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民吏
拼音:liáng mín lì
注音:ㄌ一ㄤˊ ㄇ一ㄣˊ ㄌ一ˋ

良民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善于治理百姓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 善于治理百姓的官吏。

《汉书·王嘉传》:“孝宣皇帝爱其良民吏,有章劾,事留中,会赦壹解。”
颜师古注:“良,善也。良人吏,善治百姓者。”

网络解释:

良民吏

  • 良民吏,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iáng mín lì,是指善于治理百姓的官吏。
  • 字义分解

    • 拼音liáng
    • 注音ㄌㄧㄤ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VEI
    • 五行

    (1)(形)好:优~|~好|善~|~药苦口|~策|~辰。

    (2)(名)善良的人:除暴安~。

    (3)(副)很:~久|获益~多|用心~苦。

    (4)(Liánɡ)姓。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KQI
    • 五行

    (1)(名)旧社会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胥~。

    (2)(名)旧社会泛指官吏:大~|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