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
  • 【拼音】:  

    guò yóu bù jí

  • 【注音】:  

    ㄍㄨㄛˋ 一ㄡˊ ㄅㄨˋ ㄐ一ˊ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過猶不及

  • 【简拼】:  

    GYBJ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犹;不能写作“优”或“忧”。

  • 成语意思

  • 解释: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

  •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语法:

    过犹不及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恰如其分。

  • 示例:

    据老夫看来:这是“过犹不及”。大约两耳过长,反觉没用。(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

  • 英语:

    Too much is as bad as too little

  • 俄语:

    перелёт так же плох,как недолёт

  • 日语:

    過ぎたるは及(およ)ばざるがごとし

  • 近义词:

    矫枉过正欲速不达

  • 反义词:

    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 1、凡事都有个尺度,过犹不及是要不得的。 
    • 2、奶油在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铅,过犹不及
    • 3、凡事应该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于事无益。
    • 4、减肥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对健康有害。
    • 5、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度,过犹不及,一样会误事的。
    • 6、太多了反有害;过犹不及

    字义分解

    • 拼音guò,guo,guō
    • 注音ㄍㄨㄛˋ,ㄍㄨㄛ,ㄍㄨㄛ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PI

    guò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3. 超出:过于。过度(dù)。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过剩。过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7. 错误:过错。记过。

    guo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2.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

    guō

    1. 姓。

    • 拼音yóu
    • 注音ㄧㄡ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TDN
    • 五行

    (1)(副)〈书〉如同:虽死~生|过~不及。

    (2)(副)〈书〉还;尚且:记忆~新|言~在耳。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EYI
    • 五行

    1.  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2.  达到: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3.  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