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头鬼脑
拼音:guǐ tóu guǐ nǎo
注音:ㄍㄨㄟˇ ㄊㄡˊ ㄍㄨㄟˇ ㄋㄠˇ
词性: 形容词成语

鬼头鬼脑的意思

词语解释:

鬼头鬼脑guǐtóu-guǐnǎo

(1) 形容人狡猾阴险或言行举止躲躲闪闪

furtive

引证解释:

⒈ 形容行为鬼祟,不正派。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个鬼头鬼脑的人,奉承得姊夫姊姊好。”
清李渔《比目鱼·耳热》:“这个秃驴,鬼头鬼脑,一定是你拾到了,快拿出来。”
洪深《包得行》第三幕:“[ 李贾氏 :]不正经的女人终归不正经的,她又在那里和他们鬼头鬼脑,这一次是你们亲眼看见的。”
马云鹏《雁塞游击队》第十七章:“冯福合是做小买卖的,有些鬼头滑脑,对他的话不能全信。”

国语词典:

形容精灵狡猾或隐约躲闪的样子。

网络解释:

鬼头鬼脑

  • 鬼头鬼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uǐ tóu guǐ nǎo,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
  • 鬼头鬼脑的近反义词

    • 1、他那鬼头鬼脑的样子,令人十分讨厌。
    • 2、小明,你又在那儿鬼头鬼脑的干什么?
    • 3、看到那个人鬼头鬼脑的样子,我断定他不是人,就向派出所报告了情况。
    • 4、这个人经常鬼头鬼脑的,叫人十分讨厌。
    • 5、一个矮小的身影,从胡同口鬼头鬼脑的闪出来。
    • 6、这些日子他们几个明镜不疲,鬼头鬼脑的,不知道又要耍什么花招。

    字义分解

    • 拼音guǐ
    • 注音ㄍㄨㄟ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QCI
    • 五行

    (1)(名)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2)(名)骂人的话:烟~|讨厌~|胆小~。

    (3)(形)躲躲闪闪;不光明:~头~脑|~~祟祟。

    (4)(名)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心里有~。

    (5)(形)恶劣;糟糕(限做定语):~天气|这~地方连棵草都不长。

    (6)(形)〈口〉机灵(多指小孩儿或动物)。

    (7)(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 拼音nǎo
    • 注音ㄋㄠ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EYBH
    • 五行

    (1)(名)(~子)人体中管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动物的脑只有管全身感觉、运动的作用:~子|~神经|~颅|~壳|~浆。

    (2)(名)脑筋:动动~。

    (3)(名)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