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
拼音:yī liàng
注音:一 ㄌ一ㄤˋ

一量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统一度量。

引申为相同无别。

一双。量,通“緉 ”。

引证解释:

⒈ 统一度量。

《管子·君臣上》:“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丈尺一綧。”
《史记·秦始皇本纪》:“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⒉ 引申为相同无别。

汉王充《论衡·量知》:“不知之者,以为皆吏,深浅多少同一量,失实甚矣。”
晋陆机《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⒊ 一双。量,通“緉”。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亡人魄持其家》:“我病死,丧在陌上,常苦饥寒。操一量不借,挂屋后楮上。”
吴树平校释:“一量即一双。不借,麻鞋。”
《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并履一量。”

网络解释:

一量

  • 【名称】:一量
  • 【拼音】:yī liàng
  • 【注音】:ㄧ ㄌㄧㄤˋ
  • 一双。量,通“ 緉 ”。
  •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亡人魄持其家》:“我病死,丧在陌上,常苦饥寒。操一量不借,挂屋后楮上。” 吴树平 校释:“一量即一双。不借,麻鞋。”《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并履一量。”
  • 《管子·君臣上》:“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丈尺一綧。”《史记·秦始皇本纪》:“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 汉 王充 《论衡·量知》:“不知之者,以为皆吏,深浅多少同一量,失实甚矣。” 晋 陆机 《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 1、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
    • 2、卡尺、盒尺都是他随身的,但时间长了,他生生练出“火眼金睛”,用手量一量,拿眼瞄一瞄,就能说出微小的误差。
    • 3、我发现裤子穿起来有点松,一量体重居然发现我减掉了两磅。床上运动处多多哦。
    • 4、亚宝,你拿个笔记本、拿把尺子跟两位老板量一量砍的木材,记录。
    • 5、把布一量,涨出了半尺。
    • 6、把两脚规拿去量一量,这才是该办的事!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liáng,liàng
    • 注音ㄌㄧㄤˊ,ㄌㄧㄤ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JGJ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