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帑
拼音:sī tǎng
注音:ㄙ ㄊㄤˇ

私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旧称君主的私有财物。

引证解释:

⒈ 旧称君主的私有财物。

《新唐书·王鉷传》:“鉷迎帝旨,岁进钱鉅亿万,储禁中,以为岁租外物,供天子私帑。帝以鉷有富国术,宠遇益厚。”

国语词典:

旧称君主的私有财物。

网络解释:

私帑

  • 私帑,读音是sī tǎng,汉语词语,旧称君主的私有财物。出自《新唐书》。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CY
    • 五行

    (1)禾名。

    (2)(形)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产|~仇。

    (3)(名)私心;私利。

    (4)秘密而不合法:~法|~党。

    (5)(形)暗地里、私下:~通|~了。

    • 拼音tǎng,nú
    • 注音ㄊㄤˇ,ㄋ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VCMH
    • 五行

    tǎng

    1.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帑藏(zàng )(指国库)。府帑(府库里的钱财)。重(zhòng )帑(大量的钱财)。

    1. 古同“孥”,儿女。

    2. 鸟尾:鸟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