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之使言
xuān zhī shǐ yán
ㄒㄨㄢ ㄓ ㄕˇ 一ㄢˊ
生僻成语
XZSY
紧缩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宣:疏通,宣导。宣导人民,使他们敢于发表议论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语法:
宣之使言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
- 2、“为民者,宣之使言”,希望收集民意之举不要变质为防民之口的手段的担心只是笔者在杞人忧天。
- 3、这说明,民若有愤怨,堵是堵不住的,而必须“宣之使言”,也就是要让民开口说话,能够使愤怨宣泄出来,能够让愿望表达出来。
- 4、先哲有言,“治国如治水,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即是此意。
- 5、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6、是故为水者决之导之,为民者宣之使言。
字义分解
- 拼音xuān
- 注音ㄒㄩㄢ
- 笔划9
- 繁体宣
- 五笔PGJG
- 五行金
(1)(动)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德|~读|~传。
(2)(动)疏导:~泄。
(3)(动)宣召。
(4)(名)指安徽宣城。
(5)(名)指宣纸。
(6)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shǐ
- 注音ㄕˇ
- 笔划8
- 繁体使
- 五笔WGKQ
- 五行金
1. 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2. 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
3. 让,令,叫:迫使。
4. 假若:假使。即使。
5. 奉命办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与宣之使言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