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丁税
拼音:táng dīng shuì
注音:ㄊㄤˊ ㄉ一ㄥ ㄕㄨㄟˋ

塘丁税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南朝会稽郡兴修水利的捐税。会稽郡本有民间自行摊派工料兴修水利的办法,齐武帝永明二年,太守王敬则将此项物力折钱收归官府,成为南齐杂税之一。

引证解释:

⒈ 南朝会稽郡兴修水利的捐税。 会稽郡本有民间自行摊派工料兴修水利的办法, 齐武帝永明二年,太守王敬则将此项物力折钱收归官府,成为南齐杂税之一。参阅《南齐书·王敬则传》。

南朝齐萧子良《谏敛塘役钱启》:“臣昔忝会稽,粗闲物俗,塘丁所上,本不入官……今郡通课此直,悉以还臺,租赋之外,更生一调。致令塘路崩芜,湖源泄散,害民损政,实此为剧。”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会稽等郡的人民除负担正赋外,还要缴纳塘丁税,而政府却听任塘路崩芜,湖源泄散,而不加防修。”

网络解释:

塘丁税

  • 南朝会稽郡兴修水利的捐税。会稽郡本有民间自行摊派工料兴修水利的办法,
  • 字义分解

    • 拼音táng
    • 注音ㄊㄤ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YVK
    • 五行

    (1)(名)堤岸:~堰。

    (2)(名)水池:池~。

    (3)(名)浴池:盆~。

    (4)(名)〈方〉火塘。

    • 拼音dīng,zhēng
    • 注音ㄉㄧㄥ,ㄓㄥ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SGH
    • 五行

    dī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zhēng

    1.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 拼音shuì
    • 注音ㄕㄨㄟ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UKQ
    • 五行

    (名)国家向企业集体或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