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顷
拼音:yī qǐng
注音:一 ㄑ一ㄥˇ

一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地积名。一百亩为一顷。

顷刻;片刻。

引证解释:

⒈ 地积名。一百亩为一顷。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冢大一顷。”
《晋书·羊祜传》:“赐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諡曰成。”
唐李贺《江楼曲》:“新槽酒声苦无力, 南湖一顷菱花白。”
赵树理《地板》:“后来老王老孙来了,一个庄上安起三家人家,到老常这一辈三家种的地合起来已经够一顷了。”

⒉ 顷刻;片刻。

宋苏轼《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诗:“荒鸡号月未三更,客梦还家时一顷。”

网络解释:

一顷

  • 一顷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地积名。一百亩为一顷等。
    • 1、在号称八百里瀚海的松嫩平原上,蒲苇如涛浩浩漫漫,莲叶遮住一顷碧绿。
    • 2、三伏天,莫烦忧,逗你乐,猜谜语:“三横又三竖,三撇又三捺。”。猜对了,送你一片“森”林,让你消暑;猜不对,送你一顷“森”林,让你三伏凉透!
    • 3、开家基,太史桥,新塘乡滨湖东南,有地一顷许,沉没波面,相传为开家基,被巨浸没者,水退,省视井窀街陌,历历俱在。 ()
    • 4、传统道德和进化一顷不足,提供的原因,他们的行动。
    • 5、冬,是一江雪,寒幽肃飒,是一顷湖,银装素裹,是永远垂钓的智者。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qǐng
    • 注音ㄑㄧㄥ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DMY
    • 五行

    1.  中国市制田地面积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碧波万顷。

    2.  短时间:顷刻。有顷。少顷。俄顷(很短的时间)。

    3.  刚才,不久以前:顷闻。顷接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