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剥蚀
拼音:fēng yǔ bō shí
注音:ㄈㄥ ㄩˇ ㄅㄛ ㄕˊ
词性: 成语

风雨剥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风雨极大。磐,大石头。比喻黑暗势力压迫沉重。
  • 1、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
  • 2、举例来说,如果你想拍摄树林里的一栋乡村小屋,最理想的材质是一个原始的,被风雨剥蚀的建筑,而不是一栋装着塑料护墙板的房屋。
  • 3、色彩变幻,清晨田野里琥珀一样的稻穗和远处那些被风雨剥蚀的脸孔在文森特爱心的手底得到安抚。 
  • 4、在我国有许多寺庙历经沧桑,风雨剥蚀,已变得斑驳陆离。
  • 5、虽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剥蚀,齐云楼除内部的房屋倒塌了一些外,其外墙大体完,仍巍然屹立。
  • 6、又经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流水冲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

字义分解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ㄈㄥ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QI
  • 五行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

  • 拼音yǔ,yù
  • 注音ㄩˇ,ㄩ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FGHY
  • 五行

1.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

1. 下雨,落下:雨雪。

  • 拼音bāo,bō
  • 注音ㄅㄠ,ㄅㄛ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VIJH

bāo

1.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剥皮。剥花生。

1. 义同(一),用于复合词:剥夺。剥削(xuē)。剥落。剥蚀。生吞活剥。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NJY
  • 五行

(1)(动)损伤;亏损。

(2)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