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
拼音:zhōng tái
注音:ㄓㄨㄥ ㄊㄞˊ

中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星名。

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

引证解释:

⒈ 内台。古代天子会诸侯时,为诸侯所设的台。分内外台,内台比外台尊贵。

《逸周书·王会》:“中臺之外,其左泰士,臺右弥士。”
朱右曾校释:“中臺即内臺,其外则下等也。”

⒉ 即尚书省。 秦汉时尚书称中台,谒者称外台,御史称宪台,合称三台。 魏晋宋齐并称尚书台, 梁陈后魏北齐隋则称尚书省。 唐时曾更名中台,后又改为尚书省。参阅《初学记·尚书令》。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故遣中臺近官迎致犒赐,以旌茂功,以慰劬劳。”
唐韩愈《赠刑部马侍郎》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臺作侍郎。”
宋苏舜卿《杜公让官表》:“寻被峻命,入官中臺。”

⒊ 旧时演戏,例由次要演员先演开场戏,而后才由主要演员演出正本戏,称为中台。详“三台”。

《红楼梦》第七一回:“直到歇了中臺, 贾母方进来歇息。”
1. 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
唐白居易《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云云寄献以抒下情》诗:“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

⒋ 汉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

《后汉书·郎顗传》:“白虹贯日,以甲乙见者,则谴在中台……宜黜司徒,以应天意。”
南朝陈徐陵《司空韦昭达墓志铭》:“属上将之韜光,逢中台之掩曜。”
唐王维《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四折:“又不是相府中台,御史西臺,打的你肉绽也那皮开。”

网络解释:

中台

  • 中台在古代是指.内台。古代天子会诸侯时,为诸侯所设的台。分内外台,内台比外台尊贵。《逸周书·王会》:“中台之外,其左泰士,台右弥士。” 朱右曾 校释:“中台即内台,其外则下等也。”
  • 在现代,中台和前台、后台对应,指的是在一些系统中,被共用的中间件的集合。常见于网站架构、金融系统。
    • 1、写作,是借由文字的光束照进内心的角落,你成就自己的成长,蜕变,如人独舞。然而,这舞蹈不是只跳给自己看的。不可因为一时掌声激烈而分心,亦不可因为,舞蹈中台下没有声音而气馁,因为那不是此时你该关注的事。安意如  
    • 2、中台侍御奏案女史,置一人。
    • 3、在我的记忆当中台北队从来没有打败过我们的真正的国家队,也没有在任何比赛中击败我们,除了琼斯杯。
    • 4、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所以昭德塞违也。
    • 5、五台山共有五座山峰,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
    • 6、中台医专台中家商校医、中山医学院研究员、中台医专病理学教授。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zhòng
    • 注音ㄓㄨㄥ,ㄓ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KHK
    • 五行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 拼音tái,tāi
    • 注音ㄊㄞˊ,ㄊㄞ
    • 笔划5
    • 繁体臺、颱、檯
    • 五笔CKF
    • 五行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