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复
拼音: | wú fù |
注音: | ㄨˊ ㄈㄨˋ |
无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不再,不会再次。 2.指不再有,没有。 3.没有履行。 4.不能恢复。
引证解释:
⒈ 不再,不会再次。
引《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
《晋书·王导传》:“桓彝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导,极谈世事,还,谓顗曰:‘向见管夷吾无復忧矣。’”
唐韩愈《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圣叹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⒉ 指不再有,没有。
引晋葛洪《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⒊ 没有履行。
引汉刘向《说苑·杂言》:“仲尼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⒋ 不能恢复。
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网络解释:
无复
- 1、今人生为皂隶,葬拟王侯,存没异途,无复节制,崇壮丘垅,盛饰祭仪,邻里相荣,称为至孝。
- 2、家素贫弊,宅舍未立,兒息不免粗粝,而安之若命,宁复是能忘微禄,正以复有切于此处,故无复他愿耳。
- 3、及妖人已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 4、喜至荆州,公私殷富,钱物无复孑遗。
- 5、自是无复其学,秘府之内,亦多散亡。
- 6、绍兴、淳熙之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无复新亭之泪。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無
- 五笔FQV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ó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与无复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