吠: 1.(鸡犬等)鸣叫。 2.比喻骚动﹑叛乱。 3.谓献媚讨好。 4.谓鸡鸣狗吠之薄技。
- 23、鸣桴: 1.谓击鼓示警。
- 24、鸣攻: 1.见"鸣鼓而攻"。
- 25、鸣顾:鸣啼顾盼。形容留恋。
- 26、鸣聒:喧闹;吵闹。
- 27、鸣号:鸣呼号叫。
- 28、鸣嗥: 1.嗥嗥号叫。
- 29、鸣吼: 1.吼叫。
- 30、鸣鍭:鸣镝。
- 31、鸣呼:呼喊;呼应。
- 32、鸣謼: 鸣呼,呼喊。
- 33、鸣唤:鸣叫呼唤。
- 34、鸣环: 1.指身上佩带的环佩碰击有声。 2.古人衣带上所系的环形佩玉。 3.指出任外使的官员回归朝廷。
- 35、鸣凰:指凤形饰物。
- 36、鸣璜:半璧形的玉器。古代贵族用作朝聘﹑祭祀﹑丧葬等的礼器。也作装饰用。因其互相碰击而鸣响,故称。
- 37、鸣簧:吹笙。
- 38、鸣骥:嘶鸣的骏马。
- 39、鸣玑:玉名。即珠玑。
- 40、鸣葭:古代管乐器。葭,通'笳'。吹奏笳笛。
- 41、鸣铗:鸣剑。比喻别后的殷切思念。
- 42、鸣笳:笳笛。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 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 43、鸣剑:晋王嘉《拾遗记.颛顼》:'﹝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因用'鸣剑'指良剑。抚剑。
- 44、鸣箭:响箭。
- 45、鸣螀:鸣叫的寒蝉。
- 46、鸣叫: 鸣叫míngjiào (1) 动物发出叫声 例 小鸟在鸣叫 英 call (2) 发出特种声音 例 汽笛鸣叫 英 go off;blow
- 47、鸣扃: 1.犹言关闭门户。
- 48、鸣鸠: 1.即斑鸠。
- 49、鸣驹:嘶鸣的马。
- 50、鸣局:谓鸣呼屈足。
- 51、鸣鵙: 1.伯劳鸣叫。谓天将寒。 2.鸣叫的伯劳。
- 52、鸣鶪: 1.伯劳鸣叫。谓天将寒。 2.鸣叫的伯劳。
- 53、鸣鴂: 1.即鹈鴂。一名杜鹃。三月即鸣,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
- 54、鸣柯: 1.树木枝条因风作响。
- 55、鸣珂:1.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2.指居高位。
- 56、鸣控: 1.申诉;控告。
- 57、鸣悃: 1.申述至诚的心意。
- 58、鸣籁:指排箫﹑箫一类带孔的管乐器。
- 59、鸣桹: 1.亦作"鸣榔"。 2.敲击船舷使作声。用以惊鱼,使入网中,或为歌声之节。
- 60、鸣榔: 1.见"鸣桹"。
- 61、鸣唳:鸣叫。
- 62、鸣廉: 1.古琴名。
- 63、鸣铃: 1.振铃使发声。 2.指鹁鸽铃。
- 64、鸣橹: 1.亦作"鸣橹"。 2.摇橹声。借指船行。
- 65、鸣艣: 摇橹声。借指船行。
- 66、鸣鹿: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毛传:'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后因以'鸣鹿'喻礼贤求友。地名。在今河南省鹿邑县西。
- 67、鸣鸾:即鸣銮。銮声似鸾鸟之鸣,因称。
- 68、鸣銮: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
- 69、鸣锣:敲打铜锣。常用以警众﹑聚众。
- 70、鸣律:犹吹律。
- 71、鸣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好驴鸣。即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后即用"鸣驴"表示送丧。
- 72、鸣谦: 1.谓谦德表着于外。 2.谓态度谦恭。
- 73、鸣皋: 1.山名。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
- 74、鸣金: 鸣金míngjīn (1) 敲锣,古代战争中收兵不战的信号 例 鸣金收兵 英 beat gongs
- 75、鸣玉: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佩玉。比喻出仕在朝。古琴名。指风铃。用碎玉片组成。风吹相击发声,即知有风。古称占风铎。
- 76、鸣凤: 鸣凤míngfèng (1) 指《鸣凤记》,传奇剧本,为明代王世贞门客作,写杨继盛与严嵩斗争被害惨死的故事 例 皆奏鸣凤。——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例 更奏鸣凤。 英 the name of a drama in Ming Dynasty
- 77、鸣啭:(鸟)婉转地鸣叫:黄莺~。云雀~着冲向天空。
- 78、鸣镝: 鸣镝míngdí (1) 古时一种射出去带响的箭,多用于发号令 例 闻鸣镝而股战。——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 whistling arrow
- 79、鸣蛩:即蟋蟀。
- 80、鸣琴: 1.琴。 2.弹琴。 3.《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因用"鸣琴"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无为而治。
- 81、鸣条:风吹树枝发声。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 古地名。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相传商汤伐夏桀战于此地。又名高侯原。
- 82、鸣岐:《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北。相传周古公亶父迁此而兴。后以'鸣岐'谓吉祥之兆。
- 83、鸣指:弹响手指。
- 84、鸣枹: 1.击鼓;鸣鼓。
- 85、鸣豫: 1.谓逸豫过分。
- 86、鸣鸢: 1.在旌旗上画张口状的鸱,遇风揭举,用以警众。《礼记.曲礼上》:"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孔颖达疏﹕"鸢﹐今时鸱也。鸱鸣则风生﹐风生则尘埃起;前有尘埃起﹐则画鸱于旌首而载之﹐众见咸知以为备也。"《后汉书.马融传》﹕"六骕騻之玄龙﹐建雄虹之旌夏﹐揭鸣鸢之修橦。"李贤注﹕"鸢﹐鸱也﹐音缘。鸣则风动﹐故画之于旌旗以候埃尘也。"后因借指狂风大作。 2.鹞鹰。
- 87、鸣驺:古代随从显贵出行并传呼喝道的骑卒。有时借指显贵。
- 88、鸣舷: 1.犹叩舷。古人叩船舷以为歌咏的节拍。
- 89、鸣弦: 1.亦作"鸣弦"。 2.《论语.阳货》:"子在武城,闻弦歌之声。"原谓子游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 3.拨动琴弦,使之作响。 4.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5.指弓弦。
- 90、鸣佩:亦作'鸣佩'。佩玉。比喻出仕。
- 91、鸣石:撞击后能传声甚远的石头。可作砧石﹑磬石。使山石发出鸣声。
- 92、鸣鸟:指凤凰。 鸣啼的鸟。
- 93、鸣放: 鸣放míngfàng (1) 开枪(炮)发出声音 英 fire (2)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取后两字而成,指许多人公开发表不同意见 英 arising of views
- 94、鸣筝:筝。弹拨乐器。弹筝。
- 95、鸣奏:鸣唱。
- 96、鸣雁: 1.《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毛传:"雍雍,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郑玄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后用"鸣雁"指嫁娶之事。 2.鸣啼的大雁。 3.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杞县北。
- 97、鸣高:自鸣清高。
- 98、鸣弹:指弦乐器。如琴瑟琵琶之类。
- 99、鸣球:谓击响玉磬。
- 100、鸣鞘:谓挥动鞭梢使发声。
鸣中间的词语
更多>>- 1、蝉鸣稻: 1.蝉鸣时成熟的稻子。
- 2、蝉鸣黍:蝉鸣时成熟的黍子。
- 3、打鸣儿: 打鸣儿dǎmíngr (1) 公鸡啼叫 英 (rooster) crows
- 4、蜂鸣器:一种能发出类似蜂鸣声音的电磁器件。常用来代替电铃或作声频电流发生器。
- 5、共鸣器:在声波作用下发生共振而使声音得到加强的物体或空腔。音叉被槌击时发出的声音很轻,若把振动的音叉插在所附的一端开口的木箱上,就能引起共鸣而听到很响的声音。钢琴、提琴的琴身,二胡、京胡的琴筒,在琴弦振动发声时都起了共鸣器的作用。
- 6、鸡鸣壶: 1.一种特殊的茶壶。用铜﹑锡或陶瓷制成﹐下配可以燃烧炭墼的底座﹐以保壶中的茶水不冷。常备作过夜之用。
- 7、长鸣鸡: 1.啼声长的鸡。
- 8、鸟鸣涧:《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
- 9、鹿鸣宴: 亦作“鹿鸣筵”。
- 10、鹿鸣客: 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
- 11、鹿鸣筵: 见“鹿鸣宴 ”。
- 12、鹤鸣山:山名。在今四川省崇庆县西北。
- 13、鹄鸣山:山名。即鹤鸣山。在四川省崇庆县西北。鹄,通"鹤"。
- 14、风鸣琴: 一种形似齐特拉琴的乐器。
- 15、鹊鸣檐:旧俗鹊鸣檐前为喜兆。
- 16、钟鸣饭:犹钟非饭。
- 17、奏鸣曲: 奏鸣曲zòumíngqǔ (1) 一种由四个独立乐章组成的器乐曲,各乐章都具有独特的结构与风格 英 sonata
- 18、自鸣钟: 1.一种能按时自击﹐以报告时刻的钟。有时亦泛指时钟。
- 19、凤鸣关: 京剧传统剧目。
- 20、鳌鸣鳖应: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 21、悲鸣洞穴: 《地下城与勇士》中的远古副本,在60级版本中被称为地下城当中最难闯的地图。
- 22、鼍鸣鳖应: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 23、鼋鸣鳖应: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 24、蛙鸣蝉噪: 1.青蛙鸣﹐知了叫。比喻众口喧闹。
- 25、潮鸣电掣:极言气势大、速度快。
- 26、潮鸣电挚:极言气势大、速度快。
- 27、牝咮鸣辰: 牝咮鸣辰pìn zhòu míng chén (1) 牝:雌。司:掌管。母鸡代公鸡司晨。比喻妇人专权 例 牝咮鸣辰,家之穷也,可乎?——《新唐书·文德长孙皇后传》 英 a woman usurping man’s power
- 28、蛙鸣鸱叫:青蛙鸣﹐鸱鸟叫。比喻浅陋拙劣的文词。
- 29、虫鸣螽跃:昆虫名。草虫鸣叫螽斯跳。
- 30、鸡鸣戒旦: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语本《诗.齐风.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 31、鸡鸣候旦: 1.见"鸡鸣戒旦"。
- 32、狐鸣狗盗: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 33、鸡鸣狗盗: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 34、鼎食鸣钟: 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 35、鼎食鸣锺: 见“鼎食鸣钟 ”。
- 36、飞遁鸣高:飞遁:指隐退。远离尘俗,自鸣清高。
- 37、肥遁鸣高:退隐避世﹐自鸣清高。
- 38、肥遯鸣高: 退隐避世,自鸣清高。
- 39、鸡鸣而起: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 40、鸡鸣狗吠:鸡啼狗叫。形容乡野田舍人群聚居的情景。
- 41、鸡鸣犬吠: 1.见"鸡鸣狗吠"。
- 42、蛙鸣狗吠:青蛙与狗的鸣叫。比喻拙劣的诗文。
- 43、驴鸣狗吠:比喻文章低劣。
- 44、驴鸣犬吠:比喻文章低劣。
- 45、凤鸣朝阳:《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因以"凤鸣朝阳"比喻贤才遇时而起。
- 46、凤鸣麟出:凤凰鸣唱,麒麟出现。比喻贤人出现。
- 47、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 48、朝阳鸣凤: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语出《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49、雷鸣瓦釜:釜:锅。锅发出雷一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声势烜赫。
- 50、鸡鸣馌耕:比喻妇女勤俭治家。
- 51、狐鸣篝火: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因以“狐鸣篝火”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亦作:狐鸣篝中 、狐鸣篝火
- 52、狐鸣篝中: 见“狐鸣鱼书 ”。
- 53、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著。
- 54、鹤鸣之士:品德为世人所敬重而隐居不仕的人。
- 55、龙鸣狮吼: 鲁迅《古小说钩沉》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王子乔墓在京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都无所见,唯有一剑,县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鸣虎吼。”
- 56、一命鸣呼: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出自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
- 57、狐鸣鱼书: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因以“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亦作:狐鸣篝中 、狐鸣篝火
- 58、狐鸣枭噪: 喻小人嚣张。
- 59、狐鸣鱼出:鸣:叫。指动员众人起事。
- 60、击鼓鸣金: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 61、鹊鸣兆吉:俗信以鹊为喜鸟,鹊鸣兆吉的观念已经积淀为中国人的传统情结。
- 62、鸡鸣起舞: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 63、鸡鸣之助: 1.指妻室之助。典出《诗.齐风.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 64、蛙鸣蚓叫:青蛙与蚯蚓的鸣叫。比喻浅陋的识见或议论。
- 65、鸡鸣狗叫:亦作'鸡飞狗叫'。犹言鸡飞狗走。
- 66、戛玉鸣金: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 67、井底鸣蛙:犹井蛙。
- 68、擂鼓鸣锣:形容作战布阵的声势。
- 69、擂鼓鸣金:金:指锣。指战场上击鼓打锣,以壮声势。
- 70、钟鸣漏尽: 钟鸣漏尽zhōngmíng-lòujìn (1) 晨钟已鸣,更漏将尽。比喻年老力衰,已到迟暮之年 英 be in one's declining years
- 71、锺鸣漏尽: 同“钟鸣漏尽”。
- 72、鸾鸣凤奏:弹奏演唱的美称。
- 73、驴鸣一声:指伤悼故友。
- 74、长鸣都尉:鸡的别名。
- 75、东鸣西应:这边一发出声音,那边随即出声应和。比喻事物间彼此联系紧密。
- 76、风不鸣条: 1.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古人认为是贤者在位,天下大治时出现的一种自然景象。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汉王充《论衡.是应》﹕"儒者论太平瑞应﹐皆言气物卓异……关梁不闭﹐道无虏掠﹐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后因以"风不鸣条"比喻社会安定,世事太平。
- 77、弄口鸣舌: 玩弄言辞。
- 78、佩玉鸣鸾: 舞女身上的装饰,代指舞女。
- 79、如鸣佩环:像是玉佩和玉环相互撞击而叮当作响。
- 80、岐山鸣凤: qí shān míng fèng,指谓吉祥之兆。
- 81、凤鸣岐山:凤鸣岐山是指周朝将兴盛前,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是周兴盛的吉兆。
- 82、鸑鷟鸣岐: 《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后因以“鸑鷟鸣岐”指兴王道成帝业的瑞兆。
- 83、锵金鸣玉:金玉相撞而发声。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 84、雷鸣电闪: 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 85、鸮鸣鼠暴: 鸮鸟鸣叫,老鼠肆暴。比喻恶人气焰嚣张。
- 86、蛙鸣鼓吹:释义是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
- 87、耳鸣目眩:眩:眩晕。两耳作响,两眼眩晕
- 88、其鸣也哀: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
- 89、不鸣则已: 鸣;鸟叫。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 90、鸡鸣不已:出自《诗经·郑风·风雨》,原诗“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意为: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雄鸡啼叫不止。比喻在黑暗的社会里不乏有识之士。
- 91、嘤其鸣矣: 鸟相鸣和。
- 92、山鸣谷应:形容回声响亮。亦喻此呼彼应。
- 93、嘤鸣求友: 嘤鸣求友yīngmíng-qiúyǒu (1) 《诗·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在叫着以寻求伴侣。比喻人们寻求志趣相投的朋友 英 a bird sings to call forth a friend’s response
- 94、嘤鸣求声:嘤:鸟鸣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 95、越甲鸣君:汉刘向《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归。"后以"越甲鸣君"为忠君爱国之典。
- 96、难鸣孤掌: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 97、钟鸣鼎食: 钟鸣鼎食zhōngmíng-dǐngshí (1) 古代富贵人家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英 living an extravagant life
- 98、钟鸣鼎列:谓官高位重。
- 99、钟鸣鼎重:谓官高位重。
- 100、锺鸣鼎食: 同“钟鸣鼎食”。
鸣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哀鸣: 悲哀地鸣叫。
- 2、爆鸣: 爆鸣bàomíng (1) 气体遇火发声 例 氢气有爆鸣的性质 英 explode and sound
- 3、悲鸣: 悲鸣bēimíng (1) 悲伤地叫 例 绝望的悲鸣 英 bemoan;lament;utter sad calls
- 4、鼻鸣:指牲畜嘘气或鼓鼻作响。
- 5、蝉鸣:chán míng ㄔㄢˊ ㄏㄨㄟˋ 蝉嘒(蝉嘒)蝉鸣。语本《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唐 韩愈《题张十八所居》诗:“蛙讙桥未扫,蝉嘒门长扃。
- 6、喘鸣: 喘鸣chuǎnmíng (1) 气喘急而喉鸣 英 stridor
- 7、脰鸣:用颈项鸣叫。《周礼.考工记.梓人》:"以脰鸣者﹐以注鸣者﹐以旁鸣者﹐以翼鸣者﹐以股鸣者﹐以胸鸣者﹐谓之小虫之属﹐以为雕琢。"郑玄注:"脰鸣﹐蛙黾属。"贾公彦疏:"'脰鸣﹐蛙黾属'者﹐蛙黾即虾蟆也。脰﹐项也﹐以其项中鸣也。"后用以借喻独特的方式。
- 8、耳鸣: 耳鸣ěrmíng (1) 由于疾患而觉得耳朵里有外界并没有的嗡嗡声 英 tinnitus
- 9、飞鸣: 1.边飞边鸣。 2.比喻显身扬名。语本《韩非子.喻老》:"﹝鸟﹞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 10、凤鸣:1.凤凰鸣唱。比喻优美的乐声。 2.凤凰鸣唱。比喻夫妻感情和洽。
- 11、共鸣: 共鸣gòng míng 1. 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 英 acoustic resonance; sympathetic response; 2. 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绪。 例 诗中的激情引起我们内心的强烈共鸣。
- 12、雊鸣: 1.指野鸡鸣叫。古代认为是一种变异之兆。
- 13、鹳鸣:《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埽穹窒,我征聿至。'郑玄笺:'鹳,水鸟也。将阴雨则鸣,行者于阴雨尤苦,妇念之,则叹于室也。'后用为典故,谓思妇因天将雨而为其征夫担忧。谓天将雨。
- 14、寒鸣: 悲鸣。
- 15、嗥鸣:号鸣。高声呼叫。嗥,通'号'。指尖叫声。
- 16、鹤鸣: 1.《诗.小雅.鹤鸣序》:"诲宣王也。"郑玄笺:"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后因以"鹤鸣"指贤者隐居之义。 2.谓弹奏《别鹤操》。比喻夫妻分离。 3.《韩非子.十过》:"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后即以"鹤鸣"赞扬琴声优美感人。
- 17、轰鸣: 轰鸣hōngmíng (1) 连续混杂的呼啸声 例 飞机引擎的轰鸣 英 thunder;roar
- 18、吼鸣: 吼鸣hǒumíng (1) 大风、汽笛、大炮等 吼叫 例 北风吼鸣 英 roar
- 19、喉鸣: 喉鸣hóumíng (1) 发出沙哑的喉音(如窒息时发声) 例 驴叫,骆驼发出喉鸣 英 ruckle
- 20、呼鸣: 1.鸣叫。 2.指叫声或响声。
- 21、鸡鸣: 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 2.《世说新语.赏誉》"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逖(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琨同辟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事又见《晋书.祖逖传》。后以"鸡鸣"为身逢乱世当及时奋起之典。
- 22、剑鸣:传说楚王命莫邪铸双剑,剑成,莫邪留其雄,而以雌献楚王。雌剑在匣中常悲鸣。南朝宋鲍照《赠故人马子乔》诗之六即咏此传说:'双剑将离别,先在匣中鸣。烟雨交将夕,从此忽分形。雌沉吴江里,雄飞入楚城。'后以'孤剑鸣'喻别后思念之切。
- 23、惊鸣: 1.惊啼。
- 24、啾鸣:一种虫子的叫声。
- 25、鹿鸣: 1.鹿鸣叫。 2.古代宴群臣嘉宾所用的乐歌。源于《诗.小雅.鹿鸣》。据清代学者研究,《鹿鸣》的乐曲至两汉﹑魏﹑晋间尚存,后即失传。《仪礼.大射》﹕"小乐正立于西阶东﹐乃歌《鹿鸣》三终。"三国魏嵇康《琴赋》﹕"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飞龙》﹑《鹿鸣》﹑《鹍鸡》﹑《游弦》。"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古曲音辞存者四﹕曰《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后科举时代﹐以举人中式为赋鹿鸣。 3.指鹿鸣宴。 4.借指科举考试。
- 26、鸾鸣:鸾铃鸣响。 鸾凤和鸣。比喻夫妻和美。弹琴的一种指法。
- 27、长鸣:长声鸣叫。 多喻士人施展抱负﹑才能。
- 28、呴鸣:谓雉鸣叫。
- 29、和鸣:1、互相应和而鸣。 2.比喻夫妻和睦。
- 30、交鸣:指交织在一起的声音。
- 31、龙鸣: 谓剑在鞘中作龙鸣声。语出《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王子乔墓在京陵,战国时人有盗发之者,睹无所见。唯有一剑停在室中,欲进取之,剑作龙鸣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径飞上天。”
- 32、锵鸣:形容声音清越。
- 33、社鸣:古时乡里立社,种植其土所宜之木。古人认为社木发出声响预兆有变异。
- 34、呻鸣:谓发出凄楚的声音。
- 35、嘶鸣: 嘶鸣sīmíng (1) 指马放声鸣叫 例 昂首嘶鸣 英 whinny;neigh;nicker
- 36、酸鸣:悲鸣;哀鸣。
- 37、啼鸣: 啼鸣tímíng (1) 鸣叫 英 the cry of birds or animals
- 38、湍鸣:指急流的响声。
- 39、鼍鸣: 鼍叫。
- 40、蛙鸣:蛙叫。 比喻浅见薄识。
- 41、先鸣: 1.首先鸣叫。 2.指首先登城而大呼。 3.谓首先显露。
- 42、啸鸣: 啸鸣xiàomíng (1) 呼啸 英 whistle (2) 清脆而悠长的声音 英 loud and long sound
- 43、枭鸣: 1.枭鸟鸣叫。迷信以为不吉之兆。 2.枭鸟鸣叫。迷信以为军中得胜之兆。
- 44、鸮鸣: 鸮鸟鸣叫。亦借指恶声。
- 45、噎鸣:神话人物名。
- 46、吟鸣:鸣叫。 指有节奏的响声。
- 47、嘤鸣: 嘤鸣yīngmíng (1) (鸟)叫;鸟相和鸣,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例 嘤鸣相召 英 chirp (2) 比喻朋友间同气相求 例 下嘤鸣之榻,览切磋之诗,实后学快心事也。——《宛如约》 英 call forth a friend's response
- 48、鹦鸣:现指交友 寻找志同道和的朋友
- 49、雍鸣:鸟类和谐地鸣叫。
- 50、雝鸣: 鸟类和谐地鸣叫。
- 51、郁鸣: 长鸣。
- 52、鸢鸣:鸢鸟鸣叫。古人以为风候。
- 53、争鸣: 争鸣zhēngmíng (1) 比喻在学术上进行辩论 例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英 contend
- 54、踏鸣: 1.谓应和鸣叫。
- 55、雷鸣: 雷鸣léimíng (1) 打雷 例 雷鸣电闪 英 the roll of thunder (2) 形容响声大如雷鸣 例 掌声雷鸣 英 thunderous
- 56、牛鸣: 1.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 57、鱼鸣:谓鱼浮在水面,啜水发声。是变天预兆。
- 58、自鸣:自我表白;自我显示。
- 59、中鸣: 1.一种较为低沉的声调。 2.吹奏乐器名。
- 60、一鸣: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 61、钟鸣: 钟鸣鼎重。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 62、效鸣:效仿
- 63、万籁鸣:万籁鸣 (1900.1.18-1997.10.7) 号籁翁,艺名马痴。
- 64、一牛鸣: “一牛鸣地”的略语。
- 65、白凤鸣: 词语解释⒈ 京韵大鼓演员。北京人。自幼从父、兄学艺,后师事刘宝全。曾吸收众家之长,形成行腔低回婉转的艺术风格,世称“少白派”。曾任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团长。代表作有《白帝城》、《文帝出家》等。著有《谈京韵大鼓》。
- 66、火山鸣: 火山喷发前后或喷发时发出的音响。
- 67、山谷鸣: 山谷鸣的英文名Hart’s Tongue,是赤鹿之舌的意思。
- 68、鸿雁哀鸣: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
- 69、昂首嘶鸣: 昂首:仰着头。嘶鸣:指马放声鸣叫。昂首嘶鸣:指(马)仰着头放声鸣叫。
- 70、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bǎijiā-zhēngmíng (1) 百家,原指战国时期的儒、法、道、墨、名、阴阳等思想流派。争鸣,比喻纷纷发表意见,展开论战。现在所说的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有时候也指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英 contention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 71、鼓钹齐鸣:中国汉语里面的词汇,鼓和钹一起发出声响,形容声势巨大。
- 72、鸟语蝉鸣: 是大自然的环境良好的体现,小动物没有受到干扰的意思。
- 73、蛙鼓蝉鸣: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
- 74、牝鸡晨鸣: 同“牝鸡司晨”。
- 75、初夏知鸣: 初夏知了鸣叫,意思是初夏到了。
- 76、狗盗鸡鸣: 比喻具有微末技能。 比喻偷偷摸摸。亦作:狗盗鸡啼
- 77、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 78、鼎食钟鸣: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 79、瓦缶雷鸣: 比喻庸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 80、重赴鹿鸣:清制,举人于乡试考中后满六十周年,重逢原科 同一干支之年开考,经奏准,与新科举人同赴鹿鸣筵宴,称为'重赴鹿鸣'。
- 81、瓦釜之鸣: 《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 【词目】瓦釜之鸣【解释】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庸人占据高位。
- 82、瓦釜雷鸣: 瓦釜雷鸣wǎfǔ-léimíng (1) 瓦锅发出很大的声响,比喻庸人煊赫一时(见于《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英 mediocre people are in power;can be compared to earthen pots making a lot of noise instead of the classical bells
- 83、哽咽难鸣:因感情激动难以发出声音。
- 84、哽噎难鸣:形容悲痛气塞
- 85、篝火狐鸣:比喻谋划起事。
- 86、篝火孤鸣: 篝火孤鸣的误用:比喻策划起义。
- 87、孤掌难鸣: 孤掌难鸣gūzhǎng-nánmíng (1) 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孤立无助,不能成事。引伸比喻事情关系到甲乙双方 例 阮小七道:“若依我的见识,当日不受招安,弟兄们同心合胆,打破东京,岂不畅快!如今兄弟们死的死了,散的散了,孤掌难鸣,还做得甚么事!——《水浒传》 英 A single hand cannot do clapping;Two can play the game
- 88、鼓角齐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 89、鼓乐齐鸣: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 90、河清社鸣: 《文选•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
- 91、雷声轰鸣:轰鸣 hōngmíng 连续混杂的呼啸声飞机引擎的轰鸣。
- 92、鬼火狐鸣: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 93、饥肠雷鸣:肚子饿得象打雷一样响。形容腹内无食,十分饥饿。
- 94、漏尽钟鸣:比喻人的生命已到尽头。
- 95、漏尽锺鸣: 比喻人的生命已到尽头。 亦作:漏尽钟鸣
- 96、重宴鹿鸣:重赴鹿鸣宴。清代科举制度中对考中举人满六十周年者的庆贺仪式。
- 97、重预鹿鸣:清制,举人于乡试考中后满六十周年,重逢原科 同一干支之年 开考,经奏准,与新科举人同赴鹿鸣筵宴,称为'重预鹿鸣'。
- 98、呦呦鹿鸣:指鹿鸣声
- 99、鸾凤和鸣: 鸾鸟与凤凰相应鸣叫,声音和悦。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杨伯峻注:“此两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因以“鸾凤和鸣”比喻夫妻和美。
- 100、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bùpíng-zémíng (1) 对不公平的事表示愤慨,提意见 英 Where there is injustice,there will be an outcry;man will cry out against injustice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鸣组词,鸣的组词,鸣字怎么组词,鸣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鸣字组词的组词,其中鸣字在开头的组词有227个,鸣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18个,鸣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34个。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鳴
- 五笔KQYG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2) 同本义鸣,鸟声也。——《说文》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鸣鹤在阴。——《易·中孚》凤皇鸣矣。——《诗·大雅·卷阿》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鸡鸣》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3) 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4) 泛指发声震为鸣。——《易·说卦传》萧萧马鸣。——《诗·小雅·车攻》鸣玉者,佩玉也。——《南子·贾经》驴一鸣。——唐· 柳宗元《三戒》虽大风不能鸣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5) 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6) 震惊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 越甲鸣吾君。—— 唐· 王维《老将行》(7) 申告重者鸣官究治。——明· 祁彪佳诗(8) 言说;称说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庄子》(9) 闻名,著称以其技鸣。——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以技鸣者。(10) 又如:以文鸣江东(11) 〈形〉 假借为“明”。光明,明亮里社鸣而圣人出。——李康《运命论》 [查看更多]
M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