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
拼音:shù xué
注音:ㄕㄨˋ ㄒㄩㄝˊ

腧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人体上穴位的总称。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见《素问•气穴论》及《灵枢经•九针十二原》。

引证解释:

⒈ 人体上穴位的总称。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见《素问·气穴论》及《灵枢经·九针十二原》。

《明史·方伎传·滑寿》:“《难经》又本《素问》、《灵枢》,其间荣卫藏府与夫经络腧穴,辨之博矣,而缺误亦多。”

  • 1、目的:探索腧穴自血加针刺阿是穴对治疗痤疮疗效的影响。
  • 2、华佗夹脊穴是临床有良疗效的一类腧穴,且近年来愈来愈受到针灸临床医师的青睐。
  • 3、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腧穴,是手少阳、阳维相交会的穴位。
  • 4、细研古代有关任脉的典籍,从任脉的循行、经脉交会、任脉腧穴、功能角度分析,任脉确为“阴脉之海”。
  • 5、本神穴位于前发际处,内为脑神之所居,连于脑系,是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并与奇经八脉的阳维脉交会。
  • 6、结果收集足阳明胃经各腧穴别名、定位、刺灸法、主治症的详细文献,建立可以查询足阳明胃经各腧穴全部内容的数据库。

字义分解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EWGJ
  • 五行

(名)腧穴。

  • 拼音xué
  • 注音ㄒㄩㄝ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WU
  • 五行

(1)(名)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动物的窝。

(2)(名)墓穴。

(3)(名)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也叫穴位或穴道。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