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骇鼠窜
拼音:niǎo hài shǔ cuàn
注音:ㄋ一ㄠˇ ㄏㄞˋ ㄕㄨˇ ㄘㄨㄢˋ
词性: 成语

鸟骇鼠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惊恐逃窜。用于失败。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惊恐逃窜。

宋曾巩《救灾议》:“彼知已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鼠窜,窃弄锄梃於草茅之中,以扞游徼之吏。”
亦作“鸟惊鼠窜”。 《明史·艾万年传》:“贼衣食易尽,生理一絶,鸟惊鼠窜。”

网络解释:

鸟骇鼠窜

  • 鸟骇鼠窜,读音niǎo hài shǔ cuàn,汉语成语,形容惊恐逃窜。出自宋 曾巩 《救灾议》。
  • 鸟骇鼠窜的近反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niǎo
    • 注音ㄋㄧㄠ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YNG
    • 五行

    1.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 拼音hài
    • 注音ㄏ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CYNW
    • 五行

    (动)惊吓;震惊。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VNUN
    • 五行

    (名)哺乳动物的一科;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 拼音cuàn
    • 注音ㄘㄨㄢ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WKH
    • 五行

    (1)(动)逃跑;乱跑:流~。

    (2)(动)改动(文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