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贵君轻
mín guì jūn qīng
ㄇ一ㄣˊ ㄍㄨㄟˋ ㄐㄨㄣ ㄑ一ㄥ
一般成语
民貴君輕
MGJQ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语法:
民贵君轻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示例:
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他劝国王行仁政,王天下,虽然也包含着‘民贵君轻’、‘土芥寇仇’等危险思想……”
英语:
The peopl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ruler.
- 1、文学思想大家来此授学讲课,传授立国齐天下和民贵君轻的民主思想。
- 2、民贵君轻,民心向背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主旨。
- 3、古人云民贵君轻,君应惜民,可现在的大汉,皆因灵恒二帝横征暴敛不惜民力而起,大汉气数已尽,崩溃只是早晚之时。
- 4、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民惟邦平、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等六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 5、尤其是他继承了先贤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提出了“国以民为本”、“均财无贫”、“教以孝友”等观点,充分体现了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民本思想。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民
- 五笔NAV
- 五行水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 拼音guì
- 注音ㄍㄨㄟˋ
- 笔划9
- 繁体貴
- 五笔KHGM
(1)(形)价格高;价值大(跟“贱”相对)
(2)(形)评价高;值得珍视或重视:宝~|可~。
(3)(形)以某种情况为可贵:人~有自知之明。
(4)(形)地位优越(跟“贱”相对):~族|~妇人|达官~人。
(5)(形)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姓|~国。
(6)(形)(Guì)姓。
与民贵君轻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