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圩
拼音:gǎn xū
注音:ㄍㄢˇ ㄒㄨ

赶圩的意思

词语解释:

偏远地方商贾、民众,在一定期间,赶往一定地点作交易买卖。

引证解释:

⒈ 见“赶墟”。

网络解释:

赶圩

  • 赶圩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赶集。
  • 赶圩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这一时节不仅是怀春男女赶圩对歌调情欢乐的日子,也是人们动手制作精美食物、品尝美味佳肴的良辰吉日。
    • 2、赶圩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赶集贸易活动,这里没有大商场的现代气息,待售的商品多是鸡鸭鱼等农家产品,但人来人往,热闹程度可一点也不逊色。
    • 3、九月十四赶圩去每年农历九月十四,是我们汀州府城区迎奉伏虎祖师的庙会。
    • 4、苍梧法院以此为契机,组织法律服务队,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转变作风,利用赶圩的日子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诉求,耐心解答群众问题。
    • 5、正月初六日,本镇乃至邻镇乡民骑纷纷前来赶圩
    • 6、养父赶圩回来,买的东西往往只有弟弟妹妹的份。

    字义分解

    • 拼音gǎn
    • 注音ㄍㄢ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HFK
    • 五行

    (1)(动)(基本义):追:

    (2)(副)加快行动;使不误时间:~路|~任务|他骑着车飞也似地往厂里~。

    (3)(动)驾御:~驴|~大车。

    (4)(动)驱逐:~苍蝇。

    (5)遇到(某种情况);趁着(某个时机):~巧|~上一场雨。

    (6)(介)用在时间词前面表示等到某个时候:~明儿咱们也去|~年再回家。

    • 拼音wéi,xū
    • 注音ㄨㄟˊ,ㄒㄩ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GFH
    • 五行

    wéi

    1. 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圩垸。圩子。筑圩。

    2. 有圩围住的地区:圩田。盐圩。

    3. 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亦称“围子”):土圩子。

    1. 中国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赶圩。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