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说
拼音: | nà shuō |
注音: | ㄋㄚˋ ㄕㄨㄛ |
纳说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言进谏。
引证解释:
⒈ 犹言进谏。
引《汉书·陈汤传》:“汤明法令,善因事为势,纳説多从,常受人金钱作章奏,卒以此败。”
汉王充《论衡·逢遇》:“进能有益,纳説有补,人之所知也。”
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然而人臣纳説於君,因其既厌而止之,则易为力。”
宋周密《齐东野语·诗用史论》:“然胡明仲论留侯则云:‘善乎子房之能纳説也;不先事而强聒,不后事而失机。不问则不言,有言则必当其可。’”
网络解释:
纳说
字义分解
- 拼音nà
- 注音ㄋㄚˋ
- 笔划7
- 繁体納
- 五笔XMWY
(1)(动)收进来;放进来:出~|闭门不~。
(2)(动)接受:~降|采~。
(3)(动)享受:~凉。
(4)(动)放进去:~入正轨。
(5)(动)交付(捐税、公粮等):~税|交~公粮。
(6)(动)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鞋底。
与纳说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