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不得已
  • 【拼音】:  

    wàn bù dé yǐ

  • 【注音】:  

    ㄨㄢˋ ㄅㄨˋ ㄉㄜˊ 一ˇ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萬不得已

  • 【简拼】:  

    WBDY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i”。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已;不能写作“己”。

  • 成语意思

  • 解释:

    无可奈何;不得不这样做。万:绝对;万万。

  • 出处:

    明 焦竑《玉堂丛语》:“汝父欲保全身家,万不得已,姑借我以免祸耳。”

  • 语法:

    万不得已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得不如此。

  • 示例:

    他不是万不得已,决不会张口求人帮忙。

  • 英语:

    out of absolute necessity

  • 俄语:

    в самом крайнем случае

  • 日语:

    万(ばん)やむをえない

  • 近义词:

    无可奈何迫不得已出于无奈必不得已

  • 反义词:

    心甘情愿

    • 1、这是他最珍爱的传家之宝,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肯轻易变卖的。
    • 2、他不会向你借钱,除非万不得已
    • 3、一般说,老虎并非天生就吃人,只是万不得已而为之。
    • 4、第一,你们也许没有试过跟腱拉伤,不知道其中滋味。作为一个运动员,我努力了,我付出了,不到万不得已,我也不会退出。我喜欢挑战,只会害怕没对手,不会害怕对手。
    • 5、王荣病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肯吃药、打针。
    • 6、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字义分解

    • 拼音wàn,mò
    • 注音ㄨㄢˋ,ㄇㄛ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NV

    wàn

    1.  数目,十个一千: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

    2.  喻极多:万物。万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

    3.  极,很,绝对:万万。万幸。

    4.  姓。

    1.  〔万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dé,děi,de
    • 注音ㄉㄜˊ,ㄉㄟˇ,˙ㄉㄜ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JGF
    • 五行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děi

    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de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 拼音
    • 注音ㄧ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NNNN

    (1)(动)停止:争论不~。

    (2)(副)已经:时间~过。

    (3)(副)〈书〉后来;过了一会儿:~忽不见。

    (4)(副)〈书〉太;过:为~甚。〈古〉又同“以”。