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o běn xuān kē
ㄓㄠˋ ㄅㄣˇ ㄒㄨㄢ ㄎㄜ
常用成语
炤本宣科
ZBXK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照;不能写作“昭”。
成语意思
解释:
照:按照;本:书本;文本;宣科:原指道士诵读经文。照着本子念条文。比喻不能随意发挥;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书本宣读。
出处:
元 关汉卿《西蜀梦》:“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语法:
照本宣科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
说法是照本宣科,十分单纯的。(郭沫若《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
英语:
repeat what the books say
俄语:
держáться мёртвой буквы
日语:
書(か)かれたとおりに読(よ)み上(あ)げる
其他:
<德>einen Text mechanisch vorlesen<法>
近义词:
反义词:
- 1、这位老师讲课生动活泼,从不照本宣科。
- 2、他们喜欢照本宣科和高谈阔论,对经营一窍不通。
- 3、这次辩论会上,有个人是照本宣科,拿着稿子念,太没劲了。
- 4、上级发来文件,绝不能照本宣科,等因奉此一番就完事大吉。
- 5、有些老师上课总是照本宣科。
- 6、照本宣科的老师,算不上老师。
字义分解
- 拼音zhào
- 注音ㄓㄠˋ
- 笔划13
- 繁体照
- 五笔JVKO
- 五行火
(1)(动)照射。
(2)(动)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的影子;有反光作用的东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来。
(3)(动)拍摄(相片、电影)。
(4)(名)相片。
(5)(动)执照;政府所发的凭证:车~|护~|牌~。
(6)(动)照料:~管|~应。
(7)(动)通知:关~|~会。
(8)(动)比照:查~|对~。
(9)(动)知晓;明白:心~不宣。(动)对着;向着:~这个方向走。(介)依照;按照:~章办事|~群众的意见办。(副)表示所做的同原来的一样:心~不宣。(动)对着;向着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本
- 五笔SGD
- 五行木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 拼音xuān
- 注音ㄒㄩㄢ
- 笔划9
- 繁体宣
- 五笔PGJG
- 五行金
(1)(动)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德|~读|~传。
(2)(动)疏导:~泄。
(3)(动)宣召。
(4)(名)指安徽宣城。
(5)(名)指宣纸。
(6)姓。
与照本宣科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