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
拼音: | zhuàn tǐ |
注音: | ㄓㄨㄢˋ ㄊ一ˇ |
词性: | 名词 |
篆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篆字的书体。汉字书体的一种。
引证解释:
⒈ 篆字的书体。汉字书体的一种。
引《北史·江式传》:“﹝江式﹞篆体尤工, 洛京宫殿诸门版题,皆式书也。”
网络解释:
篆体
- 1、这方面的深入探索滋养了他的篆书创作,所作篆体笔法古劲。
- 2、铺宣纸,待毛笔泡软至易吸墨后,李墨白便沉心静气,提笔在已经铺的宣纸上用草篆体写下“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 3、他写的篆体‘百寿图’,见者叹绝。
- 4、甲骨金文,大小篆体,皆是天道,以一字而引万道,一符出万物灭。
- 5、整个古币分刀体和刀把儿两部分,刀把儿上有一圆孔,刀币上铸有古篆体的明文,但因年久腐蚀锈厚,字形已经难以辨认。
- 6、一共有十二片花瓣,每一个花瓣上面都暗含着一句妙语,上面都是使用的篆体所写。
字义分解
- 拼音zhuàn
- 注音ㄓㄨㄢˋ
- 笔划15
- 繁体篆
- 五笔TXEU
- 五行木
(1)(名)汉字形体的一种:~刻|~书|~文|~字。
(2)(动)写篆书:~额。
(3)(名)指印章。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體
- 五笔WSGG
- 五行火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tī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