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负
拼音:zuì fù
注音:ㄗㄨㄟˋ ㄈㄨˋ

罪负的意思

词语解释:

罪责;过失。

引证解释:

⒈ 罪责;过失。

《三国志·魏志·常林传》:“太守王匡起兵讨董卓,遣诸生於属县微伺吏民罪负,便收之,考责钱穀赎罪。”
《北齐书·崔昂传》:“帝歷数诸人,咸有罪负。”
唐刘知几《史通·曲笔》:“夫史之曲笔诬书不过一二,语其罪负,为失已多。”

网络解释:

罪负

  • 罪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uì fù,是指罪责,过失。
  • 字义分解

    • 拼音zuì
    • 注音ㄗㄨㄟ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LDJD
    • 五行

    (1)(名)作恶或犯法的行为:~案|~犯|~名|~囚|~人|~责|~证|~恶滔天|~魁祸首|~孽深重。

    (2)(动)过失:归~于人。

    (3)(形)苦难;痛苦;受~。

    (4)(动)把罪过归到某人身上:~己。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MU
    • 五行

    (1)(动)〈书〉背(bēi)

    (2)(动)担负:~责任|身~重任。

    (3)(动)依仗;依靠:~靠|~险固守。

    (4)(动)遭受:~伤|~屈。

    (5)(动)享有:久~盛名。

    (6)(动)亏欠;拖欠:~债。

    (7)(动)背弃;违背:~约|忘恩~义。

    (8)(动)失败(跟‘胜’相对):胜~未分。

    (9)(形)小于零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