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民如伤
拼音:shì mín rú shāng
注音:ㄕˋ ㄇ一ㄣˊ ㄖㄨˊ ㄕㄤ
词性: 成语

视民如伤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帝王﹑官吏极其顾恤民众疾苦。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帝王、官吏极其顾恤民众疾苦。

《左传·哀公元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
《孟子·离娄下》:“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
赵岐注:“视民如伤者,雍容不动扰也。”
孙奭疏:“言文王常有恤民之心,故视下民常若有所伤,而不敢以横役扰动之。”
晋潘岳《关中诗》:“明明天子,视民如伤。”
亦作“视下如伤”、“视人如伤”。 《北史·魏纪三·孝文帝纪论》:“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视下如伤,役己利物,亦无得而称之。”
唐杨炯《为梓州官属祭陆郪县文》:“居传其政,爱人如子;山则有梁,镇兹一方;君宏其道,视人如伤。”

国语词典:

看待人民如同对伤患,唯恐有所惊扰。形容在上位者对人民爱护之深。《左传.哀公元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也作「视人如伤」。

网络解释:

视民如伤

  • 视民如伤是汉语词语,
  • 拼音:shì mín rú shāng
  • 释义:是指看待人民如待身上的伤痛一样。
  • 视民如伤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圣君视民如伤,暴君坐观生灵涂炭。 ()
    • 2、视民如伤,是尔福也;以民为芥,是尔祸也。
    • 3、主上视民如伤,做大臣的应为主分忧。
    • 4、依旧交给他办,郑祖琛果然不足惜,只是广西的百姓都要糟了,殊非我皇上视民如伤之至意。
    • 5、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 6、守度还精心草拟了“立贤无方,视民如伤,财经先行,领军为纲”的“十六字箴言”随信一起赠送给朱立伦。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YMQ
    • 五行

    (1)(动)看:~力|近~。

    (2)(动)看待:轻~。

    (3)(动)考察:巡~。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 拼音
    • 注音ㄖ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VKG
    • 五行

    [ rú ]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 拼音shāng
    • 注音ㄕ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TLN
    • 五行

    (1)(动)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害:内~|虫~。

    (2)(动)伤害:出口~人|~感情。

    (3)(动)悲伤:忧~|哀~。

    (4)(动)因过度而感到厌烦(多指饮食):吃糖吃~了。

    (5)(动)妨碍:无~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