彍弩
拼音:guō nǔ
注音:ㄍㄨㄛ ㄋㄨˇ

彍弩的意思

词语解释:

拉满的弓弩。多喻急疾;危险。
谓张弓将射。
指射术。

引证解释:

⒈ 拉满的弓弩。多喻急疾;危险。

《孙子·势》:“故善战者,其埶险,其节短,埶如彍弩,节如发机。”
《淮南子·兵略训》:“疾如彍弩,势如发矢。”
晋葛洪《抱朴子·吴失》:“危机急於彍弩,亡徵著於日月。”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十:“攽谢表曰:‘彍弩射巿,薄命难逃,飘瓦在前,忮心不校。’”

⒉ 谓张弓将射。

《汉书·吾丘寿王传》:“民不得挟弓弩。十贼彍弩,百吏不敢前。”
《北史·崔亮传》:“今勋人甚多,又羽林入选,武夫崛起,不解书计,唯可彍弩前驱,指踪捕噬而已。”

⒊ 指射术。

清戴名世《纪红苗事》:“生男,贺者皆以铁。既长,治环刀佩之,出入不离,习彍弩、药矢、长矛、鸟鎗。”

字义分解

  • 拼音guō
  • 注音ㄍㄨㄛ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XYAW

1.拉满(弓弩):“十贼~弩,百吏不敢前。”

2.扩大:“~又滂仁,耿照充天。”

3.快捷:“驾尘~风,与电争光。”。

  • 拼音
  • 注音ㄋ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VCXB
  • 五行

(名)弩弓;古代一种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