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床及肤
bō chuáng jí fū
ㄅㄛ ㄔㄨㄤˊ ㄐ一ˊ ㄈㄨ
生僻成语
剥牀及膚
BCJF
主谓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出处:
宋 陈亮《义乌县减酒额记》:“剥床及肤,其忧岂不在民乎!”
语法:
剥床及肤作宾语、定语;指痛苦之深。
示例:
剥床及肤,其忧岂不在民乎!(宋 陈亮《义乌县减酒额记》)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bāo,bō
- 注音ㄅㄠ,ㄅㄛ
- 笔划10
- 繁体剥
- 五笔VIJH
bāo
1.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剥皮。剥花生。
bō1. 义同(一),用于复合词:剥夺。剥削(xuē)。剥落。剥蚀。生吞活剥。
- 拼音chuáng
- 注音ㄔㄨㄤˊ
- 笔划7
- 繁体床
- 五笔YSI
- 五行木
(1)(名)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俱
(2)(名)像床的器具:冰~。
(3)(名)上面放东西的底坐部分:牙~。
(4)(量)用于被褥等:一~被子。
- 拼音jí
- 注音ㄐㄧˊ
- 笔划3
- 繁体及
- 五笔EYI
- 五行木
1. 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2. 达到: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3. 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与剥床及肤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