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膀
拼音: | tí bǎng |
注音: | ㄊ一ˊ ㄅㄤˇ |
蹄膀的意思
词语解释:
猪后肢的上半部。
引证解释:
⒈ 作为食品的猪腿的最上部。
引《水浒后传》第三六回:“蛮女捧出两个蹄膀、一隻熟鹅,大盘肉包子,斟上香雪酒。”
管桦《老营长轶闻》:“这个大娘送来一篮子鸡蛋,那个房东大爷送来一个大猪蹄膀。”
国语词典:
猪后肢的上半部。肉多而富脂肪,常用来红烧。
- 1、台门小天井里,鱼干、酱鸭、酱肉挂了起来,家家户户的灶台上炖着鲞冻肉和猪蹄膀,香味弥漫了整个台门。
- 2、母亲最爱喝蹄子汤,早上特地去菜场挑了一只特大的猪蹄膀,还买了条大鲫鱼,希望母亲晚年吉利,平平安安。
- 3、邱伟来看我的时候会带来炸的鱼,豆腐还有煮的蹄膀,说都是他妈在家里弄的。
- 4、那年春节,我买了两只猪蹄膀和一只活鸡,送到她家,并将活鸡就手斩杀、褪毛,动作利落,盛家阿姆连声赞我能干。
- 5、黑猪蹄膀菌菇汤,健脾养脾、养胃健胃、补血养血、补气益气、调理肠胃、滋阴补阴、开胃消食、驱寒、抗衰老、增强抵抗力。
- 6、一种特殊配料及艺加过的猪后腿,在当地被称为万三蹄,又称万三酥蹄或万三蹄膀。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