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屈衔冤
拼音:fù qū xián yuān
注音:ㄈㄨˋ ㄑㄨ ㄒ一ㄢˊ ㄩㄢ
词性: 成语

负屈衔冤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参见:负屈啣冤 ,负屈衔冤

引证解释:

⒈ 遭受冤屈。见“负屈啣冤”。

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説忠臣负屈啣寃,铁心肠也须下泪。”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可怜刘安住负屈啣寃,须不是李社长教唆为务。”
《金瓶梅词话》第九回:“你看若是负屈啣寃,被人害了,托梦与我,兄弟替你报寃雪恨。”
亦作“负屈衔寃”、“负屈含寃” 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你有甚么负屈衔寃的事,你且回城隍庙中去,到晚间我与你作主。”
《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告道:‘恩相明镜,念林冲负屈衔寃。小人虽是粗卤的军汉,颇识些法度,如何敢擅入节堂?’”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我见父亲负屈含寃,都因我的婚姻而起,我从那日便打了个终身守志永远不出闺门的主意。”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按院根据片面之辞,上疏弹劾,将弟革去举人,下入狱中。弟负屈含冤,百口莫辩。”

国语词典:

蒙受冤屈,无处申诉。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告道:『恩相明镜,念林冲负屈衔冤。小人虽是麤卤的军汉,颇识些法度,如何敢擅入节堂。』」也作「衔冤负屈」。

网络解释:

负屈衔冤

  • 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 1、历史上负屈衔冤而死的,何止万千!
    • 2、天才蒙受冤屈,他的英名便会因此而传遍天下。
    • 3、这个赃官不知让多少善良的百姓负屈衔冤
    • 4、一提起负屈衔冤的事,她就伤心落泪。
    • 5、如果你的儿子因为你背叛他而负屈衔冤,很有可能你会伤害你们母子的关系,甚至会断绝来往。
    • 6、他们为几年前总程师所负屈衔冤平反昭雪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MU
    • 五行

    (1)(动)〈书〉背(bēi)

    (2)(动)担负:~责任|身~重任。

    (3)(动)依仗;依靠:~靠|~险固守。

    (4)(动)遭受:~伤|~屈。

    (5)(动)享有:久~盛名。

    (6)(动)亏欠;拖欠:~债。

    (7)(动)背弃;违背:~约|忘恩~义。

    (8)(动)失败(跟‘胜’相对):胜~未分。

    (9)(形)小于零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

    • 拼音
    • 注音ㄑㄩ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BMK
    • 五行

    1.  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2.  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3.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4.  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5.  姓。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QFH
    • 五行

    (1)(动)用嘴含:燕子~泥。

    (2)(动)存在心里:~恨|~冤。

    (3)(动)〈书〉接受;奉:~命。

    (4)(动)相连接:~接。

    (5)(名)行政、军事、学术等系统中人员的等级或称号:头~|授~。

    • 拼音yuān
    • 注音ㄩ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QKY
    • 五行

    (1)(名)冤枉;冤屈:~情|鸣~|伸~。

    (2)(名)冤仇:~家。

    (3)(动)上当;吃亏。

    (4)(动)〈方〉欺骗:你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