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意
拼音:qǔ yì
注音:ㄑㄨˇ 一ˋ

取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随意。 2.采取其意。

引证解释:

⒈ 犹随意。

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上又詔重修安国寺,毕,亲降车輦,以设大斋。乃十二撞新鐘,捨钱一万贯,令诸大臣各取意击之。”

⒉ 采取其意。

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一:“﹝徐寿辉﹞以蕲水为都城,取意于西方净土莲台,号为莲台省。”

网络解释:

取意

  • 取意是汉语词语,汉语拼音是qǔ yì,出自《中朝故事》,取意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和随意意思差不多,另外一种是采取其意的意思。
    • 1、各代表团审议法律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 2、泰宁为宋哲宗赐名,取意泰平安宁,这里自古崇文尚德之风,北宋时期曾经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辉煌,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
    • 3、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取意见,并提出了许多问题,如其他学生从哪里来和他们的年龄。
    • 4、我自己则送给比尔中国古代乐器埙、篪各一件,取意《诗经》“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埙篪相和,如兄弟之睦,如君子之交。
    • 5、各位在报道的时候,请不要对我的言论,进行歪曲、删减、断章取意等等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的行为,否则我将控告其诽谤。
    • 6、可恨玄焱老儿事情没调查清楚断章取意,哼哼!老头,三爷生气了,后果会很严重的,咱走着瞧。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ㄩ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CY
    • 五行

    (动)选取:~道|录~|可~。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JNU
    • 五行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