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之年
拼音: | dù qiū zhī nián |
注音: | ㄉㄨˋ ㄑ一ㄡ ㄓ ㄋ一ㄢˊ |
杜秋之年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风尘女子已过盛年。
引证解释:
⒈ 指风尘女子已过盛年。 清钮琇《觚賸续编·红娘子》:“邑有妓号红娘子者,已在杜秋之年矣。参见“杜秋娘”。
引西崖悦其妍媚,比於啖蔗之甘。”
网络解释:
杜秋之年
字义分解
- 拼音dù
- 注音ㄉㄨˋ
- 笔划7
- 繁体杜
- 五笔SFG
- 五行木
(1)(名)杜树;即棠梨、杜梨。乔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
(2)姓。
(3)(动)堵塞:防微~渐。
- 拼音qiū
- 注音ㄑㄧㄡ
- 笔划9
- 繁体秋、鞦
- 五笔TOY
- 五行金
(1)(名)秋季:深~|~风|~雨。
(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
(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
(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
(5)(名)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杜秋之年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